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土拉菌病是由弗朗西斯菌属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原发生于野生啮齿类动物,尤其是在野兔中流行,故又称野兔热。在经济动物中主要侵害兔、水貂、狐、海狸鼠等。该病是以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及其他脏器坏死并形成干酪样病灶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兔土拉菌病又称野兔热、兔热病、鹿蝇热等,是由土拉伦斯弗朗西斯菌引起野兔和家兔等的一种自然发生的疾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般多见于春末、夏初季节,但也有在冬初发病的报道,这与各地野生啮齿动物及吸血昆虫的繁殖滋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兔土拉菌病又称野兔热、兔热病、鹿蝇热等,是由土拉伦斯弗朗西斯菌引起野兔和家兔等的一种自然发生的疾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般多见于春末、夏初季节,但也有在冬初发病的报道,这与各地野生啮齿动物及吸血昆虫的繁殖滋生有关。野兔和其他啮齿动物是本菌的自然储存宿主。各种皮毛兽及各种畜禽都有发病报道,人  相似文献   

4.
正野兔热又称兔热病、土拉热、土拉菌病、土拉弗氏菌病、土拉弗伦斯病和土拉弗伦斯菌病,是一种主要感染野生啮齿动物并可传染给家畜和人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最初在野生啮齿动物,尤其在野兔中流行,故又称"野兔热、兔热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它内脏的坏死变化。1分布及危害本病首先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土拉县,以后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陆续报告本病。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由于本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 水貂“野兔热”病是由土拉伦斯杆菌引起的啮齿类、毛皮动物、家畜、家禽以及人的一种传染病.国外曾有过关于水貂、海狸鼠、银黑狐、北极狐散发本病的报道,国内尚未见关于水貂流行本病的资料.陕西省某养貂场,1988年10~12月份,大群水貂曾陆续发病,经诊断为水貂“野兔热”病,现将该场本病的流行情况及诊断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兔热病又称土拉伦斯杆菌病,是各种动物和人类的传染病。分布很广,几乎遍于美国各州,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及亚洲地区都曾发现此病。病原Mccoy和Chapin二氏(1942)最初由美国土拉伦斯县发生剧烈流行的家鼠及黄鼠分得病原,故命名为土拉伦斯杆菌(Bacterium tularense),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需氧的微小球杆菌。呈杆菌型的大小力0.2×0.3—0.7微米;球菌型的直径为0.2—0.6微米。该菌用苯胺染料染色常呈两极着色,和布鲁氏菌有血清学上的关系,故曾被称为土拉伦斯巴氏杆菌和土拉  相似文献   

7.
土拉伦斯菌病的一种感染土拉伦斯弗郎西斯氏菌引起的疾病,与猫之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如发热,厌食,昏迷,淋巴结病,口腔溃疡,肝肿大和黄疸)攸关,其病性为轻微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综述了土拉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征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介绍了该病在国内外的流行状况。土拉杆菌病在国外主要流行于北美和北欧地区。我国的土拉杆菌病自然疫源地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近年来人间报道病例极少,动物土拉杆菌病仅有零星散发。我国应对啮齿类经济动物和水貂等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土拉杆菌有较强抵抗力的动物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提出土拉杆菌病向人间传播的预警。  相似文献   

9.
水貂土拉杆菌病又称野兔热,是由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养貂业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土拉杆菌病(Tularemia)原发于野生啮齿动物,由野生啮齿动物传染于家畜和人,俗称"野兔热".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上升,淋巴结肿大,脾和其他内脏的坏死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野兔热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兔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为加强口岸对进境野生及实验用兔中野兔热的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土拉弗朗西斯菌保守基因序列,建立了PCR和实时PCR检测野兔热的方法。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发现经PCR检测,仅有土拉弗朗西斯菌DNA出现条带单一的特异性基因扩增,经实时PCR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DNA在10~12个循环处出现显著扩增,对照病毒样品未见扩增;PCR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DNA模板的下限量为100~10 pg,而实时PCR检测的下限量为100~10 fg。检测结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适合应用于野兔热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正>犬土拉杆菌病又称野兔病,是由土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原来发生于野兔等野生啮齿动物,后来由野兔等传染给犬。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它内脏的坏死变化。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各国均有此病,我国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亦有发病个例。笔者对此病做简单介绍,望广大兽医工作者及养犬者对此病有所了解,在实践工作中予以注意。1概述此病的病原菌是根据最初的发现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土拉县命名,是一种多形态细菌,在患犬血液里似球形,在培养中则有球形、豆状、精虫状和丝状等。一般为杆状,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本菌为需氧菌,在外界环境中各种物体上均能生存,在土壤、水、肉和毛皮中  相似文献   

13.
土拉杆菌病     
土拉杆菌病是啮齿动物、皮毛兽、家畜、家禽和人类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和脾脏点状坏死。本病主要传染源是野兔。蜱、蚊等吸血昆虫为其主要传播媒介。病原是土拉杆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一、历史 1911年Mccoy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研究黄鼠鼠疫时,从土拉县的  相似文献   

14.
野兔热又称土拉热、土拉杆菌病,是由土拉热弗朗西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淋巴结肿大、脾和肝脏脓肿、坏死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15.
正土拉杆菌病(Tularemia)又称野兔热,原发于野生啮齿动物,传染于家畜和人。人患该病多取急性经过,主要症状是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动物患该病多为致死性出血性败血病程。慢性病例在脾脏和肝脏中形成脓肿,机体高度消瘦。该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芬兰和日本等国。我国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地先后有发病报道。1病原特点该病的病原为弗郎西丝氏菌属(Francisella)的土拉热弗郎西丝氏菌,土拉杆菌是一种多形态的细菌,  相似文献   

16.
正家兔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一旦兔场发生此病,将会为兔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夏发病较多。不仅家兔对李氏杆菌易感,啮齿动物、家畜、鸟类也易患此病。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感染源为染病及带菌动  相似文献   

17.
兔球虫病是家兔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但是感染野兔并不多见。2011年3月,凯里市某特种养殖场圈养野兔发生以拉稀、突然死亡、死后腹部膨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笔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球虫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调查旨在探明土拉杆菌在国内部分省份的流行情况。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土拉杆菌通用及亚种PCR检测研究方法,对国内肉兔饲养密度比较大的省份和牛羊存栏的部分省市开展了肉兔和蜱虫中土拉杆菌的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了土拉杆菌亚种的鉴定和基因测序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肉兔肝脏组织和牛羊携带蜱虫中土拉杆菌DNA检测阳性,其中218份肉兔样本中12份阳性(阳性率5.5%),490份蜱虫样本中15份阳性(阳性率3.1%);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河南、四川肉兔病料检测阳性,云南、山东蜱虫阳性率高;PCR检测显示其亚种为F.h,为土拉杆菌毒力较强的亚种。本次调查显示土拉杆菌在肉兔、蜱虫中存在,山东、云南地区存在土拉杆菌病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引起有关科研院校、医疗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因为全苏兽医试验研究所布氏杆菌水解物的制造和使用停止,猪布氏杆菌病的诊断用血清学凝集反应方法进行着,但是潜伏期和慢性布氏杆菌病用这个方法是经常不能显示,除此以外,我们和其他研究者们确定,猪对于土壤中的土拉伦斯菌病常发生非特异性的凝集反应,由于健康猪的高度正常凝集反应率亦经常发生非特异  相似文献   

20.
土拉伦斯病(Tularemla)是绵羊(特别是羔羊)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肌肉僵硬和淋巴结肿大。 1958年兰州军区后勤部高山病调查组在玉树县结古公社扎西科一带,狩猎野牲,对猎取的野兔剥皮吃肉,在5—7日内有五人发病,其症状:发热,手背、指背处出现黄豆大小结节,经过丘疹,结节发红,2—3日后,结节顶部发白,形成脓疱,逐渐结痂,病人眼有脓性分泌物,有的肘关节淋巴结肿大。取病人肘关节淋巴结研磨,用生理盐水1∶25倍稀释,然后取稀释液5—7毫升,各注入一只家兔的腹股沟皮内,注射后一只即带到兰州检验,另一只经50小时死亡,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