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园套种蚕豆技术是提高柑桔产量,改善柑桔园生态环境一项生物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业的技术方法也在朝着科学化和自然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在柑桔园套种蚕豆技术对于提高果树的产果率,提高果园的复种率有着良好的效果,目前该项技术为大多数的果农所采用的,并逐渐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烤烟套种免耕蚕豆技术,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了烤烟中部烟叶采收后套种免耕鲜食蚕豆与顶叶采收后种植蚕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比烟叶采收后种植蚕豆的烤烟产量提高幅度达0.13%~0.25%,产值为0.21%~0.77%;鲜食蚕豆的产量提高幅度达112.8~153.3 kg/hm2,产值为10 125.30~10 188.45元/hm2,蚕豆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幅度为9.71%~9.82%。该研究为烤烟套种蚕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地膜玉米套种蚕豆是武山县北部半干旱二阴山区、高山区推广种植的一种特色间套种模式。介绍了全膜玉米套种蚕豆的栽培模式,并分别总结了该模式下玉米、蚕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索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党参+蚕豆、党参+高粱、党参+谷子、党参+麻子、党参无间作)。通过党参立架栽培间作套种的产量和品相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得出:在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中采用党参+谷子,党参的产量最佳;采用党参+蚕豆,党参的品相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油菜、蚕豆分别套种秦艽为单因素三个水平的田间试验、测定并比较小麦、油菜、蚕豆条件不同生育期下群体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度及秦艽的出苗率;试验结果表明:蚕豆套种秦艽和油菜套种秦艽、因生育前期秦艽套种生境湿度低,秦艽出苗率低;而小麦苗期群体内土壤表面(秦艽种子生境)相对湿度较大,秦艽出苗率较油菜田和蚕豆田的秦艽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蚕豆与胡萝卜套种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套种后,单位面积产值增加约7000—8000元.hm-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鲜食早熟春玉米是我县春季农业大田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为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增加农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县实行鲜食蚕豆套种春玉米技术,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7年该县示范推广蚕豆套种玉米技术3106亩,蚕豆平均亩产值达1502元,亩收益达950元,玉米平均亩产值达1150元,亩收益达450元。  相似文献   

8.
保山市隆阳区为扩大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实施了"玉米、烤烟地套种青蚕豆"栽培模式。通过该模式完善了蚕豆丰产栽培技术,强化了科学管理,提高了青蚕豆单产,丰富了冬季蔬菜市场,依靠科技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本文主要介绍玉米套种青蚕豆栽培技术、烤烟套种青蚕豆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烤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山市施甸县大力推广烤烟套种鲜食蚕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初步摸索出烤烟套种蚕豆的栽培方式,蚕豆平均鲜豆荚增产6.75~11.25 t/hm~2,增值1.5万元/hm~2。因此,文章主要介绍此项旱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使该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研究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模式下,蚕豆不同播种期对2种作物产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模式比烤烟采收后单一种植蚕豆中上等烟比例提高0.56%~1.58%,产量提高0.54%~0.63%,产值提高1.38%~2.01%,增加收入4 397.7~6 810.45元/hm2,研究为滇中中坝地区烤烟套种免耕鲜食蚕豆最佳播种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套种作物对宽叶羌活生长的影响,为羌活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将羌活与蚕豆套种、羌活与小麦套种、羌活与油菜套种,并观察不同套种田羌活根部性状、叶部性状及生物量性状;测定试验地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蚕豆、小麦、油菜对套种羌活的基本苗、出叶数、侧根数没有显著影响;蚕豆茬口促进羌活根、叶片、茎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增加作用明显高于小麦田和油菜田的促进作用;蚕豆、小麦、油菜茬口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pH值在生长季变化较小,速效养分普遍下降,其中,蚕豆茬下降明显,尤以速效氮下降最明显。[结论] 小麦茬口有利于促进羌活根的生长,蚕豆茬口有利于促进羌活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姚县金碧镇通过试验示范,探索玉米田套种鲜食豌豆、再套种青蚕豆的增产模式。玉米—鲜食豌豆—青蚕豆种植模式,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不仅了提高复种指数,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介绍玉米套种鲜食豌豆再套种青蚕豆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烤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山市施甸县大 力推广烤烟套种鲜食蚕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初步摸索出烤烟套种蚕豆的栽培方式,蚕豆平均鲜豆荚增 产6.75~11.25 t/hm2,增值1.5 万元/hm2。因此,文章主要介绍此项旱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使该技术得 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蚕豆间套垄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蚕豆是甘肃省兰州地区主要粮食蔬菜作物,传统栽培都采用一年一熟制、裸地单种方式,产量效益低。2013年在甘肃省中部兰州旱作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马铃薯、蚕豆垄作间作套种一年两熟制高效栽培模式试验,总结出了"宽窄垄+高低垄+套种+覆盖保墒"一整套技术集成模式,在西北旱作农业区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5.
定西市安定区旱地黑色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蚕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定西市安定区旱地黑色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蚕豆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套种蚕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间套蚕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增鹏 《云南农业》2002,(10):11-11
小麦与蚕豆间套种是旱作多熟立体种植技术之一,是继大春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技术取得重大成果后,又在小春作物上推广应用的一项适用技术。 ——小麦与蚕豆间套种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1.可促进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和培肥地力,即可增加麦地土壤的固氮根瘤菌数量,从而达到改善土壤团粒……  相似文献   

17.
蚕豆是青海省互助县的优势农作物,2007年播种面积5000hm2。采用蚕豆套种胡萝卜,不仅是当地"千元田"的技术模式,而且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后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白银市雨养旱作耕作农业区以优质无公害蚕豆、黑膜马铃薯为主要栽培作物。套作可调整作物生长空间结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发挥各自的边行优势。在不同的套种模式下,摸索蚕豆的播种密度,为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套作蚕豆高效栽培模式提供技术依据,从而获得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复秋蚕豆是结合8~10月的气候和蔬菜市场的供求特点,8月上中旬在烤烟地套种早熟蚕豆品种,于10月中下旬采收青蚕豆上市的一项多熟制种植技术.这项技术不但能充分利用夏秋的光、温、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而且还能增加800~1200元的亩产值,是一项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经多点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开始,保山市农科所进行了大麦套种蚕豆模式的试验与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具有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减轻病虫为害的优点。栽培过程中应选用生育期相接近的品种套种,蚕豆与大麦套种的行比为1∶4。在施肥上应注意施足底肥、种肥,合理追肥,并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