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生长及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和加拿大Epson Twain Pro扫描仪等,研究了9个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1(2)-0型)的生长及蒸腾耗水特性,并对苗高地径、耗水特性、叶片失水率、比叶重、生物量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30、BL5、S86生长较快,苗高分别为110.17、149.301、61.50 cm,地径分别为1.14、1.241、.12 cm,比叶重、生物量较大,10月比叶重分别达103.39、99.44、95.80 g.m-2,生物量分别达66.71、62.965、9.739 g,可作为在水分充足地区营造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无性系。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2:00~14:00,无性系S86、83、42白天耗水速率较低,8月耗水速率值分别达198.81、241.44、287.93 g.m-2.h-1,叶片失水率较小,8月离体12 h时的失水率仅为55.74%、48.71%、41.88%,可作为在有限水量下营造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方法和盆栽苗木称重法,分别对华南石灰岩地区特有树种任豆Zenia insignis以及2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和楝叶吴茱萸Evodia glabrifolia光合特性和蒸腾耗水日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苗木生长旺盛时期,与任豆相比,石斑木和楝叶吴茱萸具有相近甚至更佳的光合生长能力和节水性能;光合特性方面,正常条件下3种苗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 d中最高净光合速率石斑木最高,达到(11.709±0.392)μmol.m-2.s-1,楝叶吴茱萸次之,任豆最低;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值显示石斑木光合生长能力最强,任豆和楝叶吴茱萸相近;耗水特性方面,任豆昼夜耗水量显著高于石斑木和楝叶吴茱萸,白天耗水量约占全天耗水量的90%,3种苗木的最大耗水速率相对较小,介于2.91×10-4~4.28×10-4mol.m-2.s-1,其中楝叶吴茱萸的最大耗水速率低于任豆,而石斑木略高于任豆,并且3种苗木最大耗水速率与白天平均耗水速率的平均比值约为1.6.  相似文献   

3.
水是西北造林育种需要考虑的关键环境因子,速生树种高耗水现象是西北造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筛选适宜造林的楸树无性系,本研究利用盆栽称重法及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Li-cor,U.S.)对于5个楸树无性系(004-1、015-1、7080、1-3、1-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地甘肃天水地区午间14:00时气温达全天最高,为41.1±1.86℃,湿度仅为39.21±2.65%。在此条件下,5个楸树无性系耗水量及耗水速率均出现"单峰变化",可归为"非蒸腾午休型"。其中无性系1~3午间耗水速率最大,达到7.9691±0.1367 mmol·m-2·s-1;楸树无性系全天耗水量较高,在1630.42±38.27~2089.95±34.14 g·d-1,平均为1709.30±52.38 g·d-1,但其日间生产能力较高,日间耗水速率占全天耗水速率92.78%,显著高于毛白杨。与其他4个无性系相比,无性系004-1水分利用效率出现"双峰"现象,分别在12:00时及16:00时出现两个峰,全天水分利用效率总和达到15.723±1.231μmol·mmol-1。因此,楸树耗水速率与普通植物相当,耗水量较高的原因与其较大的叶面积有关;无性系004-1较其他4个无性系,具有更高的苗高、地径,且整株叶面积达1.9907±0.032 m2;在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速率上也表现出良好的水分利用能力和生长能力,可作为当地丰产速生林的优质无性系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3种桉树苗木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桉树Eucalyptus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征及能力差异,为苗木高效定向培育打下基础.【方法】以2种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3-27和DH32-29)和巨桉E.grandis无性系(H1)为对象,在不同土壤体积含水量情况下,通过盆栽试验测定3种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测定相应时期各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DH33-27具有较高的耗水量[(162.56±8.71)g·株-1],但受到干旱胁迫时,其耗水量大幅下降,严重干旱胁迫时期,耗水量降至(10.83±1.01)g·株-1,为3个品系中最低;耗水速率与耗水量的变化趋势相近,表现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2种无性系具有较高的耗水速率,当受到干旱胁迫时,耗水速率大幅下降,此时巨桉H1的白天平均耗水速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同时期,3种桉树品系的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尾巨桉DH33-27尾巨桉DH32-29巨桉H1.综上所述,相比尾巨桉DH33-29和巨桉H1,尾巨桉DH33-27是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系,不仅适宜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大面积推广,也适宜在水分严重亏缺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70,自引:7,他引:70  
采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和BP3400精密天平等仪器研究了9个野外造林树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及实际蒸腾耗水状况,并对9个树种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及实际的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各树种的蒸腾耗水量及蒸腾耗水速率.对不同天气情况下及昼夜不同时间段各树种的耗水特性进行了比较.日蒸腾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油松、侧柏、黄栌、柠条、臭椿、火炬树、沙棘、毛白杨、枸杞.5年生油松和侧柏晴天的日耗水量分别为(61.7±9.6)g和(39.8±6.8)g;1年生毛白杨、臭椿、火炬树和黄栌的日耗水量分别为(44.8±8.1)g,(53.4±8.8)g,(63.1±14.4)g和(38.4±17.0)g;枸杞、沙棘和柠条的日耗水量分别为(18.8±5.6)g,(4.8±1.1)g和(33.1±5.0)g.阔叶树中毛白杨的耗水速率((1.512±0.767)mmol/(m2*s))最大,枸杞((1.319±0.291)mmol/(m2*s))、沙棘((1.266±0.229)mmol/(m2*s))、柠条((1.337±0.290)mmol/(m2*s))次之,黄栌(0.733±0.199mmol/(m2*s))、臭椿((0.692±0.378)mmol/(m2*s))、火炬树((0.561±0.186)mmol/(m2*s))较小,针叶树油松((0.122±0.018)mmol/(m2*s))和侧柏((0.111±0.029)mmol/(m2*s))耗水速率最小.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是耗水较少树种,枸杞和毛白杨是耗水较多的树种,其它树种的耗水居中.通过研究苗木的耗水特性和蒸腾耗水量,为在水量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蒸腾耗水量较低的树种进行有效的林木培育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退耕区主要树种苗木耗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盆栽方法,用LI-1600和SL20K天平对8种苗木的瞬时蒸腾速率和实际耗水速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火炬树耗水速率峰值最大为56.5g.h-1,杏最小只有30.5 g.h-1,日耗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火炬树>绿宝石>婆枣>冬枣>核桃>花椒>黄冠梨>杏,白天耗水量占日总耗水量的93.8%-98.0%;8种苗木的蒸腾速率大小顺序虽然与耗水速率结果基本一致,但它们之间数值差别较大,如黄冠梨的耗水速率测定结果是蒸腾速率测定结果的3.77倍,最小的也达到1.65倍(火炬树);除花椒外,7个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均达到了0.01水平或0.05水平的显著相关,除花椒和冬枣外,各树种的回归效果较好,特别是火炬树、杏、核桃,R2均在80%以上;但耗水速率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回归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7.
北京六个绿化树种盆栽蒸腾耗水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BP3400精密天平和Lico-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等仪器研究了北京6个城市绿化树种在不同密度下的耗水量及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和昼夜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各树种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4:00之间.各树种在单株密度时日平均耗水量大小排列是:国槐>白蜡>侧柏>油松>丁香>黄杨;日平均耗水速率的大小为:白蜡>国槐>丁香>黄杨>侧柏>油松.阔叶树种的耗水速率明显大于针叶树种.随着密度的增加,各种苗木的耗水量是递增的,耗水速率是递减的.6种苗木随着密度增加日平均耗水速率下降幅度是:油松最大,国槐最小,白蜡、侧柏、丁香和黄杨居中.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采用BP340 0精密电子天平 ,于 2 0 0 2年夏季研究了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 ,4种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日蒸腾耗水速率及实际耗水量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分条件下 ,各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出现在 10 :0 0— 14 :0 0之间 ,阔叶树种的蒸腾耗水速率远远大于针叶树种 ,是针叶树种的 5~ 7倍 ,苗木的耗水速率排序为 :黄栌 >火炬树 >侧柏 >油松 ;1年生的黄栌和火炬树与 5年生侧柏的日耗水量相差不大 ,是油松的 1倍 .当苗木受到干旱胁迫后 ,苗木的日最大耗水速率会提前 ,蒸腾速率迅速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同 ,耗水速率排序为 :火炬树 >黄栌 >油松 >侧柏 .在中等干旱胁迫下 ,油松、火炬树、侧柏、黄栌的日平均耗水速率分别下降了 5 4 0 %、6 8 6 %、87 2 %和 90 2 % ;侧柏和黄栌之间 ,油松和火炬树之间的日耗水量基本相同 ,但侧柏和黄栌只有油松和火炬树的一半 ;干旱胁迫继续加重后 ,油松、火炬树、侧柏、黄栌的日平均耗水速率只有水分正常条件下的 15 7%、12 1%、4 3%和 9 2 % ,日耗水总量下降到 5 %~10 % ,4个树种间相差不大 .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院内的试验林内(2019年秋季栽植,每个品种4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4株,株行距为4 m×4 m),选取败育毛白杨雄株‘1605’(简称‘1605’)无性系、正常可育雄株‘毛白杨1316’(简称‘1316’)无性系的3年生苗木为试验苗木,测定毛白杨无性系花序(花粉)特征、生长形态特征、光合蒸腾特性;采用t检验法、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败育毛白杨雄株无性系和可育雄株无性系间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性状特征、光合特性与败育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605’的花粉萌发率低(0.93%),花粉畸形率较高(25.15%)。‘1605’的比叶质量为89.94 g·m-2,萌条数量较少,胸径年生长量为3.42 cm,树高年生长量为3.26 m,落叶较晚,树干颜色偏绿色,皮孔形状近圆形,花序较短(9.86 cm)。‘1605’的叶绿素a质量分数(2.53 mg·g-1)、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0.38 mg·g-1)均较低。‘1605’的光合速率显著优于‘1316’,且8月份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称重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针叶树种樟子松(P inus sy lvestris var.m ong olica)及阔叶树种新疆杨(P opu lus a lba var.py ram id a lisa Bunge)和紫穗槐(Am orpha f ruticos)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树种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均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2:00~14:00;不同树种苗木的最大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差异较大,新疆杨的最大耗水量最高,其次为紫穗槐,樟子松最低,在12:00~14:00时间段,新疆杨、紫穗槐和樟子松平均耗水量分别是59.53,39.25和29.54 g/h,最大耗水速率分别为(247.26±7.18),(145.92±8.19),(56.76±9.75)g/(m2.h);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3树种耗水量和耗水速率(除新疆杨外)均呈不明显的“单峰型”变化,峰值不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在中度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3树种日耗水量和耗水速率相差极小,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杨树具有突出的营养生长优势,研究造林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径向生长的影响规律,可为三倍体毛白杨工业用材林营建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以定植于河北威县的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和S86)以及二倍体毛白杨对照无性系1316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造林密度(2 490、1 665、1 110、825、615、495株/hm2和405株/hm2)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胸径和树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和无性系以及造林密度与无性系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以495株/hm2造林密度条件下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S86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胸径达25.1 cm;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S86的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无性系B331和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无性系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造林密度对11年生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树皮厚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B301、B331、S86以及二倍体对照毛白杨无性系1316内部个体间胸径与树皮厚度均呈现正相关,说明树皮厚度随着胸径生长量的增大而增厚。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造林密度对杨树径向生长的影响和指导三倍体白杨良种无性系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氮耦合效应对毛白杨无性系人工林林分蓄积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河北省威县苗圃场选择4个毛白杨无性系1316、BT17、B331、S86人工林林分,采用裂区设计进行了连续4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氮对4个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与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林分蓄积量影响的次序为:水氮水氮交互,其中水、氮存在正交互作用。经模型寻优得出4个毛白杨无性系1316、BT17、B331、S86的水氮最佳经济效益组合:当施氮量分别为380 kg/hm2(300 g/株)、457 kg/hm2(360 g/株)、472 kg/hm2(371 g/株)、508 kg/hm2(400 g/株),土壤水分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6.92%、80.10%、81.46%、84.86%时,林分蓄积量分别达86.33、149.92、163.45、200.28 m3/hm2;相应的纯收入分别为32 866、69 519、77 418、98 630 元/hm2,分别比对照(W1N0)的纯收入增加了69.87%、82.82%、80.15%、81.45%。每公顷无性系S86的林分蓄积量分别是无性系1316的2.3倍、BT17的1.3倍、B331的1.2倍。每公顷无性系S86的纯收入分别是无性系1316的2.9倍、BT17的1.4倍、B331的1.3倍。可见S86在高水氮条件下为该地区最速生、丰产的毛白杨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水鱼类半滑舌鳎养殖池排出水中大量絮状悬浮物难以用常规机械过滤法去除的问题,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通过现场实验测定了它们对鱼类养殖排出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滤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海水流速为10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80±0.45)cm,湿重(117.0±10.0)g]和贻贝[壳高(6.54±0.26)cm,湿重(29.7±2.4)g]对养殖排出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40.28~45.30mg·ind-1·d-1[平均(43.40±2.16)mg·ind-1·d-1]和6.96~8.87mg·ind-·1d-1[平均(7.66±0.99)mg·ind-·1d-1];在实验海水流速为15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33±0.99)cm,湿重(95.8±31.4)g]和贻贝[壳高(6.39±0.91)cm,湿重(28.0±15.4)g]对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13.68~22.50mg·ind-1·d-1[平均(17.35±4.59)mg·ind-1·d-1]和5.37~...  相似文献   

14.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城市绿化树种苗木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8种盆栽城市绿化苗木的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针叶树种耗水速率低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中日最大耗水速率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最大(35.83g/h),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最小(17.15g/h);阔叶树种中,火炬树(Ehus typhina)、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元宝枫(Acer mono)、紫穗槐(Amorpha fruticcosa)耗水速率的最大值分别达5  相似文献   

16.
水葫芦富集水体养分及其农田施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自然水体养殖及农田施用试验方法,对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N、P、K吸收能力及其在农田施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试验条件下,水葫芦对N、P、K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N6641倍、P16 667倍、K6 560倍,42 d对N、P、K的吸收量可高达40.57、6.95和81.14 g·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水葫芦处理(等量的N、P投入)的土壤速效N除了苗期显著降低外,其他各时期无显著筹异,而速效P和速效K从苗期开始一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施用水葫芦可促进土壤速效P、K的增加.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应适当增加前中期氮肥施用水平.采用水葫芦控制性种养既可实现养分在水体与农田间的循环,还可减少农田化肥的施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鳞鲃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规格大鳞鲃(Barbuscapito)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水温16~34℃范围内,大鳞鲃1龄鱼[(24.78±2.19)g]和2龄鱼[(185.94±5.53)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水温26℃时,随着体重规格(10 g、30 g、180 g)的增大,大鳞鲃的耗氧量逐渐升高,耗氧率逐渐下降。1龄大鳞鲃[(34.61±3.75)g]白天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夜间耗氧率,白天12:00~14:00最高,平均耗氧率为(0.195 8±0.037)mg/(g.h),夜间22:00~24:00最低,平均耗氧率为(0.145 9±0.029)mg/(g.h)。测得1龄大鳞鲃在水温26~32℃时的窒息点为0.180 5~0.525 2 mg/L,2龄大鳞鲃的窒息点为0.292 1~0.588 8 mg/L。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年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11个无性系(无性系号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S11,S12)叶片中营养元素氮、磷、钾、钙和镁年变化规律,并以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号为S10)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营养元素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中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氮、磷、钾在整个生长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年变化趋势,而不同无性系叶片中钙的年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镁为先上升后下降;②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片中仅磷全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n=36),12个无性系中S5磷质量分数最高,全年平均为1.85g·kg^-1;③在整个生长季节中,与对照二倍体毛白杨S10比较,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S5,S6,S3,S12,S7,S1,S4叶片磷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④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在生长季节内,叶片中积累大量元素的规律相似,平均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氮〉钾〉钙〉镁〉磷,分别为24.31,17.23,4.36,1.94,1.56g·kg^-1。  相似文献   

19.
滴灌大豆不同灌水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杜蒙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大豆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大豆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日耗水强度在结荚期达到最大,且各处理这一时期的日耗水量分别为4.3、4.8、5.1、5.4、2.3 mm·d-1;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大豆滴灌与不灌相比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超过某一值后,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并不明显;根据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的产量和生长状态的影响,确定滴灌大豆适宜的灌水量为1090 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