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阳参叶片DNA的提取与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阳参叶片12个样品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得到高质量的青阳参DNA,通过对AFLP分析过程中DNA的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电泳和银染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青阳参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得到了清晰的青阳参AFLP指纹图谱,为青阳参基因库的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云南民间药用植物青阳参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内生菌,并且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对分离出的内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细菌和真菌,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根据显微形态观察分类鉴定真菌.[结果]从植物根、茎和叶中共分离获得56株内生菌,包括22株细菌和34株内生真菌.22株内生细菌经鉴定归属于6个属,25株真菌经鉴定归属为5目7科12个属.[结论]青阳参植物内生菌存在多样性.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组成与种群分布存有差异.该研究为青阳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藏药薄叶鸡蛋参的特征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薄叶鸡蛋参是一种藏医传统习用药材,自然生长生物产量低,仅依靠其野生资源难以满足需求。受薄叶鸡蛋参特殊生境和栽培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薄叶鸡蛋参人工栽培较少。本文介绍了薄叶鸡蛋参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并从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薄叶鸡蛋参的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薄叶鸡蛋参野生资源保护及种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苗族药用植物野生百尾参间套作不同播期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百尾参种子驯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间套作下不同播期对野生百尾参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性状影响较大,百尾参野生种子在安顺地区均能在12月27日至次年的4月10日播种,但以3月初播种既可减少冬季管理,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成苗率和秧苗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表现均好,是较理想的播期。对百尾参出苗率低和未出苗原因以及百尾参与玉米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百尾参作为下一步GAP基地驯化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青阳参的坐果率。[方法]用解剖针小心将花粉块取下,并在解剖镜下将花粉块的膜剥开使其花粉粒散开置于载玻片上,用碘-碘化钾染色法(I2-KI)、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花粉离体萌发法以整个花粉块为单位进行离体培养。[结果]:碘-碘化钾染色法(I2-KI)、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法的染色率均低于30.0%,而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高达97.6%。[结论]花粉离体萌发法能对青阳参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有效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正林下山参又称育山参、林下参,是利用天然的林冠和林地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的人参。其种源为园参,但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方面均与野生人参相近。发展林下山参种植,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东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良,极其适合林下山参的种植,现将辽东地区林下山参高效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根葆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59-159
主要介绍了青阳茶生产的现状,并提出提升青阳茶生产的具体措施,为青阳茶品牌的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手掌参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踏查和土壤取样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的典型分布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手掌参野生资源生长于海拔2 800~4 600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和林间草地生境中,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西南手掌参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微酸性土壤。西藏林芝地区的手掌参原生境土壤肥力优于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9.
松阳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浙江省松阳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及分析,筛选出312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别按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2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同时重点介绍了31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列出它们的观赏特性、生境分布、园林用途及繁殖方法.表2参9  相似文献   

10.
野生西瓜开花结实及结籽特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结籽特性。[方法]对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混合花粉授粉、单花花粉授粉和自然授粉)对野生西瓜座果率、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结果]野生西瓜雌花少,座果率低。采用人工授粉虽不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的座果率,但能显著地提高单瓜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混合花粉授粉最好。[结论]为提高野生西瓜的制种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参才。  相似文献   

11.
熊峰1号奶参选自湖南奶参道地产区新化大熊山区的野生品种,可药食两用,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文介绍了熊峰1号奶参的特征特性与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丽江市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有不同种群数量的角蒿属植物,大多数品种不仅花色艳丽具有观赏效果,也有药用价值。鸡肉参为紫葳科角蒿属植物,在丽江高山草甸中生长的野生鸡肉参,既是中药材,也是一种较理想的护地园艺花卉品种,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对鸡肉参的成分分析和药理研究已有文献记载,但无栽培方面的研究资料。自2018年开始对保护区内鸡肉参进行野外调查、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熊峰1号奶参选自湖南奶参道地产区新化大熊山区的野生品种,可药食两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熊峰1号奶参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苗繁殖、水肥管理、搭架、病虫草害防治、采种与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方式种植的五指山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五指山参根茎的营养成分、浸出物测定,确定最适合的种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五指山参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矿物质元素中钙、铁和锌含量均超过了一些豆类植物;不同栽培方式对五指山参根茎水分、脂肪、蛋白质、总糖和矿物质及浸出物含量均有影响,野外林下野生栽培所含的营养成分、浸出物明显高于大田栽培,因此野外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种植的五指山参所含有的成分更高,更加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野生人参资源枯竭,仿野生栽培的林下山参应势而生。为了更好地指导林下山参种植,在总结辽宁省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从种植场地选择、整地、选种催芽、播种养护、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点。  相似文献   

17.
舟山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舟山群岛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耐盐碱植物、耐干旱瘠薄的阳性植物、耐阴植物和彩叶植物等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种类和特点,论述它们在营建沙滩风景林、海岛植物群落及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和方法.针对目前舟山海岛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应用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等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野生观赏植物,筛选沙滩风景林树种和规划营造海岛群落景观等方面的建议,特别强调应采用海岛特色植物以体现海岛城市风格.参10  相似文献   

18.
<正>柱参品种源于野山参品种驯化栽培而成,属野山参品系,人工栽培可追溯到400多年的历史。柱参其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可与野生人参相媲美,被冠以"园参之冠,国之瑰宝"之美誉。目前,宽甸纯正帘柱参留存面积2000多亩,林下柱参5000多亩,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近些年,随柱参产业种植户的增多和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不规范生产和操作、以次充好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柱参品牌的声誉,为此,柱参产业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南丹参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中草药南丹参的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相关68项环境因子,分析南丹参在中国的分布信息。[结果]全国适合于南丹参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等地,其高适生区面积依次为湖南省(319.44 km2)、江西省(251.39 km2)、浙江省(122.92 km2)、福建省(62.5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显示,南丹参分布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丹参的野生资源利用及其他南丹参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贵州野生百尾参生长的土壤养分特性,以贵州省9个地区的35份野生百尾参生长土样为材料,采用实验室方法对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养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百尾参生长土壤的pH为4.50~6.71,有机质含量为0.05~5.85 g/kg,全氮含量为5.96~77.49 g/kg,碱解氮含量为44.65~744.68 mg/kg,速效钾含量为44.45~611.80 mg/kg,速效磷含量为5.84~17.70mg/kg,有效微量元素铁含量为32.17~157.89 mg/kg,锰为2.34~260.46 mg/kg,铜为0.42~5.31 mg/kg,锌为1.23~17.37 mg/kg,钙为235.05~14 182.84 mg/kg,镁64.36~803.39 mg/kg.2)贵州野生百尾参生长土壤养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以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最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钙、镁、锰、锌是百尾参生长土壤养分的主要特征指标;各区域百尾参生长土壤的养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一区域的土壤养分特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尾参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较强,但对有机质含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百尾参时,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施入适量有机肥和微肥作底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