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得到包头市2019年土壤侵蚀状况,并将结果与该地区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市2019年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6 637.30 km~2,占动态监测区总面积的59.92%,各旗(县、区)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但局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减少,轻度侵蚀面积增加,表明该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由高到低转移,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较为显著;局部生产建设项目等人为扰动造成小范围的水土流失加剧,仍需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弃渣场区、施工场区、料场区、主洞及支洞口区4个主要区域土壤流失量的动态监测,得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危害面积随水土保持措施的恢复情况而变化.在施工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大,由于每年的施工强度及扰动面积大致相同,土壤侵蚀模数保持基本稳定.施工结束后,根据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通过恢复和完善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1999-2018年黄河源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1999—2018年黄河源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1999,2011,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开展黄河源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结果] 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与1999年相比,2011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1.89×104 km2,增幅126%,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1.01×104 km2,增幅67.33%。从空间数据来看,与1999年相比,77.97%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未发生变化,19.33%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降低,2.7%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增加。[结论] 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主要与区域暖干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草场退化有关。应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作,提升草场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2018年动态监测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壤侵蚀分布现状,为水土流失生态安全预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及生态评价考核等提供了支撑。将2018年新疆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可知,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38万km~2,土壤侵蚀强度存在由高强度向低强度转移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见到了成效。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3S”技术,通过对嘉陵江流域进行地形图数字化、影像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得到该区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状况.监测结果: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62662 km2,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39.4%。该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区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残幼林地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裸露地面上。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区有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重力和混合侵蚀。其采用的技术方法是进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保护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其可持续发展,对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情况进行遥感监测研究。采用"3S"技术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型,估算抚仙湖流域1974—2014年的水土流失量,并探讨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降雨量的影响;(2)土壤侵蚀量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强度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表明其水土流失经历了先加剧后缓解的变化过程,流域部分敏感区土壤侵蚀程度不断加剧;(3)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基本分布在抚仙湖的东西两岸以及南岸的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坡地水土流失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为示范监测区,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坡度、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专题图形制作、交叉分析和土壤侵蚀强度判别,进行流域自然状况及水土流失面积调查;根据坡地土壤侵蚀区分布及坡地水土保持治理情况布设坡地径流小区,观测各类型区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分析计算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量、污染物流失量及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CSLE模型需要的参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成果数据的统计及整编要求,设计开发了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软件,可实现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侵蚀强度的自动化计算、数据批量处理及成果数据自动整编等功能。该软件在新安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已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型侵蚀强度计算和成果整编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和产品的质量,可为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推进全国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位于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为研究区,收集其遥感影像、降水量、土壤、基础地理和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资料,采用遥感监测技术解译获取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等信息,应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和水土流失面积统计,得到2018年千阳县水土流失程度、面积与分布,并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水土流失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8年千阳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28.71 km~2,比2011年减少了88.58 km~2,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多源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与数据管理等功能,获取苕溪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措施等数据,对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措施等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各土壤侵蚀因子,应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得到苕溪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苕溪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2°坡度级;植被覆盖状况良好,九成以上的园、林、草地植被覆盖度大于60%;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304.45 km~2,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茶园、人为扰动用地、其他林地及旱地,其中极强烈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人为扰动用地、茶园和坡耕地;整体来看,土壤侵蚀强度改善的区域面积大于加剧的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11.
In natural communities undergoing attrition some species may remain stable, while others may decline or become extinct. Use of, say, proportion extinct as a measure of attrition can be misleading, since two communities may have the same proportion extinct, yet in one community all other species may be stable, whilst in the other all other species may be in declin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imple method of ordinating communities, or groups of organisms within communities, in a framework similar to the sand-silt-clay triangle used in soil science. Attrition is expressed as an index ranging from zero for total stability, to unity or a hundred percent for total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12.
13.
滑坡系统监测及预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滑坡监测的好坏对受滑坡威胁的重要工程的安全及运行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前人工作成果以及自己的经验,系统的阐述了滑坡监测系统,并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在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中的作用,并就农业环境监测数据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及目前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最后结合农业环境监测数据库开发的过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水质生物监测的定义、原理及其特点和主要方法:生物群落法、细菌学检验法、水生生物毒性试验、生产力测定法、微型生物监测、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硝化细菌测试法、幼虫变态实验、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生物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展望了生物监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气象信息的传输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能力和气象信息的传输效率,为气象预测预报和提高减灾防灾能力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气象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18.
关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监测机构,制定监测方法,培训监测人员,组织监测实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效益监测体系。4年监测结果表明:实施的12项工程措施中有9项合格率达到95%~100%,3项达到79%~89%,粮食、“三料”、人畜用水困难已基本得到解决,土壤侵蚀模数、径流模数比治理前分别降低47.25%和40.77%,农林牧副各业经济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治理期内流域农业总收入增长56.97%,预测的各项措施指标接近或超过了项目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21国道改线工程的施工及公路运行期间,公路沿线多处发生滑坡和变形沉降较大部位,给道路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为此,对这些路段进行监测,以确定它们的稳定性,确保施工的进度.简要介绍千金沟大桥以及斑竹林两处,安装必要的精密仪器进行监测,在出现变形破坏的征兆时捕捉到稳定性的异常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0.
A monitoring programme should be designed for duration. This means that methods should not only be appropriate with respect to detection limits and accuracy, but they should also be as simple as possible and they should be documented in such a way that measurements will be comparable over many decades. In this connec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results are dependent on methods, instruments and procedures. Within the European monitoring network (EMEP)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sampling procedures for the main air components, SO2, NO2, SO4 2?, NO3 ? + HNO3, and co-located experiments have therefore been initiated to quant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Reference methods and reference instru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 in the EMEP Manual have been run together with the usual measurements at EMEP sites in several countries. The results are generally satisfactory, especially in the case where identical methods are used.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unacceptable differences, e.g. when comparing NO2 and SO2 monitors with the reference methods. The monitors do have a main advantage of providing easily accessible data with short time resolution; nevertheless, the accuracy at low concentrations is usually poor. The traditional reference methods need development and simplific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ore appealing automatic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