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园林植物的应用对于公园绿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植物对于公园绿地的作用主要有调节环境生态状况、划分空间、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景观效果等。根据场地与环境情况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积极作用,可促进城市空间环境更好地发展。以重庆江北嘴中央公园为例,结合该公园的区位环境等区域特点,对植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山地公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的绿色保护屏障。但目前国内山区城市的山地公园建设大多沿用一般公园建设理论,而忽略了山区复杂的环境条件对山地公园建设的影响。以贵州省内山体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山体公园范围内的地形及立地特点出发,探讨各类地形环境对山地公园建设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山地公园建设中的3种典型地形区域,针对不同的地形空间区域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超一 《花卉》2016,(22):11-13
山地公园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居环境的改善,更体现了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水平。本文通过中山市翠亨金山公园建设工程的设计为例,分析了金山公园的植物造景的应用以及配置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翠亨金山公园绿化在植物造景应用方面,树木种类相对丰富,并且运用了一定数量的乡土树种,在植物配置方面,植物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完整,层间植物丰富,四季季相景观多样。通过本文研究,对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思维和植物造景应用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对山地公园生态景观建立基本框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桑晨艳 《现代园艺》2022,(10):41-43
山地公园有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其植物景观营造不同于平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阐述了山地公园的概念,分析山地公园地形及植物特点,结合坡顶、山坡、山麓的不同地形特点分析,得出不同段落的植物景观营造特色。同时分析在远、中、近不同视距范围内人对植物的感官需求。在此基础上,以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公园为例,提出针对本案例的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时根据游人观景点及观景视距进行植物色彩、林冠线、山脊线及配置模式的规划。将萌山公园分为山顶、山坡、山麓区,参考地形影响的生态因子,结合分区景观功能对每个段落进行植物设计分析,营造出每个分区的植物特色、主题及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园绿地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公园绿地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植物作为公园空间塑造的主要素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重点对城市公园中的植物配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邓久平  王艳  潘曲波 《现代园艺》2023,(5):175-177+180
四川省和重庆市因地理位置、地形、文化背景等因素,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川渝地区”。其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因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山地公园得以大量兴建。选取川渝地区的3个地市的城市山地公园展开讨论,以四川2个地市的城市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设计策略入手,引入城市公共建筑、巧用桥梁处理不利地形等设计策略上的独到之处;以重庆1个地市的城市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园林设计要素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园林构筑物融入古风元素、植物搭配讲究功能性等的特色处理方法。以期为今后该同类型城市山地公园的建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公园植物配置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探讨了如何为公园的休闲绿地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如何运用艺术手法配置和表现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东阳市江滨3处公园进行植物资源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园林植物资源。结果发现,本调查区域植物种类共计151种,园林植物与野生植物分别为127种和24种,分别隶属于59科95属和22科25属;生活型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竹类,观赏特性中,观花、观叶植物占据绝对优势。植物景观营造大多采用乔-灌-草进行层次搭配,但存在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缺乏水生植物的运用、层次欠缺、垂直绿化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乡土植物的运用,科学引种新品种植物;因地制宜应用藤本植物,打造立体绿化景观;增加植物配置层次和植物色彩,强化水生景观。通过分析东阳市江滨景观带公园绿地植物资源及植物景观现状,旨在为该地区园林绿地建设中植物资源及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正是有了这些城市公园,整个城市才变得更加有文化魅力。园林植物、地形、水体、建筑小品组成了城市公园中的各类美景,园林植物创造的景观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如何很好地体现植物的观赏效果和艺术价值,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苏州何山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应用形式的研究,探讨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10.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植物景观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城市游憩绿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广州市海珠湿地二期是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通过对该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植物景观特色,同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为今后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园、一块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水体、园林建筑,但不能没有配置合理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公园的功能效益的发挥。通过对公园布局、植物配置的优化设计,加强公园绿化景观的建设,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城市装点一片休闲、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上发育的独特地貌为喀斯特地区营造城市公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当前对喀斯特城市山地公园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均较为缺乏,而关系公园生态可持续和城市绿地建设的园林植物配置则在城市居民日益增强的需求背景下更应给予关注。基于此,梳理了喀斯特城市山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原则,并以贵阳市“千园之城”的示范性公园南垭山体公园为例,探讨了案例公园园林植物物种的选择和配置手法,以期为喀斯特城市山地公园建设、植物资源配置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公园绿地植物的树种组成、不同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不同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公园绿地内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44科125属138种;重庆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小于灌木的指数值;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乔木的多样性指数D和H′均大于灌木的指数值;Pielou均匀度在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之间变化不一,集中在0.3~0.8。大部分灌木均匀度指标值表现出大于乔木的均匀度指标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园林植物也是公园绿地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景观要素之一,也是影响公园绿地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南通市唐闸公园为调查对象,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园植物种类约70种,其中蔷薇科、樟科、榆树科、木兰科运用较广泛。根据公园分区选取节点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植物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孝感市现有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拍摄相关景观资料,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寻求既能体现孝感文化,又具有植物景观特色之最佳植物配置模式,明确城市居民对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景观偏好,为孝感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公园绿地建设中植物配置的作用,结合西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现状,提出了要立足需求进行植物配置等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合理的将雨水资源利用到园林绿地对建设生态园林具有重要意义,在简要介绍雨水资源化的途径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松北区公园为切入点,对城市公园节水绿地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绿地地形设计和修建雨水资源化措施将雨水资源与绿地建设结合,最终达到节约城市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花卉》2020,(12)
本文对甘肃某地区城市森林树种群落组成特征进行了调查,结合植物调查与数据处理,分析了甘肃某地区城市森林树种组成,不同公园绿地中城市森林树种相对多度的差异性,不同公园绿地城市森林树种的植物特征分析等情况。我们提出了不同公园绿地城市森林植物配置合理性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