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鱼的饲养     
饲养亲鱼的目的,是为繁殖鱼苗提供合格亲本。因而,必须根据亲鱼的习性、食性、不同季节食量的变化和性腺发育等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科学饲养亲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合理放养、投喂食料(施肥),调节水质。亲鱼的放养密度,多以鱼体重计算,每亩池塘放养的鱼总重以100—150公斤为宜。亲鱼可以混养:主养草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15%的鲢(鳙)亲鱼;主养鲢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的鳙鱼;主养鳙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的鲢亲鱼;主养青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15%的鲢(鳙)亲鱼。  相似文献   

2.
一、主养鲢、鳙模式鲢鳙为主养鱼,鲤、鲫、草鱼、团头鲂为配养鱼。适用于淤泥较厚的池塘,比如精养鲤、草鱼2~3年之后的池塘,改变思路,主养滤食性的鲢、鳙。以发酵过的人畜粪便配合化肥肥水,大量繁殖天然饵料,不投喂配合饲料,少量投喂青饲料,草鱼、团头鲂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充分利用。该养殖模式投资少,风险低,效益好,易管理。具体放养模式见表1。表1亩产500千克混养模式二、主养草鱼、团头鲂模式适用于新挖或淤泥较少、注水方便的池塘。草鱼、鲂为主养鱼,鲢、鳙、鲤、鲫为配养鱼。以投青饲料为主,不施肥。该养殖模式投…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混养鲤、鲢、罗非鱼,平均每亩净产1007.gkg,其中淡水白鲳占60%,每亩纯益为6158.46元。试验证明:放养31g/尾的白鲳鱼种,增重倍数远大于250g/尾的鱼种;主养淡水白鲳池塘可混养鲢、鲶、乌鳢,但不宜混养罗非鱼。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混养鲤、鲢、罗非鱼,平均每亩净产1007.9kg,其中淡水白鲳占60%,第亩纯益为6158.46元。试验证明:放养31g/尾的白鲳鱼种,增重倍数远大于250g/尾的鱼种;主养淡水白鲳池塘可混养鲢、鲶、乌鳢,但不宜混养非鱼。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作为淡水名贵鱼类深受人们喜爱,但长期以来一直是池塘混养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增养殖的主要品种,池塘主养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试验和实践经验,从池塘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鱼病防治等方面探讨亩产600~800kg的团头鲂商品鱼池塘主养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英  唐虹 《科学养鱼》1993,(1):26-26
我省池塘养鱼常规放养方式多以鲤、鲢、鳙混合养殖,即以养鲤(鲢)鱼为主,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鲤)鱼。自1989年,采取以养革胡子鲶为主,搭配鲢、鳙鱼的混养方式后,防病、增产效果明显,具体做法如下: 一、鱼池条件鱼池为土地,水为水库水源,自流注入,采用机械排水,水深0.8—1.0米,面积1.39亩(1989年)和1.96亩(1990年)。  相似文献   

7.
在3口0.83亩池塘进行主养淡水白鲳的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尾重145g鱼种560尾、940尾、725尾、并混养鲢、鳙、鲤、罗非鱼。结果:3口池塘分别折合每亩净产1206.28kg,1392.06kg,1043.41kg,每亩纯收入6000元左右。在盐度为10的池塘中,养殖淡水白鲳,平均日增重6.7g。  相似文献   

8.
丁德明 《内陆水产》2005,30(4):12-13
斑点叉尾鮰成鱼饲养。是指将10cm以上或达30~50g的鱼种养成商品鱼的过程。该品种适合于池塘、网箱、流水、小型湖泊等多种水体养殖,既能主养。也能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但该鱼与鲤鲫鱼的食性基本相同,因此不宜与之搭配混养。  相似文献   

9.
药喂鲤鱼鲢鲫治病──池塘主养鲤鱼防治鲢鲫病技术目前,较为正规的池塘养鱼,大多以鲤为主养鱼,搭配鲢鲫等。主养鱼主要摄食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的颗粒饲料,搭配鱼则以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为食。这种混养方式充分利用了水体,发挥了各种鱼之间的互利作用,...  相似文献   

10.
《齐鲁渔业》1995,12(4):42-45
对山东沿黄地区渔业开发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得出:综合养殖模式比单一养鱼模式经济效益高得多;主养建鲤、罗非鱼,精养鲤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主养草鱼,单养鲤,混养草鱼、鲢、鳙等属于中低投入、中低产出、中低利润。1994年1月30日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为国内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池塘养殖1.池塘主养:面积一般为2~10亩,比较好管理;要求池水深1.5~2米,排灌方便,透明度大于35厘米;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最好15~20厘米,且要求同一池塘放养规格一致,每亩放养量为1000~1200尾。鱼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约5分钟。同时搭配每尾体重50克的鲢鳙鱼种150~200尾,不宜再混养鲤鲫(应注意若需施肥要施化肥,且不能同时施生石灰,最好不放未经发酵的人畜粪肥)。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天然饲料为辅。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30%~35%,在鱼均体重0.3…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在鲤遗传改良和池塘混养方面的研究比较先进。为研究鱼类混养最佳比例,道尔鱼类研究站在半精养混养系统中,比较了鲤和罗非鱼的三种不同混养比例(1:1、1:2、1:5)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在9个100m2的土地中进行,放养密度为1尾/m2。每池混养鲤和杂交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900尾,并混养50尾草鱼和鲢。结果表明:鲤与罗非鱼混养比例为1:2和1:5的池塘效益分别比混养比例为1:1的池塘提高35%和41%。可见鲤与罗非鱼混养比率为1:5效益最高。以色列研究鱼类混养最佳比例@任维美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沅江市鹭鸶湖渔场在80hm^2连片池塘中进行了主养草鱼的探索,2001年平均每667m^2水面鲜鱼产量、产值、净利润分别为623.7kg(其中草鱼占62.8%)、3,558.3元、1,063.3元,投放产出比1:1.46,净利润率46.3%,经济效益较主养鲢鳙鱼高40%以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大规模池塘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饲养管理、鱼病综合防治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2美国大口胭脂鱼人工繁殖2.1亲鱼培育2.1.1亲鱼培育池条件美国大口胭脂鱼亲鱼 ,可采用主养及混养方式培育 ,主养面积0.33~0.47hm2 ,混养面积一般以0.07~0.33hm2为佳 ,也可根据主养中国家鱼的情况而定。培育池水深1.5~2.5m ,池底平坦 ,注排水方便 ,水质清新 ,底质最好有一定肥度。2.1.2亲鱼的放养主养池塘 ,放养大口胭脂鱼150尾/667m2 ,重量约375kg,同时可搭配少量鲢、鳙、草、鲂等鱼类约50~70尾/667m2。混养池塘分为主养鲢鱼、主养鳙及主养草鱼3种类型 ,可搭配混…  相似文献   

15.
在0.2hm^2池塘中主养草鱼,混养鲢、鳙、鲤、鲫、放养数量比例(%)分别为36:34:15:4:11,共放草鱼928尾,平均规格175g/尾,主要投喂聚合草(Symphytum peregrinum;俗称俄罗斯饲料菜),辅喂鲤鱼配合颗粒饲料。经5个月饲养,草鱼产量1416kg,出池规格1498g/尾,成活率96.6%。综合核算:总产值11554.70元,总支出7761.00元,总利润3793.7  相似文献   

16.
徐盛丰 《齐鲁渔业》2003,20(2):40-40
鲫是我国最普通的养殖鱼类,但传统上多在池塘中与鲤、草鱼、鲢、鳙混养,鲫作为非主体鱼生长受到抑制,产量较低。为提高鲫养殖效益,我局利用960m2石砌池进行主养彭泽鲫试验,发现鲫的群体增重倍数基本与鲤相当,存活率高,饲料系数和饲料成本与以往养殖  相似文献   

17.
南平市地处闽北丘陵山区,辖区内山塘水库星罗棋布,仅小型水库就有 324座,水面面积 1 045 hm2。近年来,部分水库采取鱼猪结合、鱼鸭混养、移萍入库、种草养鱼等措施,渔业产量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据笔者调查,主要原因是鱼种放养技术存在诸多问题。现根据山区灌溉型小水库的生态特点和管理现状,将鱼种放养技术归纳如下。 1调优品种结构 改常规品种单一的传统放养模式,根据水库的水质和饲养管理水平确定主养品种,混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巴西鲷、湘云鲫、建鲤、鳊鱼、鲂鱼等名优鱼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实现产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及市场需求确定主养与配养品种及鱼种放养量,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水质调控措施,达到可控成鱼山塘规格的目的,进而促进盐碱地池塘养鱼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我国的池塘养鱼业中,主要的配养鱼类是鲢、鳙鱼,因其肉质较差,人们并不十分喜爱。而鲫鱼因肉嫩味鲜,普遍受到欢迎。但本地鲫鱼由于受到食性和生长度的影响,不宜作为主要的配养鱼类。白鲫具有鲢、鳙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在同样条件下用它来代替鲢,鳙的饲养,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它对于改革我国传统放养方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渔需物资价格放开,池塘养鱼成本加大及饲养品种不够适销对路等因素,我们根据市场需求,采用鱼、草、猪相结合的方法,实行主养银鲫、团头鲂、草鱼,配养鲢鳙鱼,优化放养结构,调整轮捕轮放程序,研究出一套节省鱼种量、饲料、油电、资金和均衡上市、品种适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池塘高产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