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的苗种资源特别紧缺和相当走俏,目前,3—5克/只的稚鳖苗2.5—6元/只。因此,进行鳖的人工繁殖、提高孵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从事鳖的繁殖、养殖工作多年,对鳖的人工孵化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孵化率由50%提高到94%以上。本文总结提高鳖卵孵化率的技术。一、种鳖放养密度和配比选择优良种鳖是提高鳖卵孵化率的首要条件。用来人工繁殖的种鳖都应以个体肥大、健壮、无伤残、成熟年龄适宜为标准。根据  相似文献   

2.
鳖的繁殖技术是发展规模养鳖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里所讲的人工繁殖其概念与家鱼人工繁殖是不相同的,鳖的人工繁殖是指亲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自行交配、产卵,然后经人工采集,在室内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应该说鳖卵的孵化过程较之禽蛋的孵化,无论在设备上或者技术上要简单得多,这主要是鳖卵在孵化过程中允许温度的变幅较大,现就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鳖的繁殖技术是发展规模养鳖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里所讲的人工繁殖其概念与家鱼人工繁殖是不相同的,鳖的人工繁殖是指亲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自行交配、产卵,然后经人工采集,在室内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应该说鳖卵的孵化过程较之禽蛋的孵化,无论在设备上或者技术上要简单得多,这主要是鳖卵在孵化过程中允许温度的变幅较大,现就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鳖的种源是影响人工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实践,谈谈亲鳖的选择和培育,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亲鳖的选育、雌雄的配比、温度、湿度及水化因子进行人工控制,对鳖进行规模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每只雌鳖产卵45只以上,受精率90%以上,孵化率87%以上,稚鳖成活率99%以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种鳖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鳖的培育与管理技术种鳖一般指4龄以上,用于人工繁殖的鳖。人工繁殖很关键的一环,在于种鳖的培育与管理,这一工作务必抓好。种鳖的培育:为了提高种鳖的繁殖能力,使之激早产卵,多产卵和产大卵,要加强种鳖的强化培育。水质要求:鳖在水中活动,要求水质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属爬行纲,龟鳖目。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是目前颇有养殖潜力的经济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鳖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人工育苗技术,解决养殖业鳖苗供应不足问题,本文就笔者进行的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和稚鳖培育管理技术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鳖的种源是影响人工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实践,谈谈亲鳖的选择和培育,供养殖者参考。一、亲鳖的选择各地气候不同,鳖的性成熟年龄也不同,在华北地区约需5—6年,长江流域需4—5年,华南热带地区需3—4年。因此,选择时注意体重在0.5—1kg以上为标准,3—5kg的繁殖率最强,全人工养殖的成鳖做亲鳖有利于提高繁殖率,经人工培育出来的鳖基本适应人工养殖的条件和环境,鳖龄易鉴别。在选择亲鳖时,首先看外形,皮肤是否光亮,还要注意亲鳖应体大、体重、裙边肥厚、背甲后缘硬而有皱纹,这种鳖营养状况好,体质强壮,繁殖力强。另外,在市场上购买亲  相似文献   

9.
段彪 《水利渔业》1998,(4):39-39
1996年3~12月笔者在浙江省丽水地区天池养殖公司工作时,发现在鳖苗人工繁殖中,有些问题易被忽视,现就个人经验总结如下。1亲鳖的选择亲鳖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养殖单位均从商品鳖中选取亲鳖,一般体重600g以上即可,要求鳖体格健壮匀称,皮...  相似文献   

10.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二讲人工繁殖一、鳖的生殖特性鳖的性成熟年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4~5龄,最小性成熟个体约0.5kg左右。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每年惊蛰之后,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温上升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鳖产卵、孵化两个方面观察相关因子影响鳖人工繁殖的效果。结果如下: 一、产卵1.单只鳖的产卵窝数和单窝卵数与亲鳖个体大  相似文献   

12.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二讲人工繁殖一、鳖的生殖特性鳖的性成熟年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4~5龄,最小性成熟个体约0.5kg左右。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每年惊蛰之后,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温上升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所从1991年开始在温室内进行人工繁殖鳖的试验。经两年时间,初步掌握了鳖的繁殖规律,并积累了一些人工繁殖鳖的经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鱼池条件及亲鳘1、鱼池采用我所温室内水泥池,面积27m~2,深1.2m,水深保持在0.45m 左右,池底铺细砂约15cm。池内设一4m~2砂盘,  相似文献   

14.
前言湘阴县鹤龙湖农场侯菊芳同志于1974年开始从事鳖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当年初春采捕野生鳖108只(其中雌鳖77只、雄鳖31只),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产卵1053个,孵出稚鳖537只,于1976年以后分别育成商品鳖和亲鳖共412只,完成了一个养殖生产周期的试验,以后年年坚持,到八○年底止亲鳖累计产卵23304个、  相似文献   

15.
在鳖的人工繁殖中,稚鳖暂养是一个极其短暂而又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对稚鳖的摄食、生长、成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生产单位往往不重视稚鳖暂养,造成很高的死亡率,给养鳖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生产经验总结介绍稚鳖暂养技术,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1994年,我们承担了县水产局下达的“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试验课题,经过两年试验,全面完成了课题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1995年鳖卵受精率89%,孵化率95%,稚鳖成活率99.1%生产稚鳖7770只,纯利润226767元,每只...  相似文献   

17.
鳖的人工繁殖综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伟仁  谢万奎 《淡水渔业》1990,(1):30-31,11
<正> 为了促进鳖的人工养殖生产的发展,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鳖人工繁殖综合技术进行研究。四年来共孵化出稚鳖3.3万余只。孵化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5.6%,稚鳖越冬成活率也由原来的60%提高到98%。一、材料与方法亲鳖与稚鳖均来自本场,个体健康、无伤、无残、无病。鳖卵来自场内亲鳖池与商品池产卵场。试验场点在潢川县场与省生物所动物场内。  相似文献   

18.
台湾鳖苗与湖南鳖苗的特点比较湖南省是我国大陆最早开展中华鳖人工繁殖、产苗量最多的省份,其鳖苗销售已辐射到全国各地。近几年由于养鳖业超速发展,鳖苗供不应求,“台湾鳖苗”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大陆市场。正确区分“台湾鳖苗”与湖南鳖苗,不仅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技...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河乡特种水产养殖户毕文彩12年来专事龟、鳖、鳝的养殖,并勤于钻研技术,对龟、鳖、鳝的生活习性、人工繁殖及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养殖鳖的生产过程中,繁殖是一个中心环节。要搞好鳖的人工繁殖,务必做到“五保”“三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