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洞庭湖瓦氏黄颡鱼的形态与生长及繁殖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瓦氏黄颡鱼是一种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小型经济鱼类,现已成为广大养殖者乐于接受的重要新兴养殖对象。为探明其基础生物学特性,给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采用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洞庭湖瓦黄颡鱼的外部形态、年龄和生长、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瓦氏黄颡鱼鳍的特征为D.2,6-7;A.20-26;P.1,7-9.其体长(L,cm)和体重(W,g)关系方程为W=0.041L^2.92。生长方程为:Lt=22.76[1-e^-0.327(t 1.194)],Wt=378.3[1-e^-0.327(t 1.194)]^3,该鱼的绝对繁殖力为576-8346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61.6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的关系符合F=5.111L^2.617。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李皎  丁悦秀  郑剑晖 《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64-167,171
于2010年3~5月在东江水系采集了47尾性腺处于IV期的黄颡鱼雌性样本,对其个体繁殖力及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本的体长范围为9.6~16.6cm,体重范围为21.99~97.15g;绝对繁殖力(F)在864~19967粒,平均为474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在81~1202粒/cm,平均为386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FW)在38~284粒/g,平均为147粒/g;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纯体重及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显著相关,而体重相对繁殖力除与性腺重密切相关外,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5龄。繁殖季节为2-5月,以4-5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5月次之,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其绝对繁殖力介于(3.11~14.1)×105粒之间,平均为(6.74±2.87)×105粒,相对繁殖力(F/L)为883~2 153粒/mm,平均为(1 521±581)粒/mm,相对繁殖力(F/W)为181~426粒/g,平均为(264±76)粒/g。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卵径范围为1.30~1.76 mm,平均为(1.59±0.19)mm,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575~1.625 mm,占总卵粒数的33.3%,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11月,从湖南省安化县刘文义马口鱼养殖场分3次共采集样本314尾,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口鱼的鳍式为D.3,7~8;V.1,8;A.3,9~10;P.1,12~13;鳃耙在10~12之间,鳞式:9/(40~47)/4-V,咽齿两行,极少数有三行齿。二行齿式为:4·4-3·4;4·5-3·4;三行齿式为:1·4·5-4·3·1。安化县马口鱼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式为:W=0.016 4L2.962 6,其雄鱼成熟系数为1.37%~15.90%、雌鱼的成熟系数为14.16%~19.97%;一龄雌鱼怀卵量为1 101.5~3 29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06.0~203.2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2.6~168.6粒/g,卵径为1.12~1.38mm,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的关系式为F=9.404 0L2.018 2。该研究为安化马口鱼的养殖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繁殖性能差异,对5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在2、3龄阶段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龄雌鱼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4.55万粒,比2龄雌鱼的20.09万粒高71.98%;3龄雌鱼的体重相对繁殖力为216.76粒/g,比2龄雌鱼的187.26粒/g高15.75%,3龄雌鱼的繁殖性能极显著地高于2龄雌鱼(P<0.01);而5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的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瓯江彩鲤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Y=0.0225X-2.5591(R=0.835 5,P<0.01);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Y=0.0068X2.8002(R=0.728 5,P<0.01)。3龄雄鱼的性腺重极显著地高于2龄雄鱼(P<0.01),但2龄与3龄雄鱼间的性腺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色雄鱼间的平均性腺指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认为:瓯江彩鲤的最佳繁殖年龄,雌性以3~4龄为宜,雄性以2~3龄为宜。  相似文献   

6.
2015-2016年在梵净山及周边地区随机采集大鳞副泥鳅样本529尾,测量其体长、体重、净体重和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并对体长相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成熟系数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大鳞副泥鳅繁殖期为4~7月,盛期为5月。个体绝对繁殖力F范围为2 275~34 375粒,平均为13 17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72~2 261粒/cm,平均为728粒/cm;个体相对繁殖力为117~1 474粒,平均为635粒,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07~1 034粒/g,平均为501粒/g。绝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 500~3 200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主要分布于400~1 200粒/cm,而体重相对繁殖力主要集中在200~700粒/g。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一般2龄鱼即性成熟,少数1冬龄即性成熟.雌鱼较雄鱼生长速度慢,个体较同龄雄性小,雌鱼怀卵量体重50克左右的个体约为2000~3000粒,60~70克的个体约3000~5000粒,100克左右的个体约7000粒左右,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在4~7月间,水温20~30℃,亲鱼有挖巢产卵习性,产卵后雄鱼守巢护卵,卵略呈黄色、粘性沉性卵.吸水后卵径2毫米左右,在水温25℃左右经2~3天,孵化出苗.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精子保存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湿法人工授精技术开展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杂交及黄颡鱼自交的繁苗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当雌雄配组比例分别为300∶1、600∶1时,杂交组与自交组的受精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亲本配合力较好、授精效率高;杂交繁殖的受精率随着雌雄配组比例的升高而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于规模化杂交繁苗生产的雌雄配组比例为(300~600)∶1。总结繁殖技术经验,开展规模杂交繁苗,采用161.6 kg黄颡鱼雌鱼及4尾瓦氏黄颡鱼雄鱼可成功杂交繁苗207.9万尾,平均受精率为79.8%,平均出苗率为82.5%;单尾瓦氏黄颡鱼雄鱼配组黄颡鱼雌鱼量达40.4 kg,繁苗量达51.9万尾,实现了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规模化杂交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9.
牛蛙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鉴定、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性状 ,研究了牛蛙的主要外部性状、繁殖力及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雌、雄牛蛙间体长 /头长、鼓膜径 /眼径差异极为显著 ,雄蛙性成熟阶段的净重 /体重值比雌蛙高 16 .35 % .牛蛙体长生长方程为Lt=17.32 [1-e-0 .2 93 7(t+ 1.0 0 2 ) ],体重生长方程为Mt =6 81.77[1-e-0 .3 14 6(t+ 1.2 3 0 2 ) ] 3 .95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M =0 .0 387×L3 .442 7;绝对怀卵量 (5 .0± 0 .77)× 10 4粒 ,相对怀卵量 (10 6 .7± 8.6 9)粒 /g .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技术,该文以雅鲁藏布江特有的黑斑原鮡为研究对象,选取86尾体重在0.065~0.25 kg的雌鱼,15尾平均体重在0.30 kg的雄鱼,雌鱼采用胸鳍注射的方式注射催产药物.结果显示,雌鱼人工授精尾数为59尾,受精卵总重量为897.5 g,总卵量为57 440粒,平均怀卵量为1 194粒,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相关.平均催产率为69%,平均受精率为73.5%,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水温为13~14℃,溶氧量6.0~7.2 mg/L,胚胎发育所需积温范围为2 592~2 916℃·h.这一套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对黑斑原鮡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淀山湖翘嘴鲌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淀山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种群数量变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对淀山湖翘嘴鲌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个体繁殖年龄由3~6龄构成,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2 764~737 760粒,平均为134 901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0~13 982粒/cm,平均为3157粒/c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104~554粒/g,平均为234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和体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仅与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巢质量相关。研究表明:淀山湖翘嘴鲌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卵巢质量、性腺成熟系数和净体质量均呈正相关;体长相对繁殖力与卵巢质量、性腺成熟系数、净体质量和肥满度均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性腺成熟系数呈正相关,与卵巢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怀卵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体长与怀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都随体长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体长在10 cm以下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没有显著差异;体长在10-25 cm时两种泥鳅的平均绝对怀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体长段真泥鳅的怀卵量高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13.
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卵巢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安庆地区野生黄颡鱼的雌性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1 347~17 482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净体重呈线性相关,并对生殖期间的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4.
对澄湖48尾产卵前成熟似刺鳊鮈雌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体长相对繁殖力(FL)和体重相对繁殖力(FW)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体型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鮈样本由1~5龄鱼组成,F主要变幅在1.71×104~3.83×104粒之间(平均为2.45×104粒);FL主要变幅在0.94×103~1.52×103粒/cm之间(平均为1.13×103粒/cm);FW主要变幅在95~155粒/g之间(平均为119粒/g)。F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呈二次函数、直线和三次函数相关,FL与体长、体重均呈三次函数关系,FW与它们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进行渔业生产时以体长21~23 cm、年龄2~3龄鱼为人工催产亲本为宜。采用SPSS软件的曲线回归分析其F和FL均与体长、体重和成熟系数密切相关,而FW仅与成熟系数相关,在实际中可直接用体长、体重同繁殖力的关系来预测似刺鳊鮈的绝对繁殖力。  相似文献   

15.
兰州鲇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兰州鲇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2.4~33.8千粒,其相对繁殖力(FL,Fw)分别为64.0~571.0粒/cm和7.0~33.4粒/g.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线性关系,即F=1.390 3L-49.234(R2=0.928 4,P<0.001).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即F=0.000 2W1.72(R2=0.812 7,P<0.001).兰州鲇个体的绝对繁殖力(F)和相对繁殖力(FL)与年龄、成熟系数、卵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8年5—7月以及2019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Coilia mystus) 样本,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凤鲚的肥满度(K)均值为0.32%,雄性为0.37%;雌性凤鲚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均值为18.58%,雄性为7.47%。2018和2019年长江口凤鲚的卵径分别为0.68和0.70mm,与以往研究相比凤鲚的卵径有变小的趋势。2018和2019年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分别为11621粒和6131粒,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组成是繁殖力年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凤鲚的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和性腺质量呈正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W)与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呈显著相关。经逐步回归,绝对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为F=5059.5W1+1009(R2=0.73);体长相对繁殖力为FL=27.71+22.77W1 (R2=0.76);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FW=412.41-40.67W1+2614.35IGSI(R2=0.60),个体繁殖力与性腺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核移位法得到长江口凤鲚2018和2019年的产卵分数分别为0.26和0.24,采样时间不同可能导致了产卵分数的年间差异。本研究分析了长江口凤鲚的繁殖力和产卵分数,可为采用日产卵量方法估算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生物量提供关键参数,以期为长江口凤鲚资源恢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千岛湖采集了709尾细鳞鲴及295尾黄尾鲴,对这两个相近种进行年龄、生长及繁殖的研究,旨在了解千岛湖细鳞鲴与黄尾鲴种群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细鳞鲴与黄尾鲴所获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5龄,优势年龄均为2~3龄,分别占整个样本的84%和76%;其中细鳞鲴体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式为W=0.0223L2.8785(R2=0.9439);Von Bertalanffy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 t=38.82×[1-e-0.2450(t+1.2636)]、W t=836.21×[1-e-0.2450(t+1.2636)]2.8785,拐点年龄为3.05龄,对应体长为25.33 cm,体重244.78 g;雌雄比例为0.9568∶1,其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4 893~132 521粒,平均71 283粒。黄尾鲴体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式为W=0.0381L2.7172(R2=0.9439),Von Bertalanffy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 t=41.99×[1-e-0.2264(t+0.9746)]、W t=980.22×[1-e-0.2264(t+0.9746)]2.7172,拐点年龄为3.45龄,对应体长为26.54 cm,体重281.88 g;雌雄比例为1.4513∶1,其个体绝对繁殖力为39 813~228 541粒,平均109 141粒。  相似文献   

18.
黄渤海蓝点马鲛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2~1993年黄渤海蓝点马鲛产卵期内采集的114个卵巢样品分析和组织切片观察,对其个体生殖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点马鲛为分批排卵鱼类,在产卵期内排卵2~3次,个体绝对生殖力在45~5257千粒,个体组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随年龄、体长、体重的生长逐渐增加,其中与年龄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程玮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27-6728,6734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野生鲫鱼的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方法]以从安庆集市采购的野生鲫鱼为试材,对个体生殖力及各体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个体绝对生殖力波动于20280~96136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和绝对生殖力都与体长、体重、性腺重呈直线相关,与成熟系数呈指数函数相关。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的相关性不明显,与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结论]个体生殖力与体长、体重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