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传统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设计实践中,常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相互叠加而构成新的景观的造景手法,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叠景"概念,并分析了"叠景"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河北深泽县文昌园公共空间设计实践为例,探索了"叠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中的线性空间的特点,然后概述和赏析了植物造景意境美手法,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植物造景中"突出季相,色香染景"和"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等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两种造景手法:分景与借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以深邃含蓄、曲折多变、讲究布局和层次而名闻遐迩。在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路线和观赏条件外,同时要处处有景,步移景异, 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能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风景,原因不外乎空间的组合与分隔。中国古典园林中多使用分景与借景的手法来丰富其层次。  相似文献   

4.
张晓华 《广东园林》2012,34(6):46-49
"莲.溪"艺术园圃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设计原则,浓缩提炼南沙特有的民居建筑"镬耳屋"、水系景观、渔船、渔女、蚝壳花窗和湿地植物等要素,在有限的场地中"因地制宜"进行园林布局,通过借景、透景、添景、遮景、缩景等手法来实现空间景观的渗透,增加景观层次,扩大景观面,主题鲜明突出,内涵丰富,突出展现了岭南地区滨海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元素。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植物造景手法包括分景、借景、框景、对景等,其体现的应用理念为结合地域文化创造园林景观、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根据立地条件营造特色景观等。结合某CBD庭院植物造景设计案例,借助园林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与其他造园要素巧妙融合,合理配置相宜的植物种类,营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6.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评为国内十大名园。本文对其建园艺术进行了剖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梅花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梅文化深厚的底蕴,使梅花造景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现代园林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梅花造景的艺术手法,巧妙运用它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环境等处理上的显著效果,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幽雅景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的造园与现代的园林设计当中,一直将主要目的设定为: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意境,在景物设计中营造美的精神享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园林设计者,依据一定的造景方式,将山林、水体、建筑、地面、声响、天象和气象等因素进行总结与组织,从而促进园林景致的组织与规划,最终促进园林景物与意境的结合。本文将以园林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造景方式与手法。希望本文的成文可以为园林设计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丹丹 《绿色科技》2022,(5):83-85,150
锦程公园是北方少有的浸润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公园.分析了锦程公园的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造园要素、造景手法及意境营造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解析,提供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园林的新思路.在总体空间布局上形成以水面为中心,建筑湖石进行围合的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上用地域性景观材料打造江南特色景观,造景手法上要多样打造曲折自然之势,意境上要...  相似文献   

10.
从竹子公园的层面调查分析了现代园林竹子造景的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借鉴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应“景到随机”、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1.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江宁织造曹寅带领众盐商出资,于康熙四十三年(1686年)建成高旻寺行宫。行宫分成东、中、西三路纵深布局,呈现前宫后苑格局,其中园林区约占三分之一,以水景为主。乾隆皇帝南巡时,高旻寺行宫得以扩建,行宫继续保持三路布局,但园林区面积大为增加,呈环抱之势,而形成宫苑分置格局,同时高旻寺周边风景得以充分开发。扬州作为南北交通枢纽,园林风格综合南北造园手法,高旻寺行宫园林采用集锦式的手法兼收多种园林风格,体现出高超的园林营造技巧。  相似文献   

12.
位于桂林雁山区的雁山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为广西现存的三大古典园林之一,被誉为岭南名园。雁山园由桂林乡绅唐岳始建于清咸丰初期,也称为“雁山别墅”,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广西现存的三座古典园林中,它是修建得最早、造园艺术甚高,最具岭南园林特色的一座古典园林。雁山园的建造时间,史籍中没有确凿的记载,建造年代有咸丰年间和...  相似文献   

13.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的重要代表,隐匿于苏州老城区狭窄的街巷中,园林面积十分有限,但其风采并未因面积小而有所减损。文中试从景区划分、景域控制、游线布置、空间转换、层次丰富、尺度把握6个角度具体探讨网师园成功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营造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当代园林在有限、集约土地上进行创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名匠佳园荟萃江南,上海私家园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日涉园由张南阳参与造园,作为明代上海三大名园之一,具有极高的复原价值。通过对日涉园方志、园记、园诗和园图的搜集整理、对比分析,梳理了园林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园址范围,得出主景旷达、次景幽邃的园林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导复原了平面图;并对其造园要素展开研究,且就叠山艺术与张南阳建造的另两座园林豫园、弇山园相比较,归纳出日涉园具有山石巍峨奇巧、水体聚散有致、花木野趣自然三方面的园林特征。  相似文献   

15.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营造园林耗资较大、用时较长,盛世繁荣安定、物阜民丰,造园相对更容易实现,"盛世造园"逐渐成为时下学术界一个常见不疑的论断。实际上,在中国园林历史上,盛世造园的实例有之,乱世兴园的现象也很多;古代文人园林多为写意性的精神家园,对盛世的物质基础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盛世"与"造园"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顺承关系,"盛世造园"这一论断不仅存在学术认知上偏谬,对当代园林事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园林选址与布局、空间组织与构成、景观营构与创造、意境生成与深化等方面对四川阆中古典园林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