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旱区和失灌旱区对超级稻新两优6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高产较优质的特点,作再生稻栽培,大田连片示范早季和晚季合计总产12 708.0 kg/hm2,比早、晚季对照合计总产(11 079.0 kg/hm2)增产14.7%。新两优6号可作为广西钦州及类似生态区作再生稻栽培。  相似文献   

2.
水稻“两段”育苗不同品种筛选试验,设置了垦稻10、松粳6号、哈99-774两段育苗试验处理,以当地品种莎莎妮常规栽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两段育苗均表现为秧龄长,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抽穗早。其中垦稻10和松粳6号品种熟期适宜,产量分别是652.3、635.6 kg/667 m^2,较海伦市常规品种增产152.9、136.5 kg/667 m^2,纯增效益225.2、195.7元/667 m^2,99-774品系没能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3.
水稻"两段"育苗不同品种筛选试验,设置了垦稻10、松粳6号、哈99-774两段育苗试验处理,以当地品种莎莎妮常规栽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两段育苗均表现为秧龄长,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抽穗早。其中垦稻10和松粳6号品种熟期适宜,产量分别是652.3、635.6 kg/667 m2,较海伦市常规品种增产152.9、136.5 kg/667 m2,纯增效益225.2、195.7元/667 m2,99-774品系没能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6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两优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用新安S与安选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6.
株两优1号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两用核不育系株1S和自选恢复系天恢1号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和各地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早、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徽两优6号在安徽的试种和示范表现,认为徽两优6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倒伏、米质优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推广前景广阔。由于其易感稻曲病,建议在具有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区域实施配套栽培技术和重点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两系杂交早稻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陆两优819、德两优早9号、株两优426三个新组合熟期较早,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丰两优9号在2011—2013年连续3 a的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优质、穗大粒多、茎秆粗壮、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该组合在栽培上应适期早播、适当密植、早施分蘖肥,后期适当增施钾肥,水浆管理采取湿润为主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