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 0 0 3年 3月 2 0日 ,密山市密山镇地大营区李某购入罗曼蛋鸡雏 15 0 0只 ,在火炕上育雏 ,长势良好。当天气转暖后 ,经常把鸡放到户外晒太阳 ,雏鸡按常规程序进行了免疫接种。 6月 18日以后 ,约有 70余只鸡雏相继发病和死亡。主要表现精神萎靡 ,食欲减退或废绝 ;羽毛松乱 ,垂翅 ,闭目嗜睡 ;下痢 ,排淡黄色稀便 ,有的排血便 ;鸡冠呈青紫色 ,5~ 7d后死亡。2 剖检变化  剖检 11只死鸡 ,主要病变在肝脏和盲肠 ,其中 2例鸡盲肠呈出血性炎症 ,肠腔内充满黑红色血凝块 ;7例单侧盲肠肿大约 2~ 3倍 ;2例两侧盲肠肿大 ,肠…  相似文献   

2.
雏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类急性致病性疾病 ,本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而且症状不明显 ,常常被误诊 ,拖延了治疗时间 ,给养殖场 (户 )带来损失。对本病进行正确诊治 ,能减少死亡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某鸡场有 30 0 0只艾维茵鸡 ,均于 1日龄开食。补盐并接种肾型传支。 2~ 3日龄用乐美仙防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雏鸡于 2日龄开始发病 ,3日龄死亡 2 5只 ,病鸡精神沉郁 ,脐带吸收不良 ,拉稀严重 ,肛门附近附有多量白色稀粪。2 剖检病变共剖检 6只死鸡 ,肛门附近有多量白色稀粪 (5 / 6) ,十二指肠出血 (3/…  相似文献   

3.
某养鸡户于 2 0 0 3年 5月 6日购进雏鸡 10 0 0只 ,于30 0 m2的鸡舍中平地散养、舍内地面垫料以锯末为主 ,根据垫料的潮湿程度 ,而更换垫料 ,定期投喂些预防鸡白痢等药物 ,当养到 2 4天时 ,部分鸡出现呼吸道症状 ,经观察和剖检 ,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育成鸡组织滴虫病。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呈兰紫色、经常缩颈呆立 ,呈嗜睡状。发病初期排淡黄色或淡绿色带泡沫的稀便、有的排血便。后期排褐色恶臭稀便。末期有的病鸡鸡冠呈暗黑色。2 剖检变化 共剖检 8只病死鸡 ,病鸡共同表现盲肠明显肿大 ,多为单侧 ,少…  相似文献   

4.
雏鸡球虫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从事了 3年的养鸡业 ,本次发病雏鸡群于 6月上旬购自当地一孵化厂 ,共购 80 0余只 ,分别饲养在 2间育雏室 ,保温性能良好 ,采用平面育雏。育雏期间陆续出现死亡 ,共死亡雏鸡 35只。2 剖检变化 剖检 15只病鸡和病死鸡 ,主要病理变化是 :肠内容物稀薄红黄色 ,肠粘膜充血、潮红 ,有大量的小出血点(15 / 15 ) ,尤其是盲肠明显肿胀 ,比正常大 2~ 3倍 ,外观呈棕红色 ,浆膜表面点状出血 ,内容物混有多量血液 (15 / 15 ) ,个别的还混有血凝块 (6 / 15 ) ,也有豆腐渣样物质 (3/ 15 )。3 实验室检查 刮取盲肠粘膜直接涂片加…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元月中旬 ,南宁市刘某养鸡专业户的一群雏鸡发生尿酸盐代谢障碍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 ,肢关节肿胀 ,厌食衰弱和排白色稀粪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剖检初诊为尿酸盐代谢障碍 ,经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后 ,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症状禽主在 2 0 0 3年 1月 5日购进雏鸡 50 0 0只 ,3日龄时用氟哌酸连用 3天饮水预防白痢。9日龄时雏鸡个别发病 ,然后逐日增多。开始怀疑是患鸡白痢病 ,曾用过庆大霉素和痢菌净进行治疗但未见效。前后 5天发病雏鸡 3 0 0多只 ,死亡 2 0 0多只。病鸡精神沉郁 ,饮食减少 ,运动迟缓 ,不愿走动 ,有的站不起来 ,人为驱赶时能走动但很吃力 ,两腿关节着地 ,粪便呈淘米水状白色稀薄。2 病理剖检病禽运动迟缓 ,跛行 ,腿和翅的关节增大 ,切开有灰白色沉着物的积聚 ,有的关节发生腐烂 ;部分病禽运动障碍不明显 ,剖检时发现胸腹膜 ,肠系膜 ,肺脏 ,心包内 ,肝脾及肠的表面散布着许多石灰样的白色尘屑状物质 ,肾脏和输尿管肿大变硬 ,切开均含有白色尿酸盐沉着物。3 临床诊断无菌采集有典型临床症状病鸡的心血和肝组织分别进行触...  相似文献   

6.
1 鸡发病情况 一养鸡户于2 0 0 3年6月2 8日购进肉用雏鸡5 0 0只,养到7月8日,鸡群中有一部分出现以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仅3天就有1 60只鸡发病,其中死亡96只。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稀粪污染,随病程发展,病鸡食欲减退至废绝、翅下垂消瘦、嗉囊充液、排水样稀便、便中带血。2 剖检变化 剖检1 6只病死鸡,1 0只盲肠肿大,粘膜增厚,肠腔充满血液。6只小肠壁扩张,增厚变粗,粘膜有点状出血,有的肠腔有血液,有的肠浆膜下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或灰白小点。3 实验室检验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某个体养殖户饲养兰孔雀 2组 ( 8只 ) ,在 1 998年 6月 2 4日发现有的发病 ,6月 2 8日 1只雌孔雀死亡 ,经治疗并调整饲料后其余痊愈。临床症状 病孔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饮水量增加、拉白色石灰粪便、肛门松驰、肛门周围粘污白色粪便。剖检变化 剖检发现肝脏、肠系膜、脾脏、腹膜、心包等部位的表面均覆盖石灰样的白色薄膜或小颗粒 ,肝脏质脆 ,切面有白色小颗粒。肾脏高度肿大 ,色淡 ,质地变硬 ,肾小管变粗 ,肾表面呈花斑状 ,输尿管变粗 ,充满蛋清样沉积物 ,盲肠充气 ,肠粘膜出血 ,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胶冻状液体。诊断 根据临床症…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5月 1 0日、个体养鸡户王某 ,从孵化站购进蛋雏鸡 5 0 0只 ,平地饲养 ,当饲养到 3月龄时 ,鸡群中有一部分出现了下痢、消瘦 ,6天内共发病 86只 ,发病率为 1 7.2 % ,死亡 38只 ,死亡率为 44% ,经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确诊 90日龄鸡患鸡组织滴虫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消瘦、发育不良、翅膀下垂、羽毛松乱、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2 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鸡 6只 ,表现的共同变化为心包膜增厚 ,心包液增多 ,气囊混浊 ,有纤维素咐着物 ,腹水增多 ,腹…  相似文献   

9.
<正> 个体养鸡户王某,从孵化站购进雏鸡1000只,当饲养到二十八日龄时,鸡群中有一部分鸡出现了不食、精神不振、排黄白色或淡绿色稀便,有时还排血便的症状。在2周之内死亡498只,死亡率达49.8%,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该批28日龄鸡发生了禽霍乱和球虫病混合感染。1 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重者光喝水而不食。排黄白色或淡绿色稀便,有时还排血便。病程较长的病鸡下肢和翅膀出现麻痹。2 剖检变化共剖检8只病死鸡,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心外膜及心冠有小出血点,肝脏发黄、质脆,有的肝脏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腹膜、皮下、肺脏有出血点,盲肠显著肿  相似文献   

10.
我县某养鸡户饲养的1000只雏鸡,当饲养到85日龄时,鸡群发生一种以腹泻、内脏出血、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食欲下降,严重腹泻,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张嘴伸颈,发生“咯,咯”咕噜声,发病当日死亡8只,第2天死亡12只,以后每天均死亡3 ̄5只。先后发病468只,发病率为46.8%,死亡75只;死亡率为16.0%。2剖检变化剖检8只病死鸡,共同变化表现为腹部皮下、大腿肌肉、胸肌有出血斑点;肝脏肿大,质地脆,表面散布…  相似文献   

11.
1982年7月1日,我县畜牧站孵出小鸡3300只,5日龄时,群内出现拒食雏鸡,精神不振,闭眼似睡,缩颈、挤在一起,有些孤立一处,排白黄色有时带气泡的糊状稀粪。病初下痢次数增多,后期下痢次数减少,泄殖孔周围绒毛被粪便粘连,排粪时拍翅尖叫,在第6日晚死亡36只(其中4只肛门周围干净,无粪便粘连现象)。剖检:死雏胆囊、脾脏肿大,肠壁水肿增厚,盲肠附近更为严重。肠内空虚,有些死雏盲肠后段有白色奶酪样物。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仅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检等方面疑为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4月中旬 ,齐齐哈尔市郊区某养鸡专业户的雏鸡群中 ,发生一种以沉睡、拉稀、不食、肝脾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学检查和动物试验 ,确诊为链球菌病。1 流行情况  2 0 0 2年 3月 2 3日 ,郊区养鸡专业户刘某引进海赛克斯褐壳蛋鸡雏 15 0 0只 ,已进行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及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接种。 4月 19日(2 8日龄 )开始发病 ,当天死亡 2 0多只 ,以后死亡数逐渐增加 ,至 4月 30日共死亡 2 31只 ,死亡率 15 .4 %。2 临床症状 雏鸡打蔫后 3~ 4h ,即出现临床症…  相似文献   

13.
鸡盲肠肝炎是雏鸡和育成鸡较常见的寄生虫病 ,不及时治疗 ,死亡率可达 30 % ,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经过及症状 某专业户 1次购进伊莎商品蛋鸡 ,用锯木屑作垫料平养 ,当时由于阴雨连绵 ,鸡舍内相对湿度有时高达 90 %。 2 3日龄时鸡发病 ,病鸡渐见精神不振 ,食欲下降 ,行动呆滞 ,排黄色稀例 ,贫血 ,消瘦 ,羽毛失去光泽。到 2 7日龄时共死亡 5 2 8只 ,用药后第 4d停止死亡。2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见到主要病变为 :( 1 )盲肠肿大、硬实 ,外观呈香肠样 ,剖开盲肠见有硬实的肠蕊 ,其切面为同心圆状 ,中心是黑红色的凝血块 ,…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3月份 ,东平县某肉鸡饲养户饲养的肉仔鸡 30日龄出现了一系列的发病症状 ,并出现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组织滴虫病。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养鸡户从某肉种鸡场引进雏鸡 2 0 0 0只 ,饲喂成品颗粒料 ,垫料为花生壳。 2 5日龄少数鸡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翅下垂。到 30日龄部分鸡表现闭目嗜睡 ,行动迟缓 ,食欲减少 ,甚至不食 ,消瘦、下痢 ,粪便呈淡黄色至深黄色 ,有时带血 ,死亡 5只。2 病理剖检病死肉仔鸡病变主要表现在肝和盲肠上。肝肿大 ,呈暗红色 ,质地脆弱易碎 ,在肝脏表面散在或密发大小不等灰…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 (ND)是由新城疫病毒 (NDV)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2 0 0 2年 9月 ,我省某地的养鸡户饲养的 30日龄左右二免前后的雏鸡 ,呈现急性呼吸道和腹泻等症状 ,并有较多的雏鸡死亡 ,经临床检查和剖检变化 ,怀疑为新城疫 ,再经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对分离的流行毒株作了病毒分离鉴定工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鸡呼吸频数、气喘并伴有罗音 ,少数鸡流鼻汁 ;多数病鸡排黄绿色稀粪 ,病程 5~ 7d。剖检变化为喉、呼吸道黏膜充、出…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嫩江农场一养殖户饲养黑凤乌鸡 (黑丝毛乌骨鸡 ) 30 0只 ,97日龄时 ,鸡群中出现精神萎靡、缩脖呆立、排白色水样稀便病鸡。发病鸡 170余只 ,死亡 5 8只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毒分离鉴定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ID)。2 临床症状鸡群突然发病 ,死亡直线上升 ,3~ 5d为死亡高峰 ,1周后死亡明显减少。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 ,闭眼缩脖呆立 ,畏寒聚堆战栗 ,排白色牛奶样稀便或稍粘调的黄白色稀便 ,病鸡脱水衰竭而死 ,死后眼窝凹陷。3 剖检变化腿部外侧肌肉顺纤维条状出血 ,有的胸部肌肉也有出血点 ;肝肿大 ,腺胃…  相似文献   

17.
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理组织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雏鸡,在不同时间内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方法10日龄伊莎褐雏鸡分别口服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只,每天观察临床症状、粪便及病死状况,并在接种后3、5、7、9、11、13、17、19、21 d各捕杀3只,进行剖检,观察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结果被感染雏鸡4 d后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5~13 d可视黏膜、冠、垂髯苍白,消瘦、腹泻,血便排出,严重者粪便如水样带血或为全血,继而死亡。剖检,盲肠明显肿胀,出血严重,肠腔内有较坚硬的干酪样肠芯。病理组织学以出血、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并在肠及肠腺上皮细胞内见有数量不等的裂殖体,盲肠扁挑体淋巴滤泡明显增大,淋巴细胞增生;15 d后受损肠粘膜渐渐修复,21 d盲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雏鸡感染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后,盲肠损伤最为严重,具有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城郊个体养鸡户于 2 0 0 2年 7月 2日 ,在市内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鸡 5 0 0只 ,当饲养到 1 8日龄时 ,有 1 60多雏出现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颈垂翅、呆立一旁、有部分鸡出现拉稀等症状 ,每天死亡 6~ 7只。经用土霉素、敌净及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治疗 ,死亡有所下降 ,但在停药后个别雏鸡开始排白色稀便有的带血丝 ,其后大部分鸡出现血便 ,继之全部血便 ,死亡数增加 ,日平均死亡 5~ 6只 ,一周左右共发病 370只 ,死亡 30 0只 ,发病率占饲养量的 74% ,死亡率达 86% ,经临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白痢和球虫病…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5月 1 6日 ,笔者收治两只病雁。通过现场调查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两只病雁 ,一只表现精神委顿 ,缩头弯颈 ,羽毛松乱 ,翅膀下垂 ,不爱活动 ,强行驱赶 ,行走吃力 ,步态蹒跚。食欲减退 ,渴欲增强 ,呼吸困难 ,口腔有粘液 ,排出淡绿色带少许白色的稀便。另一只则倒地不起 ,双目紧闭 ,奄奄一息 ,濒临死亡。2 剖检变化 对濒死的病雁进行了剖检。主要变化为被毛蓬乱污浊 ,倒提病雁 ,口腔有大量粘液流出 ,肛门被稀便污染 ;心包液增加 ,心冠和心内外膜有出血…  相似文献   

20.
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 (E.tenella)对感染雏鸡的损伤机制 ,本试验给 10日龄海兰白公雏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8× 10 4个 /只 ,在感染后 2、4、6、7、9、12、16和 2 1d分别各取 5只雏鸡剖检 ,取盲肠并采血 ,观察盲肠病理组织学变化 ,测定盲肠组织及血清中的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水平。结果表明 ,雏鸡在感染 E.tenella后 2~ 4d,盲肠开始出现损伤 ,同时 SOD和 GSH- Px活性也开始下降 ;感染后 4~ 7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崩解 ,发生严重损伤时 ,盲肠及血清中 MDA含量显著增加 ,并持续到 9d,同时 SOD和 GSH- Px活性也显著下降 ;感染 9d后 ,损伤的盲肠组织及 MDA、SOD和 GSH- Px水平逐渐恢复 ,至 2 1d基本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