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讨论了氟电极的空白电位值及其对标准曲线的影响,提出了用标准校正法消除空白电极电位漂移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的方法,使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为准确测定水中的Fˉ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标准加入法对土壤有效钼进行极谱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加入法测定纯水的测定值均小于2.00μg/L,表明标准加入法在极谱分析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同时进行的空白测定值均大于2.00μg/L.通过对极谱仪的测定值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果是底液中Mo的浓度,结合空白的测定值,可以得出土壤有效钼的结果是通过样品值与空白之差,即扣除系统误差后进行计算,并得出计算公式.同时通过了标准物质GBW07414和GBW07416测定结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及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自动消化炉——自动电位滴定仪方法对土壤进行了有机质测定,同时进行样品空白和黑土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同农业标准(NY/T 85-1988)和农业标准(NY/T 1121.6-2006)检测方法相比,本试验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采用此方法进行批量样品检测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章建军  章银良  李向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14-8615,8635
[目的]为砷的检测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铜离子存在条件下,通过玻碳悬汞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砷含量,考查了电沉积电位、电沉积时间、平衡电位、平衡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铜离子浓度范围为42.8-57.145 ng/ml;随着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的增大,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及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电沉积时间、平衡时间的增加,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先增大后趋向平缓,而其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电沉积电位为-1.1 V、电沉积时间为100 s、平衡电位为-0.7 V、平衡时间为30 s时,测定结果最好。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200 ng,回收率为93.2%-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35%。[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土壤全氟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土壤的全氟的含量,对标准曲线测定法、TISAB标准加入法和高氯酸标准加入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TISAB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最高,加标回收率在86.9%~102.3%之间,平均回收率达96.8%. 高氯酸标准加入法次之, 平均回收率为93.8%, 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最低, 只有88.4%. 实测结果表明, 3种方法所得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 TISAB标准加入法和高氯酸标准加入法的测量结果较为接近, 但相比较而言, 后者试剂更为简单, 价廉, 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土壤pH值速测的混合指示剂比色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 :改良法与比色法测定结果相比 ,更接近电位法测定结果 ;比色法、改良法的测定结果与电位法的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4 4和0 9990。改良法解决了比色法存在的 4个问题 ,即取样数量、水土比、指示剂数量的定性、比色受土壤颜色影响 ,从而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刘莉  罗军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46-148
通过将12种有机磷类农药混标添加到黄瓜中,分别制成理论浓度为0.04、0.4、0.96 mg/kg的样品,提取净化后经气相色谱分析。分别用纯溶剂标准曲线和空白基质标准曲线进行校正,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基质效应对黄瓜中3个浓度的12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黄瓜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时,需用空白基质配制与待测农药同一浓度级别的标准溶液进行校正;其他9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浓度低于1 mg/kg时,需用空白基质标准溶液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8.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测定氟离子的良好指示电极,因此在教学和科研上经常使用。使用前经活化后冲洗至空白电位即可使用,定量方法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深受用户欢迎。但由于各个生产厂家的制备工艺不同,其空白电位值也各不相同,作者通过调查得知,不论哪一种型号,其空白电位都随着电极的老化而迅速降低。一般在使用一年后将降低至100~200mV之间,线性范围随之变小,响应迟纯。虽说在教学中仍可勉强使用,但对科研来说已失去测量准确度。作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实验条件对氟电极空白电位都有影响,这些条件包括水质纯度、搅拌时间、内参比溶液中NaF的浓度等,尤其是后者对氟电极空白电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浅谈有机肥料中磷含量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采用ICP-OES法与钒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机肥中磷含量。称取适量风干试样,加入消解液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消煮,直至消解完全,转移,定容,过滤。然后上机进行测定,进行样品空白和标准曲线的测定。采用ICPOES法与钒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分析有机肥,其中的磷测定结果在允差范围内。与传统国标NY525-2012有机肥料中磷含量测定采用的钒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比较,ICP-OES法更便捷,更快速、更实用。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不同消解方法对样品中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品牌面粉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以分析不同品牌面粉中铅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干灰化法、过硫酸铵法、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法对样品铅含量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其中微波消解的稳定性最好;铅含量除面粉样品1超出国家限量标准外,其余4种面粉样品都符合国家限量标准;实验采用的测定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1.
用去离子水替代无氨水测定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01-3503
[目的]在满足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前提下,探索缩短水环境检测的时间、减少试剂消耗的方法。[方法]采用70型离子交换纯水器制取去离子水,代替无氨水测定氨氮,通过数理统计检验此法的可行性。[结果]两种纯水的空白吸光度均较小,满足氨氮测定的空白值要求。F检验表明,两组空白值的方差差异和精密度差异均不显著。统计检验表明,两条标准曲线差异不显著,线性相关性好,不存在系统误差。各种标准量氨氮的标准偏差较小,且变异系数小于5%,满足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中纳氏试剂分光光度关于氨氮测定精密度与准确度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经济可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减少了实验用水和能耗,对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湿法和干湿结合法处理样品测定植物性饲料中铜、铁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取有代表性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分别采用干灰化法、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微量元素铜、铁含量。试验以不同处理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程度、所需时间、操作的难易程度同时附以环境污染分析,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微量元素铜、铁分析的实际意义。结果表明: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可以达到国标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在进行植物性饲料中微量元素铜、铁的测定时,可以用湿消化法、干湿结合法代替国标法。  相似文献   

13.
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的影响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过硫酸钾试剂质量、氧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及试验用水类型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全 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产品氧化后,其在220和275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存在极显著 差异,空白矫正吸光值(A220-2A275)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对测定结 果无明显影响,均可满足试验要求;120-124 C高压锅氧化30 min的空白吸收值较低,并可定量回收溶液中的尿 素态氮和铵态氮,是较为适宜的氧化方式;采用0.15 mol/L NaOH和30 g/L过硫酸钾氧化剂试配,当样品和氧化 剂的加入体积比为1:1时,可氧化尿素态氮的最大范围为20 mg/L。  相似文献   

14.
2种植株全氮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凯氏定氮和奈氏比色2种植株全氮测定方法的优劣,以20个成熟期油菜籽粒样品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这2种方法测定全氮含量,并通过添加外源标准物质(NH4)2SO4,比较其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表明:凯氏定氮法测定值略低于奈氏比色法测定值;凯氏定氮法的回收率高于奈氏比色法。凯氏定氮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合准确分析少量样品或者单独测定全氮含量;奈氏比色法操作方便,准确度也能符合常规分析要求,适合大批植株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1]。常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它反映土壤的负电荷总量和表征土壤的化学性质。采用全自动的淋洗仪和定氮仪完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采用合适的滤纸,分析标准土壤,计算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符合标准要求,将本方法与LY/T 1243-1999《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标准方法同时测定7个不同土壤,将成对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表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故日常工作中可以采用全自动淋洗-定氮仪法分析全自动淋洗-定氮仪项目,从而做到省时,便捷。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9种降压类中药材中镉、铬、砷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以茶叶标准物质(GBW10016,GSb-7)作为参考,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镉、铬、砷等8种元素,其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 1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RSD9.5%;采用该方法测定茶叶标准物质,其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参考值范围之内,RSD在1.4%~11.4%之间,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消解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铬酸钾为氧化剂,选用油浴、磷酸浴、电沙浴、微波消解加热消解土壤有机质,比较有机质测得量。结果表明:微波法有机碳氧化率最高,精密度和准确度最高,平行测定RSD为0.42%~0.69%。磷酸浴法氧化率高,准确度与精密度高,平行测定RSD为0.43%~0.70%。磷酸浴法温度稳定,易于控制,简单,安全,环保。微波法和磷酸浴法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0.61%~+1.39%,可以作为实验室分析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加热消解方法。油浴法与沙浴法氧化率较低,试验误差大。油浴法温度不易控制,存在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西瓜匀浆经甲醇-甲苯提取,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番茄红素含量,用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检验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西瓜中番茄红素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25%,番茄红素含量测定值的平均值为5.58mg/100g,相对标准偏差为2.50%,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精密度高,为西瓜的品质鉴定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壤全磷测定中样品分解与比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H2SO4-HC lO4酸溶法和NaOH碱熔法两种样品消化方法以及钼锑抗比色法和钒钼黄比色法两种显色方法在测定土壤全磷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和碱性土壤,酸溶法和碱熔法均可获得良好的分解效果;对于酸性土壤,碱熔法分解效果优于酸溶法。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待测液中磷,结果可靠,精密度与准确度高,酸溶法加标回收率为90.25%-99.16%,RSD为1.0%-2.7%。碱熔法加标回收率为90.24%-100.3%,RSD为1.1%-2.6%。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灵敏度低,结果偏低,不适合土壤全磷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