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每年夏季在酷暑来临之际,特别是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时间一长,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中暑死亡。因此,夏季加强对鸡中暑的预防,发生中暑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鸡中暑的发病特点①蛋鸡中暑多发于超过32℃的通风  相似文献   

2.
<正>鸡热衰竭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临床症状呼吸急促,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喘息。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翅膀张开下垂,羽毛蓬乱;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夏季均有持续高温天气,高温可导致鸡只中暑,所谓"中暑"又称"热应激"是指家禽在高温、闷湿的环境中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引起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和严重的机能紊乱,进而引起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造成死亡,这些都严重影响饲养鸡的经济效益。笔者就鸡中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哈尔滨市宏伟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肉用种鸡常常在炎热的夏季里发生中暑现象,尤其是开放式鸡舍,中暑程度更为严重。鸡只发生中暑时常在下午3~6点钟。其临床症状为: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10%~20%,病鸡突然呈软脚状,伏卧不起,张口呼吸,昏迷或迅速死亡,病死鸡的眼睑、鸡冠、肉髯发绀;剖检时,常见脑出血,气管充血呈暗红色,心肌脂肪及腹内脂肪有弥漫性出血点,肝脏颜色变浅、质脆易碎。为了控制价值较高的肉用种鸡发生中暑现象,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降温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2):53-53
鸡中暑后,应立刻把中暑病鸡放在阴凉的地方,在鸡冠顶部,翼部扎针放血,每只鸡加喂十滴水1-2滴,人丹4-5粒。预防鸡中暑的方法是:每10只鸡喂1公斤切碎的西瓜皮。  相似文献   

6.
随着静海县各鸡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疫病、传染病也不断发生,在各种病害多发的同时。还有一种非传染性危害也严重威胁者鸡群的安全,这就是中署现象。鸡群发生中署,不仅会影响鸡群生长.降低蛋鸡产蛋量和肉鸡的增重量.严重时导致鸡群中署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夏季的到来.养殖场发生鸡中署的几率随之提高.因此,夏季养殖户要提高对鸡中署的预防意识,发生中暑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治疗,确保鸡群平安度夏,减少鸡中暑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张口呼吸、张开和下垂两翅进行散热,以调节体温。在炎热高温季节,如果湿度大,饮水不足,鸡舍通风不良或通风方式不正确,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极易引发中暑。种鸡,特别是肉种鸡对高温的耐受性较低,中暑后看上去体格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往往最先死亡。在蛋鸡高产鸡群,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成年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当外界温  相似文献   

8.
鸡因遭受强烈的太阳辐射或高温刺激,都会导致中暑。鸡中暑后,通常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增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5℃以上。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死亡。一、  相似文献   

9.
⒈供沙浴鸡喜欢沙浴,通过沙浴既可保持鸡体的清洁卫生,又会使鸡体健康。沙浴所用的沙子以选择细沙为好。⒉助消化鸡喜食沙粒,垫沙使鸡可随时吃到所需的沙粒,以促进其肌胃对食物的良好消化作用,使饲料利用率提高。⒊防疾病用沙子垫鸡舍或活动场,能保持鸡舍和活动场干燥,空气新鲜。所用垫沙经过阳光曝晒后,可使许多致病菌失去致病的能力,从而减少鸡疾病的发生。而且,经常沙浴,可杀灭鸡体表寄生虫。⒋可散热鸡体没有汗腺,在盛夏时期容易中暑。鸡舍垫沙后,能够通过皮肤与沙粒的接触而起到散热的作用,既防止了鸡中暑,又有益于鸡的健康。⒌能吸潮…  相似文献   

10.
鸡无汗腺,羽毛丰厚,散热困难,高温季节最易发生热应激(也就是热射病或中暑),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没有汗腺,体力热量的散发几乎完全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据观察测定,鸡最适宜的温度13~25℃,温度高于28℃时,鸡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当环境长时间超过37℃时,鸡群将出现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必须认真分析鸡群中暑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鸡中暑又称热衰竭,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鸡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变化的综合性病理反应。此病的发病机理较为简单,主要是由于鸡舍温度高且降温措施跟不上,通风不良、密度大导致热邪由表入里,内热无法外泄,热毒积于心胸,若缺水还会出现热耗津液。根据病情的轻重临床上常分为两种,伤暑和中暑,轻者为伤暑,重者为中暑。  相似文献   

13.
⒈鸡中暑发病原因:天气持续高温,鸡舍举架不高,防暑降温设施差,缺乏通风,造成舍内积聚热量散发障碍,使舍内温度高;饲养密度过大,鸡群释放热量多,使舍温升高;不及时清粪,鸡粪堆积后,使舍内氨气浓度增大,湿度增高,在高温、高湿情况下,鸡的散热发生障碍;饮水不足;饲料中能量偏高,造成鸡体过胖,体内脂肪蓄积太多。⒉鸡中暑表现症状与病理变化: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心跳增进。当周围温度超过32℃时,出现间歇性张口伸颈为特征的热喘息,两翅抬起,羽毛蓬乱。鸡冠和颜面先鲜红后发绀,有的苍白,饮水量上升,食欲下降。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病鸡站立…  相似文献   

14.
郜国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6):31-31,74
介绍了鸡热应激的防制措施,主要包括:鸡舍建筑要合理、改善鸡舍环境、加强饲养管理、调整日粮结构、及时处理中暑鸡只等。  相似文献   

15.
鸡只中暑,是指鸡只在高温和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下,由于体温调节障碍而造成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总称。鸡无汗腺,其水分的蒸发和热能的调节主要是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鸡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其它家畜更为敏感。实验表明,成年鸡在20℃~25℃环境温度区间内可获得理想的生长表现。而当温度超过28℃时,鸡只即会出现生理或精神上的不良反应;在达到32℃以上或遇强阳光辐射时则极易出现鸡群中暑现象,轻者影响生长和产量,重者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虚脱,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鸡中暑又称热射病,是夏季禽类的常发病,尤其在高温天气,会引起鸡更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结合病情诊断、发病原因讨论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中暑是指鸡只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而导致家禽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症状。由于山地鸡放养在山坡上觅食和活动,其运动多,受日照的时间长、强度大,因而在夏季和初秋鸡群中暑现象时有发生,连续高温天气尤为严重,故预防山地鸡中暑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鸡舍和活动场垫沙好处很多,尤其是伏天。①供沙浴:鸡喜欢沙浴,通过沙浴既可保持鸡体的清洁卫生,又会使鸡体健康。②助消化:鸡喜食沙粒,垫沙可使鸡随时吃到所需的沙粒,以促进其肌胃对食物的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③防疾病:所用垫沙经过阳光曝晒后,可使许多致病菌失去致病的能力,从而减少鸡疾病的发生。而且经常沙浴,可杀灭鸡体表寄生虫。④可散热:鸡体没有汗腺,在盛夏时期容易中暑。鸡舍垫沙后,能够通过皮肤与沙粒的接触而起到散热的作用,既防止  相似文献   

19.
鸡的热应激也叫鸡的中暑症,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导致鸡体内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的生理机能紊乱。它通过改变机体生理生化反应,加快呼吸频率,降低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比,产蛋鸡蛋形变小,蛋壳变薄变脆,产蛋率下降,肉鸡生长速度降低。更严重者导致热衰竭,在短时间内造成鸡群死亡,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夏天气温过高,鸡群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产蛋减少,甚至会有中暑和疫病发生。为了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夏季养鸡应注意以下四要点。 1、要防暑降温 在鸡舍上方搭好荫棚,减少太阳辐射;舍内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或洒水降温;当气温高于30℃时,鸡群的饮水量会成倍增长,要供给足够的清凉饮水;必要时可剪去除尾羽和翅大翎外的所有羽毛,剪去长度为30~60%;把蛋鸡大群分成小群,以降低鸡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以10~15只为宜,同时限制鸡的运动.以减少中暑现象发生。 2、要除粪消毒 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菌和寄生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