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水稻机插秧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机插秧田发生僵苗现象普遍存在。介绍了水稻机插秧僵苗的类型,提出对症防治水稻僵苗的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水稻僵苗现象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防止僵苗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分析了水稻发生僵苗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淮安市楚州区水稻僵苗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安市楚州区水稻僵苗的症状,简要分析其发生原因,重点介绍了防治水稻僵苗的对策,以期为该区防治水稻僵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5,(11):38-39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而母本机插育秧技术是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论述了母本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及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和优质稳产技术,包括优势地域、安全育性敏感期的确定、抽穗授粉时机确定、培育秧苗、足肥壮秧、全程除杂等措施。通过梳理优质制种和稳产技术,为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及症状,据此提出了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期为水稻僵苗的预防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僵苗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及症状表现,据此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期为水稻僵苗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防治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杂交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一项内容,因此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就成为了一项长期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就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旨在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湘北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中,三虫一病的发生与危害呈上升趋势,成为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提出有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僵苗不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天长市水稻发生僵苗的原因,提出解决僵苗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天长市水稻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僵苗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和分蘖期间发生的一种障碍性生理病症,一般可减产10%,严重者减产50%,甚至失收。为有效防治水稻僵苗,分析了不同类型水稻僵苗的成因和症状,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安县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和条件,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水稻抛秧田僵苗发生的症状和特征,分析僵苗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主要就当前水稻稻僵苗现象的症状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水稻僵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人工露地大苗育秧和手工插秧方式,不但人工开支大,而且作业效率低。2009、2010年闵行区率先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引入杂文制种生产。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最终产量不如人工移栽,2011年进一步完善了试验方案.最终解决了杂交制种机械化育插秧产量不高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就楚州区出现的水稻僵苗现象的症状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水稻僵苗的主要方法:重点突出有机肥料使用和按需补肥的原则,应按照缺素典型症状判断所缺营养元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并结合根外追肥,减轻僵苗症状。  相似文献   

17.
水稻僵苗又称坐蔸,表现为出叶迟缓,叶片和叶鞘上带有褐色或赤褐色斑点,分蘖停滞。稻从簇立,根系量少、细、瘦、色泽不正。最终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穗少穗小、粒少粒轻,从而影响产量,稻谷品质下降,僵苗田块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田块减产可达50%。造成水稻僵苗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正确诊断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补救。近几年水稻僵苗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杂交水稻制种高产高效,验证了母本栽插机械化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母本栽插机械化,栽插质量明显提高,基本苗增加,高峰苗趋于合理,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增加,实际产量增26.5 kg/667 m2、增幅28.3%,且节本增效58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僵苗,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和分蘖期间发生的一种非侵染性的障碍性生理病症。这种病症在水稻栽培中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正确诊断僵苗成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僵苗早日转化,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发生原因1、中毒1.1未腐熟的有机肥用量过多,或麦秸还田量大,或绿肥翻耕过迟。有机物分解时,产生还原性物质毒害根系,如硫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技术的应用,为有效防控盐城市大丰区杂交制种水稻主要病虫害,提出杂交制种水稻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应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近年来本地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提出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体包括亲本种子处理、秧池阻隔、生物理化诱控、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结合药控、药肥调控施用节本控害以及植保无人机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生产"三高四减"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