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来到河北科润公司招庄果蔬育种科研基地,错落有致的大棚和育种田里,各种果蔬长势喜人,农技人员正忙碌地对新培育的果蔬秧苗进行打尖、授粉、绑架……"这个科研基地投资150多万元,占地98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眼下种了黄瓜、南瓜、和玉米等几大类品种,光玉米就有多个品种,今年效益不错."  相似文献   

2.
通过随机区组排列和定时定点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果蔬玉米在新疆南疆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种的8个果蔬玉米品种在当地均有良好的适应性,一年均可种两季,出苗率、果穗产量、品质均优于引种地,但品种间的生育期在后期略有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授粉后21 d达到最高峰,可溶性糖含量在授粉后23d(乳熟中期)达到最高峰.供试品种中荚珍208、甜脆蜜、华珍等3个品种产量产值较高、病虫害少,而且玉米秆可作青饲料,在发展畜牧业上前景广阔,建议在新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果蔬型玉米鲜棒外形美观、内在品质优、口感好,主要用于鲜食及冷藏加工的玉米品种。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果蔬型玉米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介绍了赤锡乡果蔬型玉米早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良种、精备地、巧育苗、早移栽、勤田管、病虫害防治、采收。  相似文献   

4.
特种果蔬玉米是指玉米鲜棒外形美观、内在品质优、口感好,主要用于鲜食及冷藏加工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钱棋 《农家顾问》2005,(4):22-22
果蔬型玉米(鲜食玉米)包括普甜、加强甜、超甜、超甜糯等几个主要类型。果蔬型玉米是国际上主要的专用玉米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类型,目前我国的果蔬玉米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已达到6.6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6.
果蔬型玉米(鲜食玉米)是国际上销量很大的一种专用玉米、包括普甜、加强甜、超甜、超甜糯等几个主要类型。果蔬型玉米是国际上主要的专用玉米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类型,目前  相似文献   

7.
对8个果蔬玉米品种进行了同一密度的随机区组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果蔬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其次是后期,中期差异不大或无差异;主茎叶片数和株高的生长符合作物生长的"S"形生长模式,叶片日增长高峰均在大喇叭口期,主茎日增长高峰均在孕穗期;株高与主茎叶片数、株高日增长量呈正相关;单株穗数多,果穗小,穗粒数少,千粒重降低,但穗数的增加可以补偿穗粒数少及千粒重降低所带来的损失。美珍208、甜脆蜜、华珍等品种比较适宜新疆南疆种植。  相似文献   

8.
果蔬型玉米(鲜食玉米)是国际上销量很大的一种专用玉米,包括普甜、加强甜、超甜、超甜糯等几个主要类型。据介绍,果蔬型玉米是国际上主要的专用玉米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类型。目前我国的果蔬玉米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已达到6.6万公顷以上,如按美国现在的果蔬玉米所占面积计算,国内应该达到20万公顷,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且南方多喜甜食,甜玉米发展空间巨大,甜玉米的制种产量很低,成本较高,适于国内大部分玉米生产区。水果玉米的生产应该以企业为龙头,通过基地带动农民进行产业化生产。发展果蔬型玉米 市场前景看好@陈木林…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全国鲜食玉米大会暨甜、糯玉米节2013年8月13~15日在长春召开,业内知名企业温岭市雁鸣粮食机械厂、阿根廷博收种子有限公司、唐山鼎晨食品有限公司、先正达中国、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大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虞市五叶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辽宁曙光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秦皇岛市昌黎福旺食品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大会包括全国鲜食玉米产业高峰论坛、全国鲜食玉米产情行情分析与供求对接会、鲜食玉米与速冻果蔬加工技术交流与市场分析会、鲜食玉米育种家论坛、国内外260个鲜食玉米品种试种观摩、鲜食玉米与速冻果蔬产品展洽订货会、鲜食玉米与速冻果蔬设备展洽订货会等精彩内容。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光临!联系电话:0431-86931008,传真:87835765,大会网站:www .nongtewang .org(农特网),邮箱:ntcpjg@126.com。  相似文献   

10.
选用优良玉米品种,是保证汉中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城郊应选择果蔬兼用型特用玉米品种为主,偏远山区应以优质高抗饲用型品种为主,丘陵低海拔高肥水区域应以高产优质晚熟品种为主,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区域及生态优势,做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与提升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主力军。玉米是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的核心,而提升单产水平是玉米增产的必然途径。在梳理建国以来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并对吉林省玉米单产与国内外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出应扎实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工作、强化种质扩增改良、开展区域性玉米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加快重大自主新品种智能化精准选育、创新黑土地绿色丰产生产技术等发展建议,为加快提升玉米产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  相似文献   

13.
以10个玉米品种为筛选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开展耐密稳产玉米品种的筛选。对参选玉米品种在2个密度下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果穗以及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的花期和吐丝期间隔,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授粉。密度的增加使植株干重显著下降,经济系数变小,植株的空秆率显著升高,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发生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籽粒数显著减少,收获时籽粒的含水率显著降低。综合诸多因素,筛选出的耐密稳产玉米品种有吉东59、先玉335、登海605和陕单618。  相似文献   

14.
长根茎蓝粒玉米种质利用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在超深播种条件下能够正常出苗的玉米杂交种,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春播玉米生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具有长根茎特性的印地安蓝粒玉米种质,已育成SN系列自交系和相应的杂交种,播深20cm能够正常出苗,在春旱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期播种,利用较深层土壤水分保证苗全苗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主栽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讷河市为玉米新区代表,对该地区推广的16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4.81~36.30。玉米抗大斑病表现好的品种(病指≤15)为众单1号、齐山2号、龙单39等;中等抗病表现的品种(15病指≤30)为德美亚2号和龙单29;抗性表现较差的品种(病指30)为绥玉19;不同玉米品种按产量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高产品种为齐山2号、海玉11号和甘玉2号等;中产品种为克单14、众单1号和哈丰3号等;低产品种为德美亚2号和绥玉13。从抗大斑病和产量水平综合分析,供试的16个玉米品种中齐山2号、海玉11和甘玉2号3个品种表现最佳,德美亚2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山区果树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优势的分析,围绕提高山区果树良种率和果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广东省山区果树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区干旱条件下覆膜栽培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英  胡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6+12051-12026,12051
[目的]探讨干旱气候下覆膜栽培对四川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覆膜与不覆膜(对照)2种栽培方法对川单428、正红311和川单418 3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生长,3种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均具较大优势;3种玉米覆膜栽培产量及千粒重均高于无覆膜栽培方法,且两者间差异性极显著。[结论]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技术生产的玉米农艺性状更好,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主栽的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黑河号、嫩丰号、丰收号、北丰号及省有代表性推广的大豆品种(品系)为材料,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东部低湿区(八五三农场、佳木斯)最高41.66%,脂肪含量以中南部黑土区(哈尔滨、绥化)最高21.25%,蛋白质含量与气象关系不明显,脂肪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9.
P群种质在山西玉米育种中的作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分析1996~2005年山西自育普通玉米品种所用的亲本组合,发现省内P群种质自选系发挥着重大作用,P群种质已成为山西玉米育种中利用的重要种质。针对P群种质的研究现状,结合育种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改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品种选育、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适时晚收及小麦一喷三防等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