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Ⅱ.萍体钾对水稻生产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钾肥在我国南方各省往往成为农作物产量继续提高的限制因子。为了开辟我国稻区钾肥肥源,我们研究了红萍富钾生理,发现红萍对外界水体中低浓度的钾有强烈的吸收、富集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这一过程及其可利用的价值,我们继续研究了在盆栽及田间小区环境下施用红萍对稻株及土壤中钾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Ⅰ.红萍对水体中钾的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许多国家,由于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加以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对钾肥的需要急剧增长,有的国家已感到缺钾的严重性,引起密切的关注。我国当前施肥上也存在氮、钾比例失调的现象。 钾肥资源不足是当前广泛应用钾肥的一个障碍。因此,近年来寻找具有强烈吸钾能力的绿肥作物,利用它把水土中的钾富集起来,是一个颇引起各方重视的解决钾肥的途径。我们在研究红萍固氮时发现,红萍具有较强的富钾能力,但至今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红萍富钾的内在可能性,以便为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长久养萍肥田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红萍又向“周年养萍”和“工厂化生产”发展,因而过去对红萍积累的材料已不够用了,实践要求进行深入的基础知识的研究,以适应新的生产发展要求。因此从1977年开始我们进行红萍固氮与及红萍生长和外界条件关系的探讨,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提供更多的氮、碳元素和优质青饲料。以满足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牧业生产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红萍是一个蕨藻类共同体,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3—5天可以使有机碳和有机氮成倍增加。因此,充分养殖应用红萍(卡洲萍、细绿萍、中国三角萍、杂交红萍等),对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萍夏季存亡在于治虫,其繁殖快慢在于施肥技术,这是解决红萍在闽东平原地区越夏留种和发展连作晚稻田养殖的关键问题。1964年福清、长乐等地,红萍越夏留种和连作晚稻田中养殖成功,以后,又发展到闽侯、龙溪、顺昌等地。现将初步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萍[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又名满江红、绿萍,属满江红科,满江红属的一种水生蕨类植物。自古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红萍可以肥田,现在它已成为我国水田的重要绿肥之一。近年来,国内各地用红萍饲养家畜、家禽、养鱼的越来越多,因此红萍的养殖愈来愈显出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萍作为空间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中的重要生物部件,为航天员提供O2和新鲜蔬菜,并吸收环境中CO2。本试验旨在弄清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红萍群体光合作用规律,为红萍生物部件的空间应用奠定基础。建立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三维旋转式植物栽培装置,将红萍湿养在装置的受控密闭舱内,通过测定舱内O2和CO2浓度的变化来研究红萍群体光合作用的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红萍净光合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相关,光照强度在7 000lx时,单位能耗红萍放O2量和固定CO2量最大。红萍净光合效率还与密闭舱内大气CO2浓度环境成正相关,并与大气O2浓度环境成负相关。尤其在低O2浓度环境伴随高CO2浓度环境下,红萍的净光合效率较正常O2和CO2浓度环境的要高,这说明红萍光合放O2能力很强,有效促使密闭舱内O2和CO2浓度朝着有利于人生存的环境方向平衡,进而验证红萍的空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萍(红萍)是发展稻田肥源,增产粮食的一项有效措施。红萍是一种浮生水面的蕨类植物,既怕高温又怕低温,以25—32℃最适合它的生长,气温在5℃以下时就不生长了。我省冬季气温鞍低,平均为零下2—4℃,最低达零下6—7℃,以致冬季萍株发生大量死亡,影响下年的萍种供应。因此,保护红萍安全越冬,是红萍推广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我站几年来摸索的红萍越冬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873年在红萍叶腔中发现有鱼腥藻共生以来,人们对各种红萍叶腔中的鱼腥藻是否相同有争议,许多人在血清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于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抗红萍鱼腥藻血清为多克隆抗体,它与不同种红萍鱼腥藻之间总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结果不一致。 为此,我们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卡洲  相似文献   

10.
红萍属水生蕨类植物,其叶腔内共生有固氮鱼腥藻。由于红萍具有固氮、快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性,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减少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菲律宾政府极力倡导稻农养萍肥田。近年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个红萍科研协作计划(NAAP)和联合推广红萍的计划(UAP)。这些计划实施要点包括在  相似文献   

11.
<正> 红萍,又名绿萍,学名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俗称浮飘,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红萍叶片的叶腔和生长点顶端有许多鱼腥藻,能够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是一种很好的水生绿肥植物,也是喂养猪、家禽、鱼等的良好饲料.我区雨量充沛,稻田面积大,水库多,池塘、堰、坝星罗棋布,宜于放养红萍.野生红萍品种各地均有分布,但作为一种肥料来源,在生产上尚未应用.为了充分发挥我区水面资源的优势,广辟肥源,我们开展了  相似文献   

12.
黄花梨是建宁县的名优水果。近年来,梨园施肥以化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料,影响了 梨子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红萍是一种氮钾含量丰富、营养全面的有机肥源。为此,我站 于1997~1999年在县良种场进行为期3年的梨园红萍与化肥配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梨树为6年生的黄花梨,山地红壤果园粘壤土质,株行距为4.5 m×4.5m。试验设2个处 理,以单株为小区,4次重复。于果实成熟期进行产量、等级果统计及品质鉴定。第二、三年果实成熟后取土样化验分析。处理1施化肥,年株施碳酸氢铵2 kg、尿素0.5 kg、普钙0 .5 kg、氯化钾0.5kg。于3月中旬和5月中旬分别作花前肥和果实膨大肥施用;处理2红萍 化肥配施,年株施红萍150 kg、石灰1 kg、碳酸氢铵2 kg,4月中旬施红萍和石灰,5月中旬 施碳酸氢铵。肥料均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施用,施红萍时挖深50cm、宽40 cm的沟。其他管理方法两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13.
水生蕨类植物红萍在没有化合态氮素情况下也能生育,这是因为红萍共生腔内的鱼腥藻能固定分子态氮素。作者在菲律宾研究田羽状红萍的产量和氮素累积情况。试验结果,一年之内可以连续收获红萍22次,每公顷收获干物质产量8吨,氮素产量465公斤;平均每天可以累积氮素1.4公斤。累积的氮素大部分是来自生物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从丹东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自然条件实际出发,为充分发挥境内的水面、稻田、荒地的生产潜力,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细绿萍(红萍的一种)开发利用的试验推广工作.六年来,按不同农业环境条件,初步探索总结出红萍稻田、红萍牧业、红萍鱼塘等以红萍为物质能量转换基本环节的生态模式,在全市农、牧、渔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7年全市养萍面积由1984年的1000亩增加到1.2万亩,鲜萍总产18万吨,创造价值72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1985年3月31日至4月5日在农牧渔业部和福建省合办的红萍研究中心召开了国际红萍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福建省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亚、非、欧和大洋洲的14个国家33位专家学者和58位国内专家。会议宣读论文24篇,展出27篇,广泛交流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红萍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交换了信息,讨论了今后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红萍固氮时,曾发现培养液里含有氮素,因此推测红萍可能排氮。P~etersC将此作为理论性问题提出来,他用卡洲满江红(Azolla caroliniana)离体藻研究时发现,该藻可把它固定氮的50%以铵的形式释放出来,而正常的萍、藻共生体却未发现排氮。Brill曾提及野生型墨西哥满江红(Azolla mexicana)可将其固氮量的20%左右以铵态排出,但尚未见详细实验报道。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问题,我们采用~(15)N示踪技术,初步探讨了红萍排氮过程及水稻对它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的条件处理 ,测定了对红萍净光合速率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改变栽培技术变水养萍为湿养萍 ,以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施加光呼吸抑制剂等技术措施 ,可显著地提高红萍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红萍在不同氮浓度胁迫下红萍转录组中SSR、SNP分子标记的详细情况,分析转录组数据中分布的SSR和SNP位点。通过提取红萍根和叶的RNA,构建cDNA文库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MISA对测序数据进行SSR特征分析,同时采用软件STAR进行比对并通过GATK进行SNP识别。结果表明:红萍转录组共有9 009个SSR位点,SSR位点频率为30.12%。其中,以三核苷酸重复和单核苷酸重复为主,分别占总比例的43.66%和26.41%。SNP位点有439 217个,包括转换类型(282 532个)和颠换类型(156 685个);转换类型占比(64.33%)显著大于颠换类型(35.67%)。C/T在所有变异类型中所占比率最高,占总量的17.33%;G/A位居其次(17.01%)。红萍转录组SSR和SNP位点丰富,可为红萍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分化以及功能基因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萍干萍、米糠等按C∶N比为25~30进行堆肥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红萍制作红萍有机肥。红萍发酵过程中温度迅速上升直至最高温度,然后开始下降;此时进行适时翻堆,当翻堆后温度又开始升高,然后再次下降;再次进行翻堆,温度又重复如此变化,但每次变化程度都有所不同,呈现不断加剧现象。pH值则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同营养成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全N、P、K和速效P、K呈下降然后再上升趋势,速效N呈上升趋势,其含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见采用此方法可以制成优质的红萍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喷施和泼浇2种施药方法以及不同浓度喷施,研究百时清药剂对红萍防治效果和水中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0mg·kg-1喷施方法效果最为理想且安全,不会对鱼类和其它水生植物造成明显的急性致死效应,可以作为红萍防治的参考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