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2008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又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成为全国十大重点茶叶生产县和特色产茶县之一。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8万hm2。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叶研究所,为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茶产业由简单的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成功延伸,富了种茶百姓、活了涉茶企业、强了县域经济。近年来,黔北“小江南”湄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湄潭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湄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茶、米、烟、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走上了富有湄潭特色的富民强县道路。湄潭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2346吨猛增至2008年7660吨,增幅达70%,建成了农业部定点茶叶市场。全县主打“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2009年,共接...  相似文献   

2.
玉屏县长发村水资源严重贫乏,尤其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水稻种植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玉屏县在长发村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由水田向旱地转变的立体种植模式,即菜用玉米、秋豇豆、双膜马铃薯一年3熟立体种植模式。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探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3.33hm2,平均单产鲜玉米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新都县种子公司自1978年建立以来,促进下农作物良种生产和经营的稳定发展。8年来,这个公司共生产经营良种5735万公斤。其中,“两杂”种子869万公斤,良种远销17个省(市)119个地、县,种子外销商品率达80%以上,大蒜良种还销往日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 经过几年的工作,县种子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生产经营型的经济实体;形成了引种、育  相似文献   

4.
长清县是国家玉米种子基地县,中国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山东省玉米制种十大样板县。公司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0hm2左右,年产玉米良种500万kg,年创利税200万元以上,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1989年公司生产的种子报经国家工商局批准...  相似文献   

5.
(一) 近几年来,我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抓紧点上示范工作,在低热地区蓄留再生稻获得好的增产效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再生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表现在:一是范围扩大,过去只在两、三个县小范围蓄留再生稻,1989年已扩大到12个县较大范围种植;二是面积上升,  相似文献   

6.
我区杂交水稻制种(以下简称制种)产量逐年上升,1983年全区平均亩产234.4斤,比上年增产22%,最高的县亩产已接近300斤,亩产400斤以上的生产队或制种户县县都有,制种质量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杂交水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区制种产量,降低成  相似文献   

7.
水稻温室无土育秧是水稻育秧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州技术推广的重点项目之一。温室无土育秧在都匀县已推广了五年,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一九八一年都匀县农村社队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温室三百八十八个,温室无土育秧栽插面积达二万二千多亩。  相似文献   

8.
岳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百个茶叶发展优势县、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县。岳西茶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得天独厚。岳西县委、县政府把茶业发展作为生态立县、做特农业的重头戏,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000hm2.2011年产茶2900t,茶业综合产值4.4亿元,茶业已成为岳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9.
贵州南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下游的册亨、望谟、罗甸、贞丰、赤水等县(市)的低热地区,一般年均温达18℃左右,最高年均温达20.3℃,适宜发展荔枝生产。本省荔枝除赤水市栽培较多较早外,近几年来,册亨、望谟、罗甸、关岭等县也在逐步发展。南部热区目前发展较快的是册亨县。1986年,贵州省农科院在册亨县建立荔枝引种示范园200亩,获得成功。在示范园的带动下,册亨、望谟2县又相继发展荔枝3000亩。荔枝生产在本省南北盘江流域已初具规模。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本省热区荔枝栽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王烨军 《茶业通报》2013,(3):101-103
自2009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各茶叶主产市、县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明确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形成了全省上下推进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全省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茶农500多万,从事茶产业生产经营超过100万人。一批支撑全省发展的产茶县(市、区)和企业迅速发展,谢裕大、汪满田等近lO个企业相继进人中国茶企百强行列,茶叶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我省茶园多数在边远山区,无论立地条件还是生产管理均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水肥、改良土壤、营造小气候,保障茶鲜叶产量、品质与卫生质量安全,建成山地高效生态茶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茶叶加工原料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随着种子经营量的增加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单纯依靠一个县级种子公司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在这一形势下,赤峰市种子公司与部分旗县公司共同发起,于1985年1月建立赤峰种子联营公司。  相似文献   

12.
1.1 种子服务体系基本健全。1998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投资2000万元从丹麦引进了一套年加工量为1500万kg的现代化种子加工设备,已正式投入运行。并每年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县、乡两级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县、乡基本配齐了仓库、晒场、精选检验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州果树生产基本上是空白。从197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以柑桔为主的丰产园、母本园、苗圃园“三园”配套的果树苗木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简称基地),目前已具雏型。一、目前果苗基地状况截止1983年,我州16个县中有15个县建立了果苗基地,拥有土地1,350.44亩,其中大部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乐至县种子公司1981年成立。刚成立时只有14人,50平方米仓库,2辆汽车,省、县共投资12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很快。1986年固定资产已达100多万元,仓库2400平方米,晒场2600平方米,加工房360平方米。种子销售量由1981年的130万公斤增加到1986年245万多公斤,年利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据辽宁省农委通报,该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16个市、县中,已有15个开展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推行工作。其中,12个市、县全区域或部分区域实现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或禁售管理;3个市、县开展了组织发动与宣传培训工作。抚顺、朝阳、营口、绥中等地于2013年在  相似文献   

16.
牧草是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发展优质牧草,提高牧草产量质量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1999年,黔东南州雷山、施秉两县开始引进皇竹草试种,因其适应性较强,品质好、鲜草产量高,深受大部分地区农民群众的欢迎。2002年全州已推广1313.33hm~2,其中雷山县种植皇竹共315.4hm~2(含2003年春季种植的面积);凯里市种植皇竹草302.8hm~2(含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以来,湄潭县坚持"五在茶"理念1,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快速发展。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县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湄潭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全国业界增比进位。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2015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     
“三化”建设
  笸新疆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以来,自治区先后8次对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12个地州市的31个县(市、区)进行督查调研,建立了督查机制和约谈机制,2013年分批对9个地(州、市)的15个县(市、区)进行了约请汇报,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报、月报、周报制度。截止2013年6月,自治区已对规划在2015年前要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的30个县(市、区)进行了全部督查。自2011年自治区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以来,很多地区都积极行动了起来,全疆各地纷纷开展强校与弱校“捆绑”发展工作,逐步缩小了同一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相似文献   

19.
玉屏县位于黔东,东与湖南接壤,是中南进入贵州乃至西南的东大门,320国道,201省道,湘黔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了,80年代中后期党中央对农村工作已明确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农村工作方针,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变为各业并重,其中水果种植发展已作为当时农业生产重要内容,80年代中期,玉屏县水果主要以发展柑橘生产为主,由于受冻害的影响,只能种植耐寒品种--温州蜜柑,发展面积近万亩,但由于品质十分低下,产品无市场竞争力,农民比较效益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项目开发,玉屏县的中药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射干、太子参、金银花、头花蓼等多种中药材种植面积日益扩大,通过企业带动,中药材已成为玉屏县种植区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射干是玉屏县政府多年来重点扶持发展起来的特色中药材之一。根据玉屏县中药材产业规划,全县射干种植面积已达4万余亩。锈病是为害当地射干的重要病害,为害初期叶片老化、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对地下根茎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