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氮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Sing.)又称菌核侧耳,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其菌核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物质。为了生产高产优质的虎奶菇菌核,研究人员对栽培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2],发现除了菌种之外,氮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虎奶菇及其栽培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前我国栽培的大多数食用菌其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只有茯苓食用的部分是菌核,其子实体不能食用,猪苓食用的部分是子实体,菌核则不能食用。然而,在滇西南(腾冲、章凤一带)尚有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兼药用菌-虎奶菇(张光亚,1984;应建浙,臧穆,1994)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虎奶菇虽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作为蛋白质(含16%以上)、钾、钙、镁等元素、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重要给源,并可制成预防哮喘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天然的保健药品。但迄今我国尚未开发利用。自1993年我们对虎奶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不同栽培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其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9.49、74.94、10.11和11.0,均高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分别为13.36和11.77,均低于自然温度栽培处理.结果表明,23~28℃栽培的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在大面积生产上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4.
虎奶菇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水珍 《食用菌》2004,26(4):34-34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兼药用菌。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虎奶菇人工栽培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为了开发利用虎奶菇资源,我们于2000年从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引进了虎奶菇菌种,进行了覆土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虎奶菇深层发酵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奶菇(Pleurotustuber-vegium)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16%以上)、钾、钙、镁等元素,并含有多糖等活性物质。据报道,该菇的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是制成预防哮喘病、糖尿病、冠心病的天然保健食...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四种碳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薅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分别为11.63、69.80、64.40和9.98,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一位;氨基酸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14.55和12.45,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二位,这些结果证实,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又名虎奶菇、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茯苓等,为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钾、钙、镁等元素,还含有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虎奶多糖。笔者于2000年在江西崇仁阔叶林的腐木桩上发现菌核侧耳子实体,后经组织分离和人工驯化,得一优良菌株。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珍稀野生菌资源.将多年探索出的人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雪风  金卫根 《食用菌》2007,29(5):58-59
通过对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蛋白质测定与氨基酸成分分析,以及同香菇、金针菇和平菇营养成分的比较可知,菌核侧耳干品中蛋白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5.6%,比香菇和金针菇相对要高,且总氨基酸与蛋白质之比也大大高于香菇、金针菇和平菇,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又名核侧耳,虎奶菇、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侧耳(日本)等,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 taceae),侧耳属(Pleurotus),为木腐生真菌,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药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真菌。野生态的菌核侧耳过去在我国仅云南省和海南省有分布记载,国外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也有分布记载。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于1998年5月,在江西崇仁进行食用菌资源调查时,于一片阔叶林边缘在一埋地的腐木桩上发现并采集到菌核侧耳子实体,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过不断的筛选分离和栽培实验,选育出了一个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的新品种,并将其命名为东华虎奶1号。目前,我们已在江西省多个山区县大力推广这一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不同液体发酵培养基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Singer.]也称地核侧耳,为腐生性担子菌。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非洲,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藤冲和章风县一带。在非洲,虎奶菇是尼日利亚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在于其菌核和子实体町以食用,重要的是菌核长期以来被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乳腺炎、便秘、胃痛、天花、糖尿病等症,价格非常昂贵。  相似文献   

11.
虎奶菇菌丝体自溶蛋白质制备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度40℃处理为实验组,10℃处理为对照组,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虎奶菇菌丝体蛋白质的3种提取方法,其中TCA/丙酮法提取所得到的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效果最佳,为其它大型真菌蛋白质的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TCA/丙酮法加以改进,获得虎奶菇菌丝体胞外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方法,为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虎奶菇菌丝体自溶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和金针菇,由于金针菇生产周期短,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也比平菇弱,生产结束,其培养基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害虫,不便于还田作有机肥,造成金针菇废料堆积闲置。为找出一条合理利用金针菇废料的途径,特设置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且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金针菇废料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金针菇废料与棉籽壳的配比为3∶7的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表现为最好,超过了不含金针菇废料的对照组,所以,含适当比例金针菇废料的培养基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即降低平菇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平菇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用木屑栽培侧耳的试验,以及侧耳在不同培养料上的产量试验,评价侧耳的营养成分以及其中含有的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以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er]菌丝体和菌核为材料,利用MSAP技术分析其甲基化水平,并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探究虎奶菇生长与DNA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表明,菌丝体和菌核的DNA甲基化率分别为7.94%和9.54%,其中半甲基化率分别为4.50%和4.0...  相似文献   

15.
三种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培养菌丝生长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三种菇(紫孢侧耳、香菇、金针菇)子实休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在三种培养基内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在同一培养基内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存在着差异,而且不同培养基对三种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培养菌丝的长速和长势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白酒丢糟栽培金针菇的L16 (45)正交实验,研究了白酒丢糟培育金针菇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金针菇栽培的主要因素是丢糟前处理方式,其后依次为木屑麸皮添加量、灭菌条件和袋料pH.经过正交实验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筛选出的最佳水平组合是A3B4C1D2,即丢糟水洗后压干,袋料pH 7,木屑麸皮添加量30%,灭菌条件为常压10 h.在此条件下的金针菇生物转化率为74.9%左右,菌丝生长30 d满袋,污染率16.67%.  相似文献   

17.
通过马蹄渣、杏鲍菇菌渣为培养原料栽培草菇研究,设计马蹄渣、杏鲍菇菌渣不同配比进行试验,测试不同配方菌丝的生长速度,转化率及营养成分测定,筛选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8.
桑枝屑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枝屑为原料做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15%,棉籽壳75%,麸皮8%,石膏1.5%和过磷酸钙0.5%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生物学效率可达148%.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平菇栽培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5个不同品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平菇)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了其对绿色木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EC50值分别为2.536 mg·L-1和5.482 mg·L-1。同时咪鲜胺对平菇的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咪鲜胺有效浓度为8.333 mg·L-1以下时抑制作用不显著|生料栽培试验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培养成分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虎奶菇液体发酵及其发酵液抑菌与培养成分有关,适宜氮源为黄豆粉,碳源为甘露醇。黄豆粉含量15g.L-1、甘露醇含量25g.L-1时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虎奶菇发酵液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霉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