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武夷岩茶应对入世挑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世界四大茶种之福建中小叶种的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和乌龙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文化内涵丰厚,其独具特色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被称为乌龙茶的珍品。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武夷岩茶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既有面临“洋茶”的挑战,又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总的来说是机遇多于挑战。1 武夷岩茶产业现状武夷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品种资源优良等优越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2.
星村镇被誉为“武夷岩茶第一镇”,素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说。地处武夷山景区的中心地带,辖区之213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典型的丹霞地貌,不受污染的九曲溪水形成的独特小环境气候,铸就了星村所产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3.
漫话武夷岩茶——兼论岩茶优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之久,茶区之广,名茶之多,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尤为卓著的是武夷岩茶,为茶中瑰宝,乌龙茶中的珍品.武夷岩茶原产于武夷山,自然环境独特,生长于碧水丹山地带,因受优美生态环境熏陶,使岩茶品质独具“岩韵”风格特点.目前,武夷岩茶广受追捧,这是武夷岩茶“岩韵”的品质、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岩茶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也因武夷山为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演化区域,其特殊生态,丰富的名丛种质资源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铸就了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同时为世界孕育出灿烂的武夷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1):36-37
自古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称,而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和小种红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在武夷生产加工的半发酵茶。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武夷岩茶是我国青茶类中的特种名茶,它独特的初制工艺技术及所形成“三分红七分绿,绿心红镶边”的特征和优越“岩骨花香”的品质,久已驰名于茶叶界。它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特征和品质,与它的独特而细致的工艺过程是分不开的,而其做青(发酵)过程是起着主导的作用,它是岩茶整个焙制过程中时间最长而又最复杂细致的一个工序,以往都是利用水筛  相似文献   

6.
武夷吃茶记     
正印象中最初学茶的时候,好像是从武夷岩茶开始的,因为喜欢岩茶,从而走入了茶的世界。所以我对武夷山也是充满了向往,那个素有"秀甲江南"之称的地方,那个被称为"碧水丹山"的地方,那个盛产"岩骨花香"的地方。可惜我却一直未能走进武夷  相似文献   

7.
巩志 《中国茶叶》2010,32(2):29-30
武夷岩茶驰名世界,其中尤以大红袍品质最佳,被称为“岩茶之王”,名扬海内外。“福建之茶以武夷产者,声名最著,昔时充为贡品,大红袍为佛茶神品,今亦以品质优异,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8.
福建武夷山所产的岩茶,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古往今来,多少文士茶客为之倾倒,拍案叫绝。“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大红袍,就是奇茗中之珍奇品种,岩茶中的极品佳茗,誉为“茶中状元”,号称“茶中之王”。在华南和东南亚,享有极高声誉,闽、粤侨居海外的侨胞,更视大红袍为思乡珍品,梦寐以求。  相似文献   

9.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肉桂是岩茶的后起之秀。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武夷岩茶"岩韵"产生的原因进行不断的探索。形成武夷岩茶优异品质的因素主要有适制乌龙茶的优良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主产于我国的福建、广东和台湾。其产量以福建居多,品质亦以福建为佳。如武夷岩茶香气馥郁隽永具有岩骨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而称著;安溪铁观音则以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醇厚鲜甜,具有“音韵”耐人寻味。然而,“这些使人心旷神怡的香味形成机理在茶叶生化领域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茶饮大国,饮茶人群遍及各个年龄阶段。武夷岩茶是我国代表性茶叶之一,素有中国传统名茶之称。武夷岩茶茶树生长在岩缝当中,故此得名。武夷岩茶有诸多功效,包含提升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等,这也是国内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始终保持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质量、产量要求的提升,各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开始应用。本文针对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期探寻得到一种最科学合理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从武夷岩茶品种特性,茶叶制作工艺,茶叶原料成本控制,茶叶成品品质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武夷岩茶拼配技艺进行初步梳理,以期能为武夷岩茶品质提升以及产品稳定性提供理论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之韵,要领略这种岩韵需掌握好冲泡水温、茶水比和冲泡时间等方面才能得到美好的茶汤,更要掌握闻香、观色、品味的品饮技艺。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产。其采制特点,能以叶梢伸长较完整(已形成对夹叶)的标准原料,通过初制加工,制成香高味醇的优良成品。尤其是闽北乌龙茶的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闽南乌龙茶中的安溪铁观音,清香幽长有特殊的“音韵”,早已驰名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武夷岩茶栽培历史悠久,成品茶具有自然花香和浓醇滋味,特别美妙的“岩韵”得到古今中外饮用者的好评,在国内外负有极大的声誉。岩茶之所以著称,除因其精湛的采制技术措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适制岩茶的优良品种,为其它茶类所不及外,亦与其特殊“武夷耕作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主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 ,产于得天独厚 ,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主要分为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奇种三大品类。并有历史以来从奇种优良茶树中选择单独采制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及品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其他各种名丛。此外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各种无性系良种所制成的“品种茶”。武夷岩茶外形条索壮结、匀整 ,色泽绿褐鲜润 ,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 ,素有“宝色”之称。汤色呈深橙黄 ,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 ,叶缘朱红 ,叶中央淡绿带黄 ,呈“绿叶红镶边”之态。岩茶首重“岩韵” ,其香气馥郁 ,具幽兰之雅 ,“锐…  相似文献   

17.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盛产的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历世不衰,驰名中外。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的诗句誉之。自古以来,岩茶倍受朝野上下,文人雅士所赞赏。在当今世界风行饮茶之际,武夷岩茶更是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19.
正岩茶和半岩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之胜,脸炙人口,然而,具此特色的茶叶即在武夷产区亦颇贵重,称正岩茶。正岩茶性温不寒,久藏质不变,味厚而甘,不苦不涩,香胜兰芷,气韵回旋,泡水特长,可耐冲泡六、七次,色黄而略碧,清沏如茶油,叶底如缎面光亮,边缘显红边。从形态  相似文献   

20.
武夷岩茶文化所含内容极为广泛,本文仅能扼要地述说如下:1武夷茶包含武夷岩茶,但武夷岩茶虽是武夷茶中的主要部分,而不能概括统称为武夷茶,武夷茶历史悠久,南北朝(公元479-502年)的南朝“齐”时,浦城令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称山上所产的“珍木灵芽”皆淹平生所至爱。已有文字记述。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间《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贱用之“,至同代光启年间(公元885-886年)进士、郑谷之徐寅腊石茶诗云“武夷初暖日初园、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