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抗10号茶树的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抗10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无性系良种,1986年通过审定成为省级良种,审定号"滇茶一号";1987年通过审定成为国家级良种,审定编号GS13050-1987。云抗10号由于诸多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等,备受云南茶区的喜爱。在云南16个省级以上无性系良种中,云抗10号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良种。到  相似文献   

2.
江济和 《茶叶》1992,18(2):23-26
茶树新品种一波毫是以贵州苔茶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经过1982~1990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和品质均明显超过标准种(安徽3号)。研究结果表明,波毫是一个中芽、高产、优质、多毫、抗寒性较强、繁殖力高的优良品种。1987年被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同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核审同意,参加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
蜀永系八个茶树新品种是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近几年内培育出的茶树良种。其中,蜀永一号、蜀永二号198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良品种。蜀永一号1983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蜀永二号获1987年度四川省技术进步二等奖。另外五个品种:蜀永307、蜀永401、蜀永703、蜀永808、蜀永906于1987年5月被四川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 原名“75—144”,是四川省万县地区农科所1975年用本地推广良种万油11号作母本,沪油3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5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良种。198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省内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并扩引到江西、安徽、陕西、江苏、福建、湖北等省。  相似文献   

5.
<正>1 品种来源宁薯4号(79—105)是宁夏西吉县良种示范繁殖场1978年用当地蓝洋芋和引进的阿普它进行有性杂交,经单株选育而成,1985~1987年参加宁南山区马铃薯区试,1987~1989年参加生产试验及示范.1988年12月23日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薯4号,准予示范推广.2 特征特性宁薯4号全株茎叶为深绿色,茎上有紫纹,远看蓝色,株形扩散,成株长势繁茂,茎粗1.6厘米,叶片较小,株高60厘米左  相似文献   

6.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种驯化培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英红一号,1987 年1月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英红一号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产量高,红茶品质优异的特点,适应性尚好,抗逆性尚强,适宜于我省红茶产区推  相似文献   

7.
1987年元月7~13日,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了我国第一批高产、优质的无性系新品种共有22个,英红一号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证实英红一号在闽东茶区的适应能力,本文特根据我所观察资料加以整理,以供类似茶区引种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世武 《中国稻米》2012,18(1):70-71
龙联1号是以龙粳2号/空育131配组方式经系统培育选择而成。2009年成为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1程中标品种,2010年审定推广。通过高产栽培,在生产中表现出丰产、出米率高、抗稻瘟病性强、耐寒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10.
晋花1号花生新品种,系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7年从“花29”品种中系选而成。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审定,并命名为“晋花1号”。 产量表现 该品种1985—1987年山西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三年28点次平均亩产284.9公斤,比“花37”平均亩产259.2公斤增产9.9%;1936—1987年全省花生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11.
K638(鲁棉研4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育成的中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10号)。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后期叶功能好、抗早衰,铃大、吐絮畅、易采摘,已成为近年来山东省棉花良种推广补贴主导品种和山东省主推品种之一。现根据该品种在试验和生产中的表现,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2.
北青七号是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MDYT作母本、24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丰产青稞新品种.原代号88繁45-1,属大麦属Walpersii korn变种.2005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北青七号,品种审定证号:青种合字0188号.  相似文献   

13.
牛忠林  蒋佰福  顾清 《杂粮作物》2006,26(3):210-210
合玉21号玉米单交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良种必须有良好的栽培技术做指导才能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济和 《茶叶》1994,20(4):10-13
黄山早芽是从黄山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经1982~1990年品系比较实验,同等面积内比安徽一号增产39.64%,红绿茶品质优于标准种。此外,还进行经济性状和主要内含物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早芽是一个早生、优质、高产、抗寒性强适宜北方茶区推广的茶树新品种,1987年安徽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  相似文献   

15.
李志军 《大豆科技》2006,(4):14-14,22
介绍了北部高纬高寒地区,栽培种植的大豆品种北豆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2003年,经农垦总局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名为垦鉴豆25号;200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名为北豆5号。是最佳的良种补贴品种,目前推广面积已达21.94万hm^2。  相似文献   

16.
“八仙茶”是福建省诏安县茶叶公司的科技人员从原产地秀篆乡通过单株选择、无性繁殖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1968年春在西潭乡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扦插繁育而成。1982年龙溪地区科委组织现场鉴评会时命名为”八仙茶”,1987年初正式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茶树。  相似文献   

17.
怀薯6号为怀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1985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为了使良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1982—1985年,进行了春秋两作高产栽培和春薯早熟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宁麦1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秋播射阳县引进试种,2005年秋播较大面积示范试种,因其表现突出,2006年作为射阳县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品种,推广面积为0.8万hm2.  相似文献   

19.
简讯     
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鲁花3号 该品种系山东省花生所和临沂地区农科所等单位于1976年用徐州68—4作母本、协抗青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25天左右。1984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列为推广良种,并定名“鲁花3号”。  相似文献   

20.
陇油一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加拿大油菜品种米达斯(Midas)中经7年系统选择培育的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8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陇油一号。该品种具有含油率高,品质好、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来自省内外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