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保护地水果的花样和面积越来越多.从2003年开始我们致力温室草莓和小西瓜立体栽培的试验,总结出用管道水培法在温室半空栽草莓,地面沙培或常规栽小西瓜,一年收三季,经济收入增两倍.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安顺草莓生产主要有4种方式:大棚一年一栽制、大棚二年一栽制、大棚草莓-西瓜套作制和水稻-露地草莓轮作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草莓收入均高于露地,设施栽培又以草莓-西瓜套作方式经济效益最高,二年一栽制其次,一年一栽制较低.苹莓-西瓜套作、二年一栽制,效益尤其明显,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菜农采用"大棚草莓、丝瓜+茄子+青菜"1年4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每熟的草莓、蔬菜不仅上市早,而且价格高,每亩净收入3万元以上,比过去纯作增收1万多元。1栽培模式选用跨度6米的钢架,在宽6米的大棚内,做6条宽各1米(连沟)的小高垄。9月下旬每垄栽2行草莓,行距23厘米,株距20厘米,亩栽6700株。次年4月中旬,在中间4垄草莓行间各套栽1行茄子,株距30厘米,每亩实栽1480株;同时在2条  相似文献   

4.
介绍"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结构,以‘红颊’草莓为例,研究"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植株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应用"品"字型可移动草莓栽培床相较地栽‘红颊’草莓的增产潜力大,并能实现果品均衡供应,特别适合观光果园应用。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采取一年一栽制,即每年秋季定植生产苗,第2年夏季收获后将老苗全部清除,秋季重新定植的一种栽培方式。因此,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是保护地草莓栽培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引入嘉峪关市试栽的书香草莓表现性状进行了观察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本地栽培技术,为推广草莓促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栽培模式葡萄、草莓全部采用垄作,垄南北向,一般垄高3040 cm,垄距90 cm,垄沟宽度50 cm.采用1:4栽培方式,即葡萄栽1垄,草莓栽4垄。葡萄选用早熟优良品种,草莓选用果个大、耐贮运、果色美观、口感好的品种。2草莓生长期间立体栽培技术要点2.1整地定植草毒适宜在砂壤土中生长,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 kg,复合肥2530 kg均匀撒施在地面上然后翻耕土壤(深15-20 cm).此时葡萄处于休眠期。2.2起垄种植草莓起垄可以增加草莓根系与葡萄根系之间的间隔腊开吸收营养集中区的土层分布。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研究在日光温室垄栽行距为15 cm时,不同株距栽植的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产量、产值的差异,以确定红颜在日光温室内栽培适宜的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为15 cm的草莓植株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产量高,尤其是前期产量较高,生产效益突出,说明红颜草莓可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9.
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模式,投资少,作业简单,商品果上市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全明星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商品果早上市14d,667m^2产1000-1250kg,纯收入2500-30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葡萄套种促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草莓、葡萄套种促熟栽培近年来,草莓、葡萄在南方发展很快,成为重要的夏季水果。南方葡萄适栽品种主要是巨峰系、白香蕉、水晶等,集中在8月上中旬成熟,果多价贱,供应期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笔者1994~1995年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草莓与葡萄套种早熟栽培试...  相似文献   

11.
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广泛应用的草莓高架袋栽模式为对照,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设计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槽,研究了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栽培槽模式下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及品质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其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8 d,前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2.
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室温内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经济效益。一般第一年定植葡萄,第二年便可见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在葡萄行间套种草莓,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栽培模式葡萄、草莓全部采用垄作,为了温室作业方便,有利光照,垄作南北向,垄宽60厘米。采用1:4栽培方式,即葡萄栽1垄,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保护地草莓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忠和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40-143,131
从选择安全环境、栽植适栽品种、采取适宜作型、培育脱毒壮苗、规范栽培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控制采后质量、克服连作障碍等方面,探讨总结中国北方地区保护地草莓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重点突出草莓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普通大棚抑制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高架基质、地面半基质、土壤地栽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基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草莓生长、根系活力、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后,3种栽培模式的基质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都会发生不同变化,高架基质栽培的基质容重、总孔隙度、EC值、pH值等重要指标都在优良基质的阈值范围内,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明显高于地面半基质和土壤地栽,对肥料的利用率高,植株长势好,果实产量分别较地面半基质与土壤地栽提高12.0%、34.4%,对草莓生长和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莓繁殖容易,栽后受益快,采取一定措施,当年栽植当年即可结果。一般来说,7~8月份栽植,次年就能结果。在我国北方水果中,草莓上市最早。山东、河北5月中下旬,辽宁6月上中旬,黑龙江6月下旬草莓即可上市。不同品种合理搭配栽培,鲜果供应期可达5个月以上。草莓采取保护设施栽培,一般增产幅度在30%以上,高的超过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冬季新鲜水果市场,提高水果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龙口市果树站自1996年开始进行“塑料日光温室葡萄间作草莓促成型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一、试验材料 试验在龙口市高效农业研究所基地的塑料日光温室内进行。葡萄以巨峰为主栽品种,草莓  相似文献   

17.
赵根  邱芬  陈丽萍  韩明丽  郑鹏华 《蔬菜》2017,(11):69-73
介绍了目前草莓在生产上运用比较广泛的无土栽培模式,如基质栽培模式的高架槽式栽培、基质袋式栽培、立柱式栽培及盆栽方式,水培模式的管道化栽培方式,气雾栽培模式的人字形、拱棚式、立柱式栽培方式;强调了栽培基质与营养液的配制直接影响草莓的营养供给,并总结了栽培基质与营养液的适用配方与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来历及最初栽培方法草莓石垣促成栽培起源于日本静冈县久能村。1917年左右该村农民有栽草莓于久能山下平地者,偶有靠近梯田石垣的草莓发生匍匐茎着根于向南石垣的石块隙缝间,生长而成一株健壮的草莓植株,而石垣受日光照射而产生的温热,使草莓开花结果远较附近平地所栽的早。这引起了当地农民的注意,认为栽植草莓于向南石垣的石块缝隙间,当可提早开花结果,至冬季果实肥大成熟,可收获作为不时产品,高价出售,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至1019年,该村有几个热心于草莓石垣促成栽培的农民开始进行试验,先在平地培育了健壮的草莓苗,至9月间,即平地露地栽培的定植期,在向南的山坡面铺肥沃培养土,并由海滩拾取椭圆形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章姬、枥乙女、丽红、丰香、红颜5个草莓品种,在西藏拉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高效日光温室进行栽培,着重观测5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及物候期等。经连续3年试验,从综合经济性状考虑,在西藏拉萨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宜选择章姬为主栽品种,枥乙女、红颜和丰香为辅助栽培品种,不宜栽培丽红。  相似文献   

20.
5个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在沈阳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草莓发展较快,由于其具有果实成熟期早、应市期长、收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取代露地栽培,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草莓栽培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保护地栽培草莓产区发展历史较短,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相对较少,且良莠不齐,一些果农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地栽培草莓的单位面积产量、市场竞争力和收益。为此,沈阳农业大学1997年以来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入草莓新品种20余个,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分别采用日光温室栽培和冷棚栽培方式,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选出适宜沈阳及与其气候相近地区试栽的2个适合日光温室栽培品种和3个适合冷棚栽培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