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水兵 《农业考古》2004,(2):181-184,198
茶馆,宋代时称茶肆、茶坊、茶楼或茶邸,是一种主要以售卖茶水,供顾客品茶赋闲、怡情养性的公共活动场所。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广陵耆老传》有出售茶水的记载:“晋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有老耆,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粥之,市人竞买。”南北朝,品茶清谈之风兴起,当时已出现供人喝茶歇脚的茶寮,它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周龙章 《农业考古》2004,(2):147-148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始源也在我国。我国饮茶风尚却始于巴蜀。从王褒《僮约》中家僮要求家中煮茶,又要去武阳买茶到成都出卖营利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一带的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西晋付成《司隶教》记及:“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之,廉事欧其器具,使无为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老婊,独何哉”。这是我国有关出卖煮好的茶的最早记载。如今蜀茶馆林立、比比皆是。这位“蜀妪”应为我国茶馆业的鼻祖。明代时,以人顾云农说:“除烦去腻,川人因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四川人自古以来对饮茶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茶艺馆,是现代茶馆的称谓。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其源于台湾七十年代中期人们思乡、怀旧之风,也有人谓之受“日本茶道”的影响。其实,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茶馆,唐时称“茗铺”。《封氏闻见记》记载“城市多开茗铺,煮茶卖之……。”《太平广记》卷,有“ 于茶肆”(《河东记》)。《梦粱录》载“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宋人《清明上河图》名画卷中也出现茶肆,唐宋时还有称“茶坊”、“茶楼”、“茶邸”、“茶居”等等,茶馆之名始称于明代(张岱《陶庵梦忆》),清代也惯称茶馆。老…  相似文献   

4.
清代民国时期的茶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茶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主要供客品茶、吃茶点、休息、娱乐、联络感情、沟通信息(1).茶馆是中国特有之物,它特别发达,与"酒肆"、"酒坊"一样深受中国民众青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根据茶馆经营方式和特点,茶馆也被称为茶肆、茶坊、茶楼、茶邸、茶房、茶舍、茶亭、茶厅、茶座、茶社、茶棚、茶寮、茶室、茶屋、茶居、茶铺、茶店、茶居、茶园、茶舫、茶船、茶担、茶桌等,称谓丰富多彩.茶馆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市场上已有茶水出售.  相似文献   

5.
李新玲 《农业考古》2005,(2):145-148
我国饮茶之历史非常久远,但只有到了唐朝中期,饮茶之风才普及全国。据陆羽《茶经·六之饮》记载:“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巴渝间,以为比屋之饮。”两都即陕西之长安和河南之洛阳,就是说从京都地区到西南的四川、重庆等地,每户人家都在喝茶。而北方地区不产茶,因此长途贩运就兴盛起来,《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里说的是整个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都盛行饮茶,并且在城市还开有茶店供应茶水,所以南方的茶叶就源…  相似文献   

6.
茶谜集锦     
谜面谜底茶(五言唐诗一句)草木有本心茗(成语一)名列前茅喝早茶(成语一)一品当朝烘制茶叶(《红楼梦》人物一)焙茗鞍钢见闻(茶名一)铁观音一品大红袍(唐诗目一)《试茶》梅放一枝春(茶类一)花茶饮茶结知己(集邮名词一)品相好孙悟空称王(茶名一)猴魁品茗一定康安(茶学名词一)茶单宁大家听潮品香茗(茶叶名一)普洱茶一盏香茗值千金(名著一)《茶花女》一枝春花人俱往(用具一)茶具人间草木知多少(用具一)茶几工夫茶尽是工夫(五言唐诗一句)草木有本心冰山上月色朦胧(台湾茶名一)冻顶乌龙龙井渡头细盘缠(茶馆业名词一)茶水费旧居开业卖香茗(茶馆名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北京大学刘学忠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张贷《陶庵梦忆》中即称茶馆,《儒林外史》中多称茶馆,清代以后,就惯称茶馆了。它是一种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茶馆起于何时,史料无有明确记载。汉时王褒《僮约...  相似文献   

8.
十集电视专题片《中华茶文化》,由中央电视台、上海敦煌国际文化艺术公司、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三家联合摄制,于1993年初开机。《中华茶文化》共分《饮茶思源》、《茶路历程》,《名茶飘香》(上下篇)、《茶馆风情》、《茶俗志异》、《茶具琳琅》、《茶艺荟萃》(上下篇)、《茶寿绵延》等十集,每集片长二十分钟,既有茶史探源,又有新茶展望;既有名茶赏评,又有茶俗趣谈、茶艺表演,是一部集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之大成的电视片,融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茶与生活》一书,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由江苏省常州武进市农村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原中共武进县委宣传部长钱世康编著。全书分:茶的故乡、陆羽茶经、天下名茶、茶与健康、茶叶识藏、茶水沏泡、品茗茶具、古今茶馆、饮茶习俗、名人论茶、茶诗神韵、茶联拾萃、茶道漫话、茶的开发、茶在世界等十七章。作者祖籍在有2500余年历史的八邑名都武进,古称毗陵,该邑古风厚朴,史有“诗国”之称,作者多年发掘整理了毗陵古今茶诗一束,别有韵味。 本书融历史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  相似文献   

10.
拥有 6 0 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南京 ,人们喝茶很普遍。这一带饮茶之风历史悠久 ,如三国时吴主孙皓就经常在宫中举行宴会 ,大臣韦曜因不胜酒力 ,孙皓就密赐茶水以代酒。如今 ,位处交通要地的南京更是茶叶消费的大市场。苏南各县尤其是南京各郊县均产茶 ,它们在南京茶叶市场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安徽、浙江茶也以该地为重要销场 ,在下关码头建有茶叶批发市场 ,更是茶的天下。然而南京人习惯喝绿茶 ,红茶消费量不大 ,喝乌龙茶的人更是廖廖无几。与此相适应 ,茶馆经营无不把绿茶放到重要位置 ,其它茶只起陪衬作用。在众多茶馆中 ,惟有位于洪武路 2…  相似文献   

11.
沈冬梅 《农业考古》2006,(5):130-134
一、茶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历史茶馆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它最初出现在唐中期开元时期。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在自今山东河北邹、齐、沧、棣等地通往洛阳、长安这一路的大小城市中,有人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在西京长安开远门外数十里之处的道路边上也有开茶馆。当时称茶馆为茶坊、茶肆、茶店、茶楼、茗铺等,主要是为了满足行旅之人以及城市居民的饮茶和歇息休闲之用。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流动加剧,城市、乡村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它内涵丰富,具有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方面的内蕴,其灿烂光辉,还辐射到经济领域,可谓是文化、经济双欣双茂之花。一、促进茶叶生产发展唐代陆羽《茶经》付梓问世后,极大地推动了饮茶的普及,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比屋之饮”,由此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写《茶经》时,已有8个道(相当现在13个省区)43个州生产茶叶。到了宋代,茶诗茶词兴盛,茶馆文化发达,尤其是城镇茶馆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厚,茶叶生产也随之扩大,生产规模由唐代的43个州发展到66个州。明清时期茶文化进一步繁荣,在文化艺术方面…  相似文献   

13.
薛繁洪 《农业考古》2019,(5):108-111
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化名人,徐兴公在生活中是一位爱好品茗、精通茶事的嗜茶之人。由徐氏饮茶生活可以管窥晚明文人品茗风貌。本文以徐兴公涉茶文集、诗歌等文字记录作为史料依据,从茶境之讲究、茶侣之组成、茶类之品味以及茶水之择取等方面论述其清幽高雅的饮茶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最近,茶文化学者吴尚平、龚青山所著《世界茶俗大观》一书,由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共分中国汉族茶俗;中国少数民族茶俗;中国庙宇茶俗;海外茶俗;茶馆风情以及中外名人茶规七个部分,共计十六万多字。详细介绍中国各民族饮茶风俗、日本茶道、南朝鲜茶礼、英国午后茶、美国冰茶、阿拉伯嚼茶、东欧果皮茶、土耳其薄荷茶……,中国与新加坡、法国等地的茶馆风情,以及古今中外名人饮茶习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宋代时派来中国留学佛教的著名僧人。荣西禅师在留学中国期间,正值南宋经济以杭州为中心向南发展时期,当时中国的饮茶风俗已经普及,江南各地种茶、制茶、饮茶到处可见。荣西禅师在钻研佛经之余,以极大的兴趣潜心于茶的研究,于121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该书在日本广为流传。荣西禅师认为饮茶是养身之道,长寿的妙药。日本明惠上人(1173—1232年)也提出饮茶十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馆之多,冠盖全球;茶馆名堂之多,绝无仅有,堪称世界之最。笔者今就民国时期的茶馆略作一叙。民国时期,既有遍布山野乡村的茶铺、茶棚、茶寮、茶摊、茶店,亦有星罗棋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茶园、茶楼、茶社、茶厅、茶室、茶馆、茶座、茶舫。在这不计其数的茶馆中,既有专卖粗茶水的野茶馆,亦有卖茶又卖点心酒菜的茶酒馆(北京人又称之曰荤茶馆);既有说评书唱鼓词的书茶馆,亦有供茶客品茗对弈的棋茶馆;既有歌女卖艺的清唱茶社,亦有兼唱小戏的茶厅(以南京下关和夫子庙的最为有名);既有供生  相似文献   

17.
杭州茶馆始于何时,史料无明确记载。其雏形约在唐代初年就已出现,当时江南一带的寺院里有“蔡寮”、官署和驿舍里有“茶室”等,都可提供茶水供人饮用。不过这些地方都不是以卖茶水为业谋生的.故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茶馆。真正以卖茶水为业的店铺是在唐代中叶以后始有的,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说,玄宗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间道俗,投钱取饮。”这里虽未提及当时叫作钱塘的杭州,但一般说来,茶馆业的产生,与城镇的商业经济发达程度及饮茶风习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杭州位于著名的产茶…  相似文献   

18.
临清茶俗     
临清人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一种民俗文化。唐朝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徒皆饮焉”。可见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遍及全国,几乎同吃饭一样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每一个人,因此有人倡仪,把茶作为国饮,不是没有道理的。据李石《续博物志》和《封氏闻见记》等文献记载,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北人才逐渐开始饮茶。又据《通考》卷十八嗜茶榷茶(茶税),始于贞元年间的记载,可见在陆羽晚年之时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嗜茶之风已在全国普及。所以,到了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在《聊城寒  相似文献   

19.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1,3(2):256-259
一、唐代饮茶虽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 ,实际上饮茶真正成为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和庶民百姓日常必需品还是唐代中期的事。在这之前 ,北方少数民族通过战争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他们从汉人那里接触到饮茶习惯 ,为饮茶西传、北传打下了基础。江表遗族的饮茶之风不绝如缕 ,如北魏洛阳鲜卑贵族虽不饮茶 ,但每次宴会时还是坚持“设茗饮”以满足“江表贱民远来降者好之”的需要。( 1) 隋代国家的再次统一和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大大便利了南北货物的交流 ,自然对饮茶习俗的普及起到积极作用。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  相似文献   

20.
李传轼 《农业考古》2002,(2):194-194
明人许次纾 ( 1 546— 1 6 0 4 )在万历 2 5年 ( 1 597)写了一本《茶疏》 ,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 ,茶文化上的一部力作。凡是学茶的人 ,特别是喜欢研究茶史的人恐怕没有不阅读此书者。明朝是我国制茶工艺全面发展继往开来的光辉时代。元朝贡茶仍为饼茶 ,饮茶仍为烹饮。到了明朝“杀青”就改蒸为炒 (粗茶蒸、嫩茶炒 ) ,饮茶由烹饮改为冲泡 ,末茶产量也大减 ,从而形成为散茶独盛的局面。特别是洪武 2 4年 ( 1 391 ) 9月朱元璋命罢龙团、凤饼改为制芽以进。从而使六大茶类制茶工艺相继形成。许次纾的《茶疏》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写成的。《茶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