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铁岭市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了铁岭市近年来在蔬菜生产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制约铁岭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铁岭市应立足于整个蔬菜产业,将生产、流通、加工、保鲜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根据铁岭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通过挖掘内涵实现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闫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98-7099
分析当前铁岭市设施蔬菜生产的现状,指出铁岭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市的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已经成为铁岭市蔬菜生产实现新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把设施蔬菜开发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市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出口蔬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根据牡丹江市对俄出口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在综合分析其对俄出口蔬菜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蔬菜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危害,病虫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种植条件、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加强非农药防治技术的应用,结合绿色生态理念,改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模式。文章主要介绍了农艺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与物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崇信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促进菜农增收;发挥区域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强产销衔接,提高产业效益;加强协作,实现产销信息共享;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提质升级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铁岭市优质水稻生产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及时规范生产技术问题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加快发展铁岭市优质水稻产业.本文简要介绍了铁岭市发展优质米生产的现状与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昌吉市蔬菜生产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分析,论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蔬菜产业发展将成为昌吉市发展区域经济、培育高效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指出了蔬菜生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北省顺平县桃种植区域6个乡、8个村的农户进行入室问卷调查,初步查明了顺平县桃产业发展在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的现状以及调查区域的种植生产情况,认为顺平县发展桃产业在自然环境条件、地理区位、种植历史以及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等方面具有优势,并对桃生产过程中农户在桃园灌溉、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机制、产业化组织程度、参投灾害保险落实以及充分发掘旅游资源与产业优势的对接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实现顺平县桃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蔬菜产业是国家促进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生产力的提高,中国逐渐从蔬菜生产供不应求转变成为全球蔬菜生产大国,蔬菜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脉络进行数理分析,展望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可为政府产业决策提供一定支撑。简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蔬菜产业在产销体制、生产水平、蔬菜育种、生产技术、出口贸易、生产区域布局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从质量安全,机械化水平,产后储藏、加工、流通能力,以及标准化生产等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蔬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基于分析结论,对未来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天水市蔬菜生产现状,分析了该市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从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铁岭市地处辽宁北部,耕地面积达54.7万公顷,是辽宁省的农业大市。近年来,铁岭市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机化发展实际,以项目为主线,以农机大户为主导,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实用的农机化技术,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永善县的自然条件,区域分布及环境条件,分析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使我县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设施蔬菜是通过采用现代工程工艺技术,建造人工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环境,为蔬菜的生产提供环境相对可控制的生产条件,一定范围内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延长蔬菜的生产期,进行高产优质高效蔬菜生产的栽培模式。设施蔬菜具有高投入、高品质、高效益等特征,发展设施蔬菜,能够实现鲜蔬菜的周年供应。渭南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作为陕西关中地区主要设施蔬菜产地,交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研究蔬菜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大湾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域蔬菜统计数据和当年行政区划图,计算每年蔬菜产量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判断蔬菜生产的区域相互关联关系;借助局部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县域蔬菜生产的聚集区域及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生产在空间相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0 年全局自相关指数通过检验且数值大于 0,表明县域蔬菜生产形成空间正向相关格局,蔬菜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并随年际变化不断增强。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分析,发现龙门、博罗、惠城等蔬菜生产区域呈现“高 - 高”聚集格局,并逐渐在大湾区东北部形成聚集格局。而蔬菜生产“高 - 低”“低 - 高”空间格局逐渐受相邻区域的正向相关作用影响,最终与周边区域形成相同格局。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发现 2012 年主要因素为土地、经济水平、劳动力和农业技术投入;2016 年后主要因素为土地,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是产量增加的第一因素。【结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并逐渐形成产业核心区。今后需在博罗、龙门、惠城、从化等蔬菜生产核心区域,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崇信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强产销衔接,提高产业效益;加强协作,实现产销信息共享;发挥区域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促进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庄浪县蔬菜生产的调研,分析了庄浪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条件、生产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设施蔬菜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可生产错季、淡季高价蔬菜,大幅提高产业效益,对于保障蔬菜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正常生产,提早或延长收获期,稳定蔬菜产品供应,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泸州是种植蔬菜的优势区域,泸州市设施蔬菜依托“春提早”和“秋延后”的产业优势,以生产错季节蔬菜为主,主要以三月春淡、七八月夏淡和过年时期3个蔬菜价格较高的时期为生产供应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当前泸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特点和问题,并分析了生产成本、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给蔬菜种植者和为政府制定、实施蔬菜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作为武威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了武威市蔬菜的发展现状和生产优势,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缺乏、自主产权品种较少、市场信息不畅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品牌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坚持质量优先的蔬菜产业发展取向、坚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统领蔬菜产业发展、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向优势区域聚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蔬菜产业的支撑能力、强化蔬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旨在为推动武威建设蔬菜产业强市和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武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蔬菜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衡量陕西省各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情况,正确认知陕西省区域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为陕西省各地方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管控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TOPSIS分析法,以陕西省蔬菜种植的12个市区为样本,选取地方政府规划、蔬菜产业投入、自然环境资源、产值效益四大驱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