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激素鸡"、"速生鸡"、药残鸡等乌龙事件,让白羽肉鸡产品饱受消费者质疑,对行业打击深重。在首届山东肉鸡产业发展大会上,如何改善白羽肉鸡在消费者当中形象、恢复消费者对肉鸡产品的消费信心成为了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肉鸡生产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817"肉杂鸡是近年来我国肉鸡生产的一种新的养殖类型,具有诸多养殖优势。根据该类型鸡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本文阐述其主要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养前准备、饲养标准、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定期称重、环境控制、人员管理,以及生产中的注意的主要问题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使该类型肉杂鸡养殖能达到低耗料量、高增重、高成活率、料肉比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桂朝  李新 《中国家禽》2013,35(2):34-42
2012年度,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以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积极开展实施并全面完成"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集成与示范"、"我国优质肉鸡核心种群的构建"、"肉鸡禽流感等主要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地方鸡遗传资源保护与评价研究"、"肉鸡遗传改良实用关键技术研究"、"肉鸡禽白血病净化技术研究"等14项年度任务,在品种资源调查和新品种培育、肉鸡主要疾病防控技术、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技术、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了肉鸡产业节能减排、质量可控、规模化、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近期召开的"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工作总结会议暨考评会"各岗位科学家述职报告进行了归类报道。  相似文献   

4.
肉鸡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为了完成"十三五"末国家提出的贫困县摘帽、贫困户脱贫的宏伟目标,各级政府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了心里、拿在了手上,积极实施产业带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现状,因而肉鸡生产近年来迅猛发展,生产数量迅速增长。肉鸡产业带动了种鸡业、饲料业、兽药业、设备制造业、技术服务业、屠宰加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农民快速脱贫致富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通过阐述肉鸡的饲养和管理技术,以期为进一步发展肉鸡产业提高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商品肉鸡养殖是肉鸡生产的主体,也是养鸡业中见效快、获得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但是由于"速生鸡"事件、"H7N9禽流感"事件对肉鸡养殖业的影响很大,使肉鸡生产陷入低谷。在危机消退以后,肉鸡养殖产业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调整,科学合理地进行肉鸡养殖,提高养殖水平、管理水平,可使肉鸡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情况、结合实际生产经验,阐述了商品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供养殖户参考。1良种是前提  相似文献   

6.
精准化、智能化信息管理和分析系统的缺乏限制了肉鸡育种产业的发展。团队结合我国优质肉鸡育种实际需求,围绕优质肉鸡育种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开展了系列攻关研究,成功研制"优质肉鸡育种信息智能化管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善,与实践结合紧密,目前已被国内10余家育种机构成功应用于肉鸡育种工作中。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及推广应用将有效提升我国肉鸡育种效率,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开启精准化、智能化、模块化的肉鸡育种2.0时代,整体提升我国肉鸡育种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鸡产业迅猛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养殖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养殖技术、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与此同时,肉鸡品质不佳、疾病较多、产品药残超标等问题也在近几年逐渐凸现出来,严重制约着肉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适应我国肉鸡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使肉鸡生产技术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从品种选择、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探析,以资推广借鉴,期望能为规范化肉鸡生产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发生了几起重大动物源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震动和连锁反应。远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事件不说,就说2013年的“药鸡门”和连续2年的H7N9流感,造成的巨大影响至今还在发酵与延续。人们因为害怕食用“药残鸡”、“激素鸡”,惟恐避之不及而拒绝鸡肉食品,现在还未从阴影中走出来,导致肉鸡生产跌入低谷,肉鸡消费低迷。我国黄羽肉鸡产业普遍以“公司+农户”一条龙养殖模式发展,肉鸡生产企业实行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禽苗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及检测和物流全产业链生产和管理,只有控制好产业链每个生产环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在影响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外,因疫病、药物残留及生产标准等因素影响肉鸡产品出口矛盾已凸显出来,而药物残留成为肉鸡生产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来的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因此,必须采用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生产中的各方面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现简要介绍肉鸡生产药残控制的几条基本法则,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影响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外,以疫病、药物残留及生产标准等因素影响尤为突出。而药物残留已成为肉鸡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我国近几年来的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因此,必须采取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生产各个环节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下面简要介绍肉鸡生产药残控制的几条基本法则,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21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召开肉鸡安全生产工作布置会,会议针对山东被曝出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添加"金刚烷胺"、"地塞米松"等违禁物事件,对湖北省肉鸡生产形势和肉鸡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湖北省畜牧兽医局陈亮副局长出席布置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认为,近年来湖北省肉鸡生产势头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二恶英、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也给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肉鸡饲养量世界第一,其产品在全球畜禽产品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但我国肉鸡产品存在着病原多、兽药残留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成为出口贸易的最大障碍.肉鸡产品的质量有赖于多个生产环节的控制,如疫病控制、饲料质量、饲养环境等,本文对仅肉鸡饲料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以便更好的消除这些有毒物质和改善畜禽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科学的饲料配方、饲料添加剂、禽药疫苗等在肉鸡生产中广泛应用,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迅猛,大规模集约化肉鸡生产企业迅速崛起。然而,大规模、高密度的工厂化肉鸡生产集中产生了大量粪便、污水、有害气体和恶臭,引起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在全社会生态意识日益加强,环保力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解决肉鸡养殖的废弃物污染,促进肉鸡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肉鸡养殖及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发生了几起重大动物源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震动和连锁反应。远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事件不说,就说去年的“速生鸡”和连续2年的H7N9流感,造成的巨大影响至今还在发酵与延续。人们因为害怕食用“药残鸡”、“激素鸡”,惟恐避之不及而拒绝鸡肉食品,现在还未从阴影中走出来,导致肉鸡生产跌入低谷,肉鸡消费低迷。我国优质鸡产业普遍以“公司+农户”一条龙养殖模式发展,肉鸡生产企业实行从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禽苗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及检测和物流全产业链生产和管理,只有控制好产业链每个生产环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肉鸡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成绩喜人。然而肉鸡规模化饲养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难度加大,疫病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加大,抗生素残留问题突出,饲养成绩不够理想,鸡肉产品出口受阻等。中国肉鸡业要与世界接轨,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业内专家已呼吁推行家禽业保险,国家实行必要的补贴政策,建立家禽期货市场,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建立禽肉储备制度,减免相关税费,和给予禽肉生产出口企业补贴等举措来为规模肉鸡养殖业保驾护航。规模肉鸡养殖企业需要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发展理念,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和"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管理体系,使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强化家禽养殖过程中以免疫营养为主的全面营养解决方案和全面健康管理方案,结合"抵抗应激、增强免疫、均衡营养、健康养鸡"的现代养殖理念,才有可能提升规模化养鸡的整体效益。本文主要对中国肉鸡养殖业各方面资讯进行整理,对我国肉鸡规模养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剖析,以期为规模肉鸡生产者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肉鸡饲养业快速发展,并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当前肉鸡饲养的实际生产需要,给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本文阐述了肉鸡的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肉鸡生产药残控制的基本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畜产品对外贸易中,肉鸡出口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为敏感的问题。在影响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外,因疫病、药物残留及生产标准等因素影响肉鸡产品出口矛盾已凸显出来,而药物残留成为肉鸡生产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来的肉鸡出口受阻,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不符合进口国标准。肉鸡饲养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按照标准添加药物。当药品和化学物质随饲料、饮水进入鸡体,或从空气中被鸡吸入时,鸡肉里就会有残留产生。因此,必须采用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生产中的各方面来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项目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济民研究员、辛翔飞副研究员就规模化养殖对我国肉鸡生产效率的影响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肉鸡生产效率,相对于小规模肉鸡养殖而言,中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较小规模提高了8.03%,大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较小规模提高了22.16%。我国南方和北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喀什地区商品肉鸡饲养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饲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降低了广大农民养鸡户的收益。为解决好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实际探索和研究以期通过制定商品肉鸡饲养管理规范帮助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规范肉鸡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鸡肉:2000年我国肉鸡产量达到1207万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然而,禽肉出口仅占生产量的3%左右,是典型的生产的“巨人”和出口的“矮子”。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肉鸡净进口国。到1999年,我国肉鸡净进口量已达到46.5万吨。目前我国肉鸡业主要由于疫病和药残问题而严重影响出口。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饲养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疫病,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超标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我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声誉。近来,一些国家如日本、欧盟等国设置高的技术壁垒限制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