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走式苗木移植机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走式苗木移植机采用新型动力底盘,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没有苗木换床机械配套动力的问题;采用横格式苗木移植新方法,解决了植苗密度达不到我国育苗技术规程要求的关键问题.该机的作业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开沟、覆土、镇压机构"三位一体";底盘采用通用可拆动力系统,使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控制,提高了通用性和配套性;行走装置采用橡胶履带,使机组附着力增大,设备作业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苗木换床移植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我国苗木换床移植技术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机械化作业方式,结合国情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的横格式苗木移植技术,尽快实现我国苗木换床移植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技术是在我国林业育苗生产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总体结构、总体参数的设计计算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机构运动分析,给出了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09,(3):41-41
2ZYZ-20型苗木移植机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型的成果。该机采用自行式电力传动底盘新技术,解决了我国没有配套动力的瓶颈问题;在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新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广谱”夹苗技术,一种苗夹能够适应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多种苗木,解决了业内专家公认的高密度苗木移植的难点问题。在设计思路和结构上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同行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对国际上苗木移植机械化的发展是一项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林业造林面积的迅速增长,对苗木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育苗过程中,为了提高苗木的质量,对有些树种的苗木需要进行换床。换床作业很费工,而换床作业的机械化,难度又很大。用切根来代替换床,是较为简便的方法,而且切根作业较易实现机械化。但是,切根作业必须要满足林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走式苗木移植机是我国最新研制的苗木换床移植设备.主要介绍将该机电控操作系统改用单片机实现嵌入式系统控制的方法,并提出在换床机上进一步应用嵌入式系统控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前言春季在寒冷多雪地区的苗圃,完成全部育苗作业显得十分紧张。采用雪中贮藏换床苗,能延长换床作业时间,把春季育苗的劳动量均匀开。这种方法,由于苗木贮藏的劳动需求量大,又受到场所的制约,贮藏量有限等,使这项工作未能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三农机株式会社研制的DC610型苗木换床机,是专门用于苗木换床的新机械。1980年经日本北海道营林局惠庭营林署生产性试验证明,该机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生产效率高,基本达到换床作业的技术要求。该机为自走式四轮换床机,采用4.5—6.5马力的小型风冷四行程汽油机。作业速度为260—540米/小时,有四个前进档,两个倒档;最小转弯半径2.5米,轮距为1600毫米,轴距  相似文献   

9.
自走式苗木换床机是我国最新研制的苗木换床移植设备,该机创新采用了电力传动方式,使设备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控制更加方便。本文介绍了该机电控操作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香是我区城镇庭院及街道绿化的花灌木之一。丁香一般用播种育苗繁殖发展。播种的苗木常因过密而生长纤弱。若采用稀播育苗,则浪费土地,且常遭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部门近年来采用夏季换床移植培育法,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在6—7月,待播种苗高3—6厘米,真叶  相似文献   

11.
2MCX-1100型精细筑床机采用土壤颗粒大小分区成形装置实现土壤精细作业,解决了我国现有机型存在的消耗功率大、床体土壤分布不合理、旋耕部件缠草以及悬挂架下拉杆档土等问题,可为育苗播种和苗木移植作业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性能和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作业质量显著提高,生产率提高了60%以上,作业成本则降低了3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苗木通过移植,能增加营养面积,改善苗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促进根系生长,是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措施.一、换床育苗的时间春季樟子松二年生以上苗木生长的特点是萌动早.四月中、下旬,当月平均气温达6-8℃时,芽开始萌动.旺盛生长开始早,但高生长时间短,一般只有30-36天.高生长旺期在5月上旬-6月中旬,其中又以5月下旬生长最快,生长量常占年总生长量的60%以  相似文献   

13.
对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对落叶松换床苗木浸根和落叶松换床苗木及新播苗木叶面喷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综合评定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津大学研制的生物助长剂对红皮云杉 1年生换床苗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根处理 ,发现采用生物助长剂处理的苗木苗高、主根长度、侧根条数和苗木的生物量都明显增加 ,并得出了不同浸根时间对红皮云杉 1年生换床苗生长影响的差异 ,为生物助长剂在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走式苗木换床机是结合我国国情,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苗木换床移植设备。本文介绍了该机底盘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整机所需功率的计算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颜雯 《绿色科技》2013,(6):80-81
指出了青海云杉是一种常绿乔木,是我国城乡绿化、护牧林、用材林、水源林的优良树种。青海云杉育苗将经历采种-育苗地的选择-整地-作床-上基肥和土壤消毒-种子催芽-播种-灌溉-病虫害防治-苗木遮阴-预防霜冻-松土除草-追肥-苗木换床移植-苗木越冬-苗木出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者之后,容易遭受大小蠹虫的侵害。从分析青海云杉育苗过程出发,探讨了青海云杉大小蠹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桉树造林,除利用小苗直接上山造林外,大多用2—3个月生的播种苗进行换床移植,培育大苗,以供应群众四旁绿化和公路绿化的需要。桉树移植育苗,在一定的育苗技术和圃地自然条件下,苗木品质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与苗木移植密度有很大关系。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密度很不统一,少的二千多株,多的五、六千株甚或一万余株。为了探索桉树不同移植密度与苗木品质的关系,研究在单位面积上既能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又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适宜密度,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桉苗不同移植密度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移植(换床)苗经过摘芽处理后,成苗率和苗木一级品率分别比不摘芽的苗木提高16.3%和10.5%,在生产成本与苗木收入上,每亩可多收入519.71元。同时可促进苗木主干优势,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摘芽能增加育苗区通风条件,从而避免苗木生长期下部悟苗现象,摘芽既能节省包装物,减少窖藏占地面积,又便于造林运输,是一项可行的育苗技术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ZYZ-20型自行式苗木移植机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ZYZ-20自行式苗木移植机应用横格式苗木移植新方法,实现了苗木高密度移植作业机械化;底盘采用通用的可拆动力系统,使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控制,提高了通用性和配套性;行走装置采用橡胶履带,使机组附着力增大,打滑率减小,设备作业平稳可靠。样机性能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作业成本比人工作业减少20%~30%,生产率是人工定额作业的4倍左右,优质苗木的产出率提高15%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牡丹江林管局科研所研制的HC—6移植机(见图)是半机械化的换床机具。它适用于东北林区各类苗圃的春季苗木移栽换床作业。该机可移栽一、二年生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的幼苗。如稍加改动,还可以进行杨树插条。该机具有换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