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鲺病,近几年来,在我县养殖事业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草、鲢、鳙、鳊等四种鱼。此病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鱼类不摄食、体消瘦,引起鱼种大批死亡,成鱼陆续死亡。是我县精养鱼塘中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分三种类型:①鲁克氏耶乐森氏菌:②嗜水气单胞菌:③弧苗等革兰氏阳性菌。表现的症状通常有:病鱼体外全身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红色腹水.严重贫血,肝肾肿大,有的鳞片竖起,肛门处拖粘液便,症状表现多样化.有的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呈急性感染。此病主要的流行情况:从5~10月份,水温在9-36℃之间均有发病.水温在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以老池为甚。主要危害鲫、鳊、鲤、鲢、鳙,出危害草鱼、青鱼等.严重时甚至野杂鱼也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3.
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其病势之凶猛、传染速度之快、死亡率之高、流行地区之广、危害养殖鱼的种类之多、危害年龄范围之大属多年少见,是一种能够造成巨大损失的急性传染病。它导致多种养殖鱼类如鲢、鳙、鲫、鲤、鳊等的细菌性败血症,而发生大量死亡。一、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和弧菌引起,在低水温下还分离到鲁克氏耶尔森氏菌。二、病症与诊断:主要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1.外表症状: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  相似文献   

4.
刘革  李月红 《中国水产》2009,409(12):55-55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俗称爆发性鱼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鲢、鲫、鳊、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造成养殖鱼类大批死亡。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该病而造成的鱼产量损失达30万~40万吨,价值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5.
熊炎成 《齐鲁渔业》2005,22(9):13-15
近几年来,在淡水养殖生产中,流行一种出血性败血症鱼病。因这种鱼病具有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鱼类品种多、死亡率高等特征,故又称为暴发性出血病。此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等病菌共同感染所致。病鱼的外表症状为:头、腹部、胸鳍基部出现充血性红色斑点,严重时大面积充血呈红色。解剖后发现肠道、鳔管充血发炎,肝脏呈淡黄色,胰脏淤血后坏死而呈紫黑色。此病引起死鱼的顺序一般为:白鲢、鲫、草鱼、鳙、鲤、鳊。从目前的报导来看,全国各地均有此病流行,发病2~5天即可引起大批死亡,有的死亡率高达30%以上,对渔业生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我县许多养殖团头鲂苗种的塘口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引起大批死亡的主要是在4-7月。引起车轮虫病的病原约有10多种,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一、症状  相似文献   

7.
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可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1年8-9月我县石庙渔场发生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由于准备充分,发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县一些大中型水库养殖的鲤、鲢、鲫鱼患舌状绦虫病较流行并日渐严重起来,危害养鱼生产。经过我们研究采取药物混料投药方法治疗,效果很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病鱼症状: 舌状绦虫呈白色长带状,俗称“面条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腔中。病鱼腹部膨大,严重时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  相似文献   

9.
草鱼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中华鳋病是一种危害草、鲢、鳙等鱼类的一种寄生虫疾病,此病流行很广,长江以南地区5月 ̄9月最为严重,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给  相似文献   

10.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去年,江苏涟水县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与其体形相近的长春鳊、三角鲂同属鲤科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海南岛,都有分布。本文将团头鲂的形态、繁殖与饲养概述如后,以飨读者。 形态:以往中外许多鱼类学者认为,中国的鳊鱼类分别属于两个属,即鳊属和鲂属,鳊属中仅一个种,即鳊鱼。鲂属中约有2~3个种,其分布在我国大陆的,也只有一个种,即为鲂鱼。现在通过对湖北梁子湖产的鲂鱼的观察和鉴别,知道鲂属实际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种:一种俗名叫“三角鳊”,另一种俗名叫“团头鳊”。“三角鳊”即三角鲂,学名鲂鱼。“团头鳊”其学名定为“团头鲂”。它的形态特征是:体高而侧扁,略呈斜方形。侧线完全。头小,锥形;吻圆钝。口小,端位,口裂呈弧形。上、下颌有薄角质层。头后部急剧隆起,腹部在腹鳍基前向上斜起,在腹鳍  相似文献   

12.
贾滔 《河南水产》2010,(1):26-27
气泡病是一种常见的非营养性疾病,多发生在鱼苗育种阶段,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危害性大。但成鱼一般不易发病,危害性相对鱼苗小,因此不易引起养殖者的重视。但是,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鳊鲂鱼的成鱼越冬期,频频猝发气泡病,死亡率高,个别池塘甚至全池死亡,损失较大,危害性较往年严重。即使当时得到及时控制,鱼体表的损伤部位也很容易感染水霉病,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细菌性败血症(暴发病)成了我县白鲢养殖中流行区域最广、危害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我县以前很少发生此类鱼病,我们对此类鱼病的防治知之甚少,以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7年发病面积133-33ha,感染率60%,发病鱼12万尾,死亡10万尾,死亡率83-3%;1998年发病面积200ha,感染率80%,发病鱼25万尾,死亡20万尾,死亡率80%;1999年发病面积120ha,感染率40%,发病鱼8万尾,死亡1万尾,死亡率12-5%。为了控制鲢鱼暴发性鱼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生石灰防治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当年草鱼种和成鱼的严重病害之一。每年4—10月为流行季节,水温超过30℃时,发病率较高,死亡也较严重。烂鳃病是由一种粘球菌侵入鱼的鳃部引起的。病鱼消瘦,体色变黑,头部尤为乌黑,离群独自在塘边慢游,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鱼回“传染性套肠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斑点叉尾鱼回的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危害很大,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大批的斑点叉尾鱼回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初步认为该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引起的斑点叉尾鱼回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批的斑点叉尾死亡,我们称此病为“斑点鱼回叉尾鱼回传染性套肠症(InfectiousintussusceptionofchannelcatfishIICC)”。由于该病具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传染快,呈流行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纤毛虫病是牙鲆鱼育苗、暂养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相对于成鱼危害则较小,造成纤毛虫危害的沿海各养鱼场基本属同一种,其寄生于鱼的体表、甚至血  相似文献   

17.
孙书静 《内陆水产》2014,(10):73-73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 去年7月份,正是北方地区进入盛夏季节,天热多雨,水质易恶化。我县刘二堡乡北方水产养殖场,有5处水深1m,水面2hm2的鲤鱼池发生鲤鱼大面积死亡。连续3d,鱼池水面不断漂浮着死鱼,并且都是以2kg大鱼为主,这些鱼腹部膨胀,眼睛突出眼眶,全身充血,出血,很快腐烂发臭。以每池500尾、10元/kg计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8.
鱼粘孢子虫病是近年来我省流行范围广、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鱼病。粘孢子虫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主要危害鲤、鲫鱼,鲢、鳙、草鱼也时有发生。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另外,寄生鱼体表的粘孢子虫,鱼外观丑陋,还影响商品鱼的销售。  相似文献   

19.
嫩江曾有过“撒网归来鱼满仓”的迷人景象。然而,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和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等危害,昔日“网起鱼跃”的风景线已成为历史。望着污染严重,鱼量渐少的嫩江水,渔民苦不堪言。改善渔业环境迫在眉睫,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渔业环境的危害和主要问题(一)、捕捞过度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有水就有鱼,渔业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便盲目采捕,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嫩江五十年代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三花”(鳌花、鲫花、鳊花)曾经屡见不鲜,然而当今却成了稀罕之物,很难捕捞到。其它各种鱼类的产量也由过去的网网不空,甚至一网捕一船鱼,发展成现在几网有时都捕不到一条鱼的惨状。这方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研究了齐姆良水库包括9种鱼类的群体数学模式,这些鱼在区系中数量最大。模式属变动型,变化节奏为1年。建立模式采用了齐姆良水库上口鳊单一种群的数学模拟经验,以及该水库鱼类区系食物网的数学模拟经验。模式中的9种鱼,有7种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它们是食底栖生物的拟鳊和鳊;典型食浮游动物的上口鳊;杂食性的飘鱼和伏尔加白鲈;凶猛鱼类的鲶和梭鲈。在模式中,这些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