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正> 自50年代以来,防治桃小食心虫使用的大宗农药为50%对硫磷乳油。近些年,其使用浓度由原先的2000倍液提高到800—1000倍液,年使用次数由2—3次增加到3—5次,致使果实中残留量高,而且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为寻求能取代对硫磷的有效农药,我们应用烟台市京蓬农药厂生产的30%桃小灵乳油对桃小食  相似文献   

4.
臧逢春  田忠岐 《落叶果树》1992,24(1):20-21,24
自从农牧渔业部和卫生部在“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禁止在果树上使用1605以来,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一直缺少毒性低、杀卵效果好、残效期长、成本低的有效药剂,以至于生产上仍常违反规定使用50%1605防治桃小食心虫,造成社会严重公害。为此,我们与烟台市京蓬农药厂合作,开发了30%桃小灵乳油,并进行了两年小区试验和8~10万亩生产应用,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30%桃小灵乳油是由杀灭菊酯和马拉硫磷混配而成,综合了杀灭菊酯药效持久和马拉硫磷杀卵的优点。试验用药由烟台市京蓬农药厂生产,并以天津和临沂农药厂生产的50%1605乳油为…  相似文献   

5.
20%桃小立杀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2003年我们引进了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0%桃小立杀乳油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是我县的主要蛀果害虫,1981年前由于防治不适时,全县许多果园的虫果率在30~50%左右,有的国片高达70~80%。自1981年开始应用性激素监测防治,效果很好。1984年果树包产到户后,村村户户都应用性激  相似文献   

7.
海城市王家村按预测预报防治桃小,取得很好的效果。桃小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2000年6、7月,气候干旱少雨,桃小发生晚,高峰期持续时间短;2001年同期,气候温湿多雨,蛾量大,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但和2000年一样只用药3次。两年的虫果率分别为1.01%,0.12%,而对照两年均为2.31%。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如果全村全面推广测报制度,仅防治桃小一项即降低成本近40余万元,若如2000年或2001年的虫昆率,可增收15.6万元或26.28万元。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危害石榴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以下简称桃小)危害苹果、梨、枣、桃等果树,但迄今尚未见到有危害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研究报道。近几年来,安徽怀远等石榴产区发生了桃小的严重危害。例如,怀远县从1985年出现其危害,4年来石榴虫果率已达80%左右,个别园片高达100%,对石榴生产危害极大。为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是多种果树的主要蛀果害虫,近两年在陕西苹果产区又有抬头之势,必须切实抓好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防治该害虫最成功的经验是在桃小出土期进行地面药物处理。但是原用的大多数药剂在要求“绿色”生产的今天已被淘汰,所以第1次树上防治就成  相似文献   

10.
11.
12.
昆虫病原斯氏线虫防治桃蛀果蛾的研究及大面积田间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昆虫病原斯氏线虫防治桃蛀果蛾的研究及大面积田间应用张忆青,尹纯寿,李爱华,孙瑞红,谢汝创,杨平,刘士杰,刘富强(山东省泰安果树研究所泰安 271000)(广东广州昆虫研究所广州)(寿光市园艺场)桃蛀果蛾又名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  相似文献   

13.
桃小食心虫(下简称桃小)是我县苹果生产上危害果实的一大害虫,前些年,由于贯彻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了以地下防治为主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桃小食心虫发生程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辽宁省喀左县桃小食心虫发生程度的实际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在IBM机上建立了长期预测模式[GM,(1,1)],经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简称“桃小”)是我站果树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虽然一年一般发生一代,但为害率较高。据1987年统计,桃小虫果率达5.7%,个别年份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今年春季由于雨水较多,气温  相似文献   

16.
17.
地面施药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关于防治适期的确定,以往的有关资料报道不甚一致.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越冬幼虫连续出土3~5天,且出土数量日增”为地面防治适期的测报指标,经3年验证和2年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寄主桃小食心虫酯酶同功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采自苹果、枣、山楂不同寄主上的桃小食心虫的血淋巴进行了酯酶同功酶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的蛋白酶带存在着质的差异,为桃小食心虫的种下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忆青  刘杰 《落叶果树》1993,25(2):21-22
近年来,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Het-erorhabditissp,在苹果园中防治桃小食心虫获得成功。但利用线虫防治害虫要求条件比较严格,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防治效果不够稳定,另外线虫用量大,工厂化繁殖才起步,因此大面积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尚在试验阶段。 1992年,在山东省寿光、莱州、泰安等地的130hm2(公顷)苹果园利用S.carpocapsaeAgriotos品系进行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取得较好防效,现初报如下。18虫在果国土壤申分布、存活、但染力 的测试1.1试材及方法 试验地点在山东省寿光县以寿光园艺场为中心,沿弥河两岸100hm’苹果园,…  相似文献   

20.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