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结线虫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生姜感染根结线虫后,叶片中氮磷钾镁含量降低,而钙含量升高,从而引起叶片黄化、植株早衰和根茎瘦小。根茎中积累较多的氮磷钾,且根茎(Ca Mg)/K下降,没有表现出抗性,为根结线虫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这是造成根茎疣裂的重要原因。根系中氮磷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在根茎迅速膨大期(Ca Mg)/K上升,获得部分抗性,因此,不利于根结线虫的发育,在生姜根系上无明显根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和尖孢镰刀菌4 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对巴西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种病原 微生物进行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均能抑制巴西蕉的生长且复合侵染对巴西蕉的生长量影响更大,南方根结线虫单 独侵染巴西蕉的根结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香蕉穿孔线虫单独侵染巴西蕉的病情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而尖孢 镰刀菌4 号生理小种与根结线虫和香蕉穿孔线虫同时侵染巴西蕉时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3.
根结线虫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黄瓜植株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后,黄瓜的株高、叶干重、茎干重都显著降低,黄瓜的根系活力和产量也明显下降。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上升,Vc、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根结线虫对生姜微量元素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表明,生姜感染根结线虫后,叶片中的铁、锌含量降低,而硼、锰、铜含量升高,从而引起叶片黄化、植株早衰和根茎瘦小。在根茎膨大前期根茎中锌、铁含量的升高和硼元素含量的降低,为根结线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造成根茎疣裂的原因,根系中硼、铁、锌含量降低和铜含量升高则引起根系稀少和腐烂。病株对硼、铁、锰、铜、锌吸收总量的降低则表明根系对吸收这些营养元素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萘根茎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以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萘根茎提取物以及其不同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和2龄幼虫孵化的影响。【结果】1 000mg/L山萘正己烷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胚胎发育和卵的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种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3,6,9d的孵化抑制率均为100%;山萘根茎甲醇粗提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胚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龄幼虫发育为成虫的发育历期推迟了3d,雌虫产卵的初产日推迟了2d,并且雌虫产卵量减少。【结论】山萘根茎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豇豆受到根结线虫侵染后所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试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豇豆叶部和根系部分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病根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健康根,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健康根。同时,受根结线虫侵染,病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叶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健康叶片。  相似文献   

7.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06-15707,15754
[目的]探讨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生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WF-60型根治根结线虫专用机产生不同浓度臭氧水,通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灌溉生姜研究了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大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6 mg/kg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93.3%,同时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提高。[结论]为建立环保高效的根结线虫防治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耐根结线虫瓜类砧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8份南瓜及1份西瓜为试材,进行了耐根结线虫砧木的筛选。结果表明,砧木1号、砧木2号母本2份材料较耐根结线虫,栗南瓜易感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的侵染降低了砧木材料地上部的生物量,并对根系生长有影响。耐根结线虫材料根系SOD值在侵染后显现出升高趋势,表明其表达量与耐根结线虫有关。  相似文献   

9.
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侵染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粉  郝志云  肖春  胡先奇  袁盛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58-14659,14695
[目的]筛选南方根结线虫的易感寄主。[方法]通过接种试验比较了南方根结线虫对5种寄主植物(黄瓜、番茄、茄子、菠菜及辣椒)的侵染能力。[结果]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侵染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黄瓜和番茄的根结百分率显著高于菠菜、茄子和辣椒,黄瓜和番茄根际土壤中2龄幼虫数、雌成虫数及卵块数都显著高于菠菜、茄子和辣椒。[结论]南方根结线虫对黄瓜和番茄的侵染能力显著强于菠菜、茄子和辣椒,为南方根结线虫的易感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普通油茶易感南方根结线虫,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中抗南方根结线虫,博白大果油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接种60 d内调查,南方根结线虫侵入博白大果油茶后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普通油茶在28 d内就能完成生活史并繁育后代;接种根结线虫后对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抑制普通油茶茎、叶的生长的同时促进其侧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明确其抗性的光合响应特性,为进一步抗性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技术,研究线虫侵染对抗、感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线虫侵染使抗病材料酸黄瓜叶绿素(Chl)含量降低幅度显著小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酸黄瓜Chl随氮素含量降低较北京截头平缓;抗、感材料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下降,酸黄瓜胞间CO2浓度(Ci)下降,而北京截头Ci上升,酸黄瓜Gs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下降的反应较北京截头敏感;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幅度酸黄瓜小于北京截头,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升高幅度酸黄瓜显著高于北京截头;酸黄瓜Pn/Ci初始斜率变化不大,而北京截头Pn/Ci急剧降低。【结论】酸黄瓜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小,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使线虫侵染对酸黄瓜植株生长造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活性的生防菌株,为杀线虫制剂的研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从抗线虫黄瓜根系附近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芽孢杆菌分离,通过浸渍法筛选出杀线活性高且稳定的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离体、盆栽及田间试验对分离菌株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杀线虫活性的芽孢杆菌C1,经鉴定菌株C1为长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ides)。杀线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1发酵上清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74.50%、对雌虫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5.17%、对2龄幼虫的24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83%和100.00%,且杀虫活性稳定;盆栽试验发现,菌株C1发酵液50倍稀释液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为73.24%;田间防病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1发酵液50倍稀释液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达82.67%,且产量较清水对照增产20.0%。【结论】菌株C1不仅对南方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能促进作物生长,可作为生物农药和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089-7090
[目的]研究铅对苹果砧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6片真叶的不同苹果砧木幼苗为试材,用500、1000、2000mg/kg3个浓度的醋酸铅液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胁迫处理后50d取样测定生物量、株高、组织含水量。[结果]2000mg/kg的铅胁迫使八楞海棠地上干重、根干重、根冠比、相对株高分别降至对照的74.5%、66.5%和89.3%、74.0%。平邑甜茶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不明显。2000mg/kg铅胁迫处理使平邑甜茶、八楞海棠叶片含水量分别降至对照的93.20%和93.46%,根系含水量分别降至对照的93.56%和90.50%。平邑甜茶、八楞海棠地上干重随土壤施铅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0mg/kg的铅胁迫处理的地上干重最高。[结论]平邑甜茶的耐铅毒害能力比八楞海棠强。  相似文献   

14.
pH与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理,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了pH、盐度胁迫对鼠尾藻表观光合作用、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 6.0与pH9.5胁迫处理24 h后鼠尾藻表观光合速率均大幅下降,48 h后均与对照组(pH 8.5)差异显著(P0.05);(2)pH 9.5胁迫处理48 h后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盐度15胁迫处理24 h,盐度20与25胁迫处理48 h后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P0.05),胁迫72 h后3个处理组表观光合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4)盐度20胁迫处理24 h后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0.05),SOD、CAT活性由24 h至48 h时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盐度15胁迫处理72 h后MDA显著上升(P0.05),而SOD、CAT活性较低。可以得出pH胁迫使鼠尾藻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强碱性使藻体受到活性氧损伤。盐度为15时,鼠尾藻抗氧化酶活力较低,当高于15时,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有较高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 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 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 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 (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茎粗与D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姜通过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御氧化损伤。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涝性最强,竹根姜耐涝性最差。株高、茎粗和叶片MDA含量可作为生姜耐涝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同时设留果对照,并通过环剥和保留相同数量叶片严格控制库源关系,进行了源叶净光合速率(Pn)、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及Pn与气孔导度(Gs)、叶表面温度(TLeaf)等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源叶Pn、 Gs和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但在中午前后一段时间内TLeaf显著升高;除在果实迅速生长期间的叶片中淀粉含量外,去果对源叶细胞间CO2浓度、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酶活性无影响;源叶Pn与Gs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与E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无论是留果对照还是去果处理,源叶Pn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较高,当TLeaf超过其适宜的临界温度 (38℃)后,Pn急剧降低,且在相同TLeaf的情况下,尤其是当TLeaf高于38℃时,去果处理源叶Pn均显著低于留果对照。因此,在果树库力降低时,气孔开张度减小、TLeaf升高,可能是其Pn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综合评价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能力,筛选出抗病指标,以20份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育烟草幼苗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测量供试烟草品种在接种60 d后相对生长量和有关抗性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烟草品种受到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各器官的相对生长量、有关抗性指标均有差异。相对于其他指标,根结指数、抗性综合指标的聚类结果最相似,与相对生长量综合指标的聚类结果差异性也较小;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烟草品种进行综合鉴定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综合表明,根结指数可基本反映烟草品种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红宝石海棠根系的影响,以盆栽控水法,对1年生红宝石海棠幼树进行干旱胁迫,设置5个水分梯度,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5%(CK)、70%±5%(T1)、55%±5%(T2)、40%±5%(T3)和25%±5%(T4),分析干旱胁迫对根系的形态特征、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红宝石海棠根系的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持续增加胁迫强度则显著降低这些形态指标值。根系活力随胁迫程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度胁迫处理(T4)较对照(CK)降低151.96%。根系中脯氨酸(prolin, 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而升高,T4分别较CK提高1.37、1.68和2.82倍;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含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胁迫程度加剧根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不断上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红宝石海棠栽培中应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应及时浇水,否则将影响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红宝石海棠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 SD品系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防潜力,在盆栽条件下,通过测定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施用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后的根结指数、卵囊数和繁殖率等指标的变化来研究该Hb SD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Hb SD 3个不同的接种时间和浓度对番茄根结指数、卵囊数和繁殖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b SD悬浮液施用量6 000头每盆并与南方根结线虫同时接种番茄苗的处理组根上的根结指数、卵囊数和繁殖率(2.67,53.8和19.77),与对照(3.5,82.2和26.81)相比均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对根结指数的防效可达31.40%。  相似文献   

20.
Removing fruit (RF) and retaining fruit (CK)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of fruit development on one-year-old shoot of Okubo peach trees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under preventing exportation of the assimilates to the non experimental parts of the tree by girdling one-year-old shoot and keeping the same leaves between RF and C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 remova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stomatal conductance (Gs)and transpiration rate (E),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f surface temperature (TLeaf) at about midday as compared with CK.Internal CO2 concentration, soluble sugar content, reductive sugar content, starch content except that during the final rapid fruit growth stage, 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nd amylase activities in source leav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fruit remova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arabolic correlation between Pn and Gs, and a strong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Pn and E. Moreover, P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TLeaf if Tieaf was below 38℃, then decreased sharply when TLeaf exceeded the above critical temperature for both RF and CK. Pn of RF was lower, however,than that of CK in the same TLea, especially if TLeaf exceeded 38℃.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creased stomatal aperture and increased TLeaf may b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in regulating photosynthesis under a decreased strength of sink demand by RF in fruit tr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