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2年黄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整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茶叶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恢复并提高黄山茶声誉,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申请原产地保护认证,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其次积极争取发布了黄山市、安徽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地方标准,现又发布了“黄山毛峰”农业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这无疑对保护这些知名茶叶品牌起到了极其有益的作用,值得借鉴。黄山市紧抓茶叶品牌整合  相似文献   

2.
刘立华 《茶业通报》2001,23(4):42-42
太湖县茶园面积 3333hm2 ,其中可采园 2 333hm2 ,年产干茶 85 0t,其中名优茶 1 74t,年总产值 1 91 7万元 ,名优茶 85 7万元。 1 986年以前本县只生产单一的炒青 ,茶叶生产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 ,人们基本上没有“市场”、“商品”的概念。 1 986年创制的“天华谷尖”被评为省、部优名茶 ,2 0 0 1年产量已发展到 36t。从此 ,“天华”系列优质茶不断问世。 1 993年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成立 ,其在发展我县名优茶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天华”的声誉 ,公司制定了“天华谷尖”茶叶产品标准 ,实行“天华谷尖”生产许可证制…  相似文献   

3.
猴魁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高山,是清末创造的一种历史名茶。主产区属黄山支脉,由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三峰构成的一个鼎形高山地带。茶区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品质奇特,风味叫绝。有学者用“猴韵”一词表达或赞美  相似文献   

4.
《茶业通报》2001,23(3):2-3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 ,富民强省”决策的号召 ,2 0 0 1年 5月 2 5日安徽省茶业学会在合肥召开了题为“加快安徽茶业经济发展专家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茶业学会常务理事段建真、杨庆、费明煦、宛晓春、王竞竞、方世辉、周先宽、陈勋洛、顾家雯、赵宗尧 ,特邀了安徽省农业区划研究所杨世义、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孟昭杰、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顾公新、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夏涛等同志以及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会议就安徽省茶叶生产、内销、出口、科技、教育的发展成绩 ,存在的问题 ,以及加快发展安徽茶业经济的意见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紫霞茶”的产地历史及其茶文化的成因蒋文义,方俊(黄山市徽州区茶叶办公室)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地处黄山南麓,原隶属歙县管辖。1987年底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辖县级区。自古以来,人灵地杰,物产丰富,唯茶著称。古有皇帝贡品茶,今有外交礼品茶。在名茶品名上有...  相似文献   

6.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0 5倍 ,名优茶比重由 6.3 %增加到 50 %,产值由 2 2 %提高到 78%。  相似文献   

7.
茶事动态     
《茶业通报》2009,(2):94-94
安徽休宁举办第九届“茶交会”4月下旬,休宁县第九届有机茶暨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在休宁举行。休宁是安徽省绿茶主产地之一,也是全国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从2001年起,该县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茶交会,打响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品牌。本届茶交会包括茶乡图片展、名优茶制作大赛、斗茶大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茶叶学会与安徽省茶业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茶叶品质化学与检验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13日至1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福建、海南、安徽等14个省(市)的114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讨论会。黄山市副市长陈灶福、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吴为、黄山市科协副主任凌鸿瑞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由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副理事长杨兴  相似文献   

9.
唐茂贵 《茶业通报》2005,27(3):111-112
茶叶是安徽省黄山市各区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茶叶是该市的大宗传统的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茶业经济一直是当地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认真做好名优绿茶的生产加工,对改善茶叶质量,增强茶产品竞争力,促进黄山市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名优茶生产情况及加工现状黄山市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茶叶品质,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悠久的种茶历史,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优茶产品,如传统历史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松萝、珠兰花茶等,新开发名茶有黄山绿牡丹、新安源银毫、紫霞贡茶、新安江香芽等。近些年,各类有机、…  相似文献   

10.
邵鑫  程徽儿 《茶业通报》1995,17(1):40-41
介绍“新安江香芽”茶邵鑫,程徽儿,王政意,杨维时(屯溪茶校)(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新安江香芽是黄山市和安徽省名优茶中一枝新秀,1990年,歙县长标乡长标村茶农王发生为了充分利用当地长芽优质茶树品种资源,发起研制新名茶,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杨维时等同...  相似文献   

11.
顾家雯 《茶业通报》1998,20(2):42-43
1黄山市茶叶现状茶叶是黄山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5.2万Km2,可采茶园5万Km2。拥有茶叶初制厂6588座,精制加工厂247座,名优茶加工机械1.4万台套,茶叶初级市场15个,茶农80万。1997年预计茶叶总产17859t,总产值2.42亿元,茶叶税收2456万元。主要生产茶类有屯绿、祁红、烘青、名优茶四大块。近几年名优茶发展势头迅速,从1990年915t,增加到1997年的5856t,占总产33%,占总产值65%。不仅历史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等保持原来优势,还新创了一大批新名茶。黄山市茶叶税收占农业税的40%,部分茶区茶叶税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产茶大国,安徽省又是全国的产茶大省,而黄山市更是安徽省产茶最多,品质最优的重点产茶大市。茶叶是黄山市大宗传统特色农产品,茶业是黄山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4日-27日,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6黄山茶会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黄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国各省(区、市)茶叶(业)协会、商会等协办的行业盛会。年会围绕主题"绿色·创新·融合·共赢"展开,邀请到了全国各地茶业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领导及相关代表们,共同针对行业热点问题、关注的重点进行深入研讨、分享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许乃新 《茶业通报》2002,24(3):14-16
茶业是黄山市财政收入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全市现有茶园56667hm2,年产干茶1.62万t,年创产值2.5亿元。其中名优茶4200t,占茶叶总产量的26%,产值1.5亿元,占总产值的60%。黄山市有上百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直接得益于茶业的茶农就有70多万人。由此可见,茶业对黄山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持续地发展黄山茶业,牵涉到方方面面。其中,解决茶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是个关键。1黄山茶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黄山茶业在发展进程中,多年潜…  相似文献   

15.
婺源自古就是个“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闭塞山区,因茶而扬名天下。调查分析婺源的茶叶产业化,对婺源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婺源经济的发展,乃至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1婺源茶叶产业的现状婺源现有茶园8847hm2其中无公害茶园2000hm2(有机茶园),2003年产茶3900t,其中名优茶800t,有机茶1600t,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500万元,二产产值4700万元,三产产值800万元。九十年代以前婺源名优茶品种很少,基本上是普通茶。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名优茶系列开发,目前全县已获省、部优质名茶证书的有23个,其中国家级两个。2003年产名优…  相似文献   

16.
罗显扬,男,1956年10月生,经济学研究生,副研究员,1973年8月到黔南州上隆农场当知青,1983年9月就读于贵州农学院植保园艺系果树专业,1990年8月任黔南州上隆茶果场副场长,1993年8月任贵州省柑橘研究所所长,1997年7月进入西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参加沿河县省党建扶贫工作队,现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贵州省工业与知识经济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茶海特色联合体秘书长,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贵州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编委,《贵州茶叶》编委会主任。1996年主持省年度(攻关)项目《橙类新品种熟期配套技术研究》,2003年-2008年主持省科技厅科技体改项目4项:《无公害茶叶示范园建设》、《茶叶加工工艺流程革新及配套设施建设》、《名优茶清洁化包装及其配套工程建设》、《贵州茶叶优质高产科技创新及体系建设》,2006年主持编写《贵州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颁布全省实施。2007年主持省农科院专项2项:《贵州名优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猪-沼-有机茶园高产优质栽培及(龙剑春笋)加工技术研究》,2008年主持贵州省“十一五”科技茶叶重大专项“贵州茶产...  相似文献   

17.
刘全卫 《茶业通报》2007,29(4):155-156
黄山市是全国茶叶重要产区,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有机绿色食品茶生产加工基地。茶叶是黄山市最具有优势、最有发展潜力、最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增强创新能力,促进茶叶生产发展,是加快实现“山区生态经济强市”奋斗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志宏 《茶业通报》1992,14(1):43-44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是我国重点茶区,出产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休宁松萝、祁红、屯绿等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这里山脉逶迤连绵,新安江水系支流纵横。茶树孕育其间,生态环境优越。又有众多的茶树优良品种,和精湛而富有创造性的采制技艺,是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最佳茶区。近几年来,我国内销茶叶市场上,茶叶滞销滑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叶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适应茶叶市场需求一种新的优质茶——黄山松针应运而生。经过屯溪实验茶场的生产示范推广,已进入南京、上海、苏州等销区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出现供不应求的可喜现象。黄山松针的品质特征以及采制工艺是:  相似文献   

19.
《茶业通报》2006,28(2):F0002-F0002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前身为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祁门建立的“农商部安徽模范茶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2005年时值建所90周年,11月26日由安徽省农科院主持,茶叶研究所主办的建所90周年纪念庆典在祁门隆重举行。前来参加庆典祝贺的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茶叶学会、安徽省茶业学会、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江西省茶叶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1歙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作为歙县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名优茶开发与产品结构、茶叶加工设备改造与加工体系调整、茶树品种更新与无性系良种推广、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宣传以及茶叶税收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歙县茶产业得到了较陕发展,先后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2012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