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正> 富研三峡是富研瓜菜种苗中心精心研制的薄皮甜瓜新品种(杂交一代)该品种在2000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富研三峡的特征特性富研三峡是有厚皮甜瓜血统的薄皮甜瓜杂交种,因而其兼备厚皮甜瓜及薄皮甜瓜的一些优良特性。该品种长势旺,(尤以结果期长势最旺),抗病性强,适应低温弱光条件,在保护地栽培表现良好。该品种从开花至丰收,30天左右,属早熟品种。结瓜容易,单瓜重1千克,极高产,667  相似文献   

2.
徐永清  殷志明  王晓磊  温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39-8040,8043
[目的]研究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龙甜四号)雄花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石蜡切片技术对薄皮甜瓜雄花花芽分化和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薄皮甜瓜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药折叠,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花药壁由3~4层细胞构成,药室内壁宿存。绒毡层属腺质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2-细胞型为主。成熟花粉粒一般呈近圆形和近三角形,花粉表面具3个萌发孔。[结论]该研究可为甜瓜性别分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厚皮甜瓜单性花材料(雌雄异花同株)作母本,对薄皮甜瓜品种(雄全同株)进行单性花转育,杂交F1代均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F2代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3∶1的分离比例,回交后代出现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1∶1的分离.结果表明,甜瓜单性花性状受单显性基因控制,遗传简单而稳定.经杂交1代、回交2代的转育,后代果实性状逐渐趋于薄皮甜瓜品种,性状优良,通过连续4代自交筛选获得了单性花性状稳定的薄皮甜瓜单性花系2份,可用于杂交1代制种.  相似文献   

4.
甜瓜单性花性状遗传分析与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厚皮甜瓜单性花材料(雌雄异花同株)作母本,对薄皮甜瓜品种(雄全同株)进行单性花转育,杂交F1代均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F2代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3∶1的分离比例,回交后代出现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1∶1的分离,以上各世代单性花性状遗传分离规律的结果表明,甜瓜单性花性状受单显性基因控制,遗传简单而稳定。经杂交1代,回交2代的转育,后代果实性状逐渐趋于薄皮甜瓜品种,性状表现优良,通过连续4代自交筛选,获得了单性花性状稳定的薄皮甜瓜单性花系2份,可用于杂交一代制种。  相似文献   

5.
1品种介绍香蜜900甜瓜属薄皮甜瓜,是由山东省沂源县南麻镇科技人员从美国苹果甜瓜中选育而成。该瓜在2004年核产时单瓜重达到900g,因此暂定名为“香蜜900”。香蜜900甜瓜香气扑鼻诱人,含糖量是普通甜瓜的2倍以上(20%~26%)。香蜜900甜瓜生育期90~100天,生长势强、抗逆性强、抗  相似文献   

6.
“甜青”是目前薄皮类甜瓜中食用品质极其突出的一个甜瓜新品种,糖度普遍在20%以上,最高可达26%,而且半熟时即可食用。成熟的瓜皮呈白绿或黄绿色,平均单瓜重500克,最大可达800克。该品种甜瓜瓜皮比其他薄皮甜瓜略厚.因此非常耐储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1.博洋1号薄皮甜瓜杂交一代新品种。瓜皮浅灰白色,均匀一致,瓜呈大羊角形,瓜长28~35厘米,瓜横径约10厘米,单瓜重1~1.5公斤。成熟后果肉绿色,瓤橘红色,瓜中心糖度12度以上,瓜肉多汁,脆酥可口,是薄皮甜瓜中的佳品。该品种用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子蔓及孙蔓均可结瓜。多施腐熟饼肥及农家肥,追施磷钾肥可以提高品质及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1.博洋1号薄皮甜瓜杂交一代新品种。瓜皮浅灰白色,均匀一致,瓜呈大羊角形,瓜长28~35厘米,瓜横径约10厘米,单瓜重1~1.5公斤。成熟后果肉绿色,瓤橘红色,瓜中心糖度12度以上,瓜肉多汁,脆酥可口,是薄皮甜瓜中的佳品。该品种用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子蔓及孙蔓均可结瓜。多施腐熟饼肥及农家肥,追施磷钾肥可以提高品质及保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内育种机构利用薄皮甜瓜亲本与厚皮甜瓜亲本杂交,成功育出一批薄厚皮甜瓜新品种,既保留了薄皮甜瓜早熟、果肉甜脆或软糯、瓜香浓郁等特点,又具备了厚皮甜瓜含糖量高,特别是耐储运、货架期长的优势,适合大规模生产、远距离、长时间销售。山东省一些地方进行了冬春温室、春季大拱棚、春露地、秋露地多种形式的试种。露地生产因为温差不足等  相似文献   

10.
甜瓜,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性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气味芳香,以鲜食为主,也可制成果干、瓜脯等加工品,深受人们喜爱。甜瓜根据生物学特性可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类。薄皮甜瓜起源于印度和我国西南部地区,又称为甜瓜(也就是我们现在种植的这种甜瓜)。在我国除无霜期特短,除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外,南北各地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1份野生种甜瓜和11份近缘野生种甜瓜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西印度瓜、迪普沙瓜各有1份种质染色体分别为2n =48,2n=44外,其余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2n=24.10份染色体数为24的甜瓜种质核型可分为5种类型:迪普沙瓜、普拉菲瓜为24 m;马包瓜为2M+18 m+4sm;泡状瓜、非洲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4种温光管理方式,研究苗期不同温光条件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A(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B(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C(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D(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中处理C黄瓜产量、单瓜重、果长、果粗、果皮厚度、瓜把长最大;处理C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最高;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支数最小;其中单瓜重、瓜把长、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枝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西瓜和甜瓜杂种一代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100条随机引物(S71-S190)对西瓜、甜瓜杂种一代和其父、母本的种子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探索西瓜和甜瓜杂交品种种子纯度鉴定的便捷途径.结果表明:在100条引物中筛选出4条有特征条带的引物,其中S92号引物能使甜籽一号、白兰蜜和黄河蜜6号与其母本有效区分开来;S162号、S181号引物能使甜籽一号与其母本区分开来;S175号引物能使白兰蜜与其母本区分开来;但未发现使T×14E与其母本区分开来的引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凝脉电泳法分析了44份甜瓜(Cucumis melo L.)材料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儿茶酚酶(Cat)及酯酶(Est)同工酶和10个材料感病前后POD及Cat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除Est外,不同材料的其他三种氧化酶均存在着明显的同工酶差异,其中POD同工酶的差异最大,Cyt次之,Cat相对较小。所分析的同工酶系均不能将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截然分开,这两类甜瓜在同工酶水平上亲缘关系很近。甜瓜植株感染病毒后其功能叶POD和Cat同工酶分子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PAGE、酶谱紫外扫描及Fuzzy聚类法研究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功能叶POD同工酶的结果表明,甜瓜POD同工酶共有11条正极带,其中的3条是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基础酶带.供试薄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6条酶带,其中2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供试厚皮甜瓜各品种POD同工酶均为9条酶带,其中3条为该类群的特征酶带.Fuzzy聚类分析表明,两类甜瓜品种间POD同工酶谱的相似系数为(0.50,1.00),其隶属度为(0.64,1.00),厚皮甜瓜品种含笑与薄皮甜瓜的亲缘关系比与厚皮甜瓜其它品种的亲缘关系更近,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在分子水平上没有截然的界限.从甜瓜POD同工酶角度证明了两类甜瓜具有初生起源中心及次生起源中心的分化.甜瓜感染花叶病后,植株的POD同工酶活性增强,某些品种出现了新酶带.  相似文献   

16.
Identification of powdery mildew pathogens on melon(Cucumis melo) is important for melon breeding and diseaseresistant germplasm selection. In this study, a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that infected melon pla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wa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host identifica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were observed at five phases in the life cycle: germinating conidia, primary germ tube, hyphae, conidiophores, and colonization. The conidia were elliptical, colorless, catenulate, and the average length was 29.07 μm and average width was 17.82 μm. One ascus and eight ascospores were produced. DNA was extracted from 0.01 g conidiophores from a strain of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that infected melon. ITS ribosomal DNA region(524 bp) was amplified with the universal ITS1 and ITS4 primer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showed 100% similarity with ITS sequences for three Podosphaera fusca strains obtained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The identity of the pathogen was confirmed as Sphaerotheca fuliginea.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ifferential hosts were used to identify S. fuliginea strain as 2F race. These results supported the notion that Podosphaera fusca was a synonym of S. fuliginea.  相似文献   

17.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为新发生的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危害瓜果造成品质下降。该病为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因此种子检疫成为防治此病害的重要手段。【方法】通过实验,将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针对哈密瓜果斑病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Bio-IMS-Real-time PCR。【结果】经过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出1 000粒种子中的1粒带菌种子(带菌量约为1.04×105 CFU/种子,经计算,可以检测的最初浓度为2 CFU•ml-1 ASCM培养液),且信号较强。【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的精度,也为生产实践中哈密瓜果斑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麻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诱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当地种植的大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大麻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的根际土、根、茎及叶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效果。结果表明:根际土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大于向日葵列当。大麻植株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茎叶,其中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率高于水提取液。根与茎的甲醇提取液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均显著相关(R2=0.833 6,P0.001和R2=0.544 4,P0.05)。植株的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在快速生长期最强(45.2%),而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则在苗期最强(41.5%),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及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诱导作用均在苗期表现为最强,发芽率分别为53.6%和23.7%。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在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可以作为列当的"捕获"作物,结论可为生物防除寄生杂草列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RAPD分子标记鉴定甜瓜种子纯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1个甜瓜品种进行品种区别和种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RAPD-PCR条件以及利用引物W97225、97255、W97274、W97276、W97295可以将11个甜瓜品种区别开来,同时还利用引物W97295对银辉甜瓜的种子纯度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20.
不同接穗/砧木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黑籽南瓜和新土佐为砧木,以津优1号、山农6号和新泰密刺为接穗,研究了嫁接和自根黄瓜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果实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及黄瓜特征风味物质(2E,6Z-壬二烯醛和2,6-壬二烯醇)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除新泰密刺/黑籽南瓜果实Fe和Zn含量低于自根黄瓜外,硝酸盐、单宁、可滴定酸、Ca、Mg、Fe和Zn含量均明显升高。不同砧木比较,以新土佐为砧木的嫁接黄瓜营养品质较好;春秋两季栽培相比,以秋季栽培的黄瓜果实品质较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砧木是降低嫁接的负面影响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