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蒙古库布其沙地小叶锦鸡儿水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尚志强  巩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09-8111
[目的]初步研究小叶锦鸡儿水势日变化、月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SYPRO水势仪测定库布齐沙地小叶锦鸡儿的叶水势,对叶水势日变化、月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并分析其和水分在SPAC系统中的运移过程。[结果]小叶锦鸡儿叶水势的日进程在5、9月份呈单峰曲线变化,6~8月份则表现为双峰曲线变化。15:00左右通常是一天中叶水势的最低值。叶水势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大气相对湿度对植物水势的影响最大。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的主要阻力发生在叶-气界面。水分在小叶锦鸡儿体内运移过程中,植物体内部茎-叶的水势差(0.077MPa)远远小于根-茎的水势差(1.050MPa)。[结论]该研究为库布齐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盐池沙地柠条的蒸腾速率与叶水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柠条蒸腾和水势关系的研究发现,柠条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有单峰和双峰的区别.柠条5月份的水势日变化平均值最大,6月份次之,7月份最小,即柠条6~7月份受到的干旱胁迫程度要远远大于5月份,也说明了6~7月乃至8月份是植物生长季节需水最关键的时期.并根据蒸腾和叶水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柠条蒸腾和叶水势之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水势测定仪对其不同土层土壤水势进行了野外定位监测,并统计分析了草地在4—10月份土壤水势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大气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季节冻土的消融,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水势在4—7月份波动增加;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加上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的加强,8—9月份,10 cm土层的在8月份达到了最低值,其他土层在9月份达到了最低值;随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植被生长结束,10月份不同土层土壤水势又上升。草地土壤剖面水势拐点出现在30 cm处,在0~30 cm深度表现为增加,水势值增加了53.43 kPa,在30~60 cm深度表现为减小,水势值减小了32.73 kPa,草地土壤水蒸散发消耗发生在30 cm以下土层。大气降水明显影响草地土壤水势值,当降水量事件为小雨时,其土壤水势在0 kPa附近波动,其后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势亦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认识祁连山草地土壤水势变化特征和合理保护草地植被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和豌豆叶水势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各生育期春小麦和豌豆叶水势的日均值均高于其它处理;整个生育期春小麦各处理的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免耕秸秆覆盖、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下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春小麦和豌豆叶水势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显著相关,其中小麦和豌豆的大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春小麦叶水势日变化的最重要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沙地桑、罗布麻、沙木蓼和沙枣4种沙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干旱沙区防沙治沙植物材料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西北部精河县选择沙地桑、罗布麻、沙木蓼和沙枣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Ⅱ光合测定仪,于10:00-20:00每隔2h测定1次光合生理指标和环境因子,分析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沙地桑和沙枣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沙木蓼和罗布麻呈单峰曲线,沙地桑和罗布麻Pn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分别为(26.23±2.46)和(17.37±2.44)μmol/(m2·s),沙木蓼和沙枣出现在10:00,分别为(31.07±1.97)和(23.17±1.07)μmol/(m2·s)。Pn与气孔导度(Gs)、瞬间光能利用效率(LUE)的相关性最大,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蒸腾速率(Tr)相关性次之;大气温度(Ta)、叶片温度(TL)、水汽压亏缺值(VPD)等生态因子对4种植物Pn的影响较大。【结论】4种植物对高温和高光强沙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依次为沙木蓼沙枣沙地桑罗布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沙生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和对水分、光能利用效率,以沙坡头地区3种常见的典型沙生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并分析各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结果表明,3种沙生植物的Pn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E日变化曲线,柠条呈单峰型,油蒿和沙木蓼呈双峰型.柠条和油蒿的WUE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沙木蓼的WUE日变化比较平缓.LUE日变化曲线,柠条和油蒿都是倒抛物线型,早晨和傍晚较高,而沙木蓼的LUE曲线呈平缓型.说明沙木蓼和柠条、油蒿的生存策略不同,沙木蓼是高耗水植物,依靠强烈的蒸腾作用避免高温的伤害,使得光合作用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柠条和油蒿比沙木蓼更能适应沙区的干旱环境,是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的优良物种.  相似文献   

7.
油松人工林SPAC水势梯度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为了解油松林水分运作机制 ,给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该文利用压力室、露点水势仪对京西低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的水势梯度及相关因子进行了连续同步测定 .结果表明 :在空间水平上 ,油松林地SPAC各要素水势由土壤到植物再到大气逐步下降 ,梯度比约为 1∶5∶30 ;灌水后SPAC相临界面水势差增大 ,水势梯度比提高至 1∶15∶90 .在时间序列上 ,持久干旱条件下的油松林SPAC各要素水势的日变化和连日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以大气最甚 ,叶片次之 ,土壤最小 ;叶片水势日变化波峰出现于 14:0 0 ,较土壤和大气(18:0 0 )早 4h ;土壤水势的下降幅度随土层由浅而深逐渐减小 .灌水后各层土壤水势由浅而深水势先后升高 ,升高幅度表层和中层较大 ,深层较小 ;叶片水势虽提高 ,但幅度明显小于土壤 .在影响油松林SPAC水势的环境因子中 ,空气温湿度与大气水势和土壤水势相关性显著 ;空气和土壤湿度则是影响叶片水势的主导因子 .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节水理念出发,以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棉花试验基地内的2.67hm2枣园为研究对象,对枣园采取清耕与覆草措施,比较两者的水分状况,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对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的日、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与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日变化均值分别为(-1.23±0.66)MPa和(-1.14±0.60)MPa,季变化均值分别为(-1.24±0.12)MPa和(-1.17±0.10)MPa。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明显高于清耕措施,两者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季变化均呈"V"型,这种变化规律是枣树适应该地区生境的生理特征之一。清耕与覆草措施枣树叶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辐射照度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季变化与土壤水势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与蒸腾量也呈线性相关,土壤水势下降,蒸腾加快,叶水势降低;土壤水势上升,蒸腾减弱,叶水势回升。  相似文献   

9.
河北杨水分生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延安河北杨人工林蒸腾、水势、饱和亏、生长量等的变化规律,寻求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杨水势和蒸腾强度日变化皆呈单峰曲线,水势早晚高中午低,蒸腾强度相反;叶蒸腾的季节变化呈双峰曲线,与树干生长量变化趋势一致,蒸腾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和气温呈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呈负相关,春季其水分亏缺严重,也是需水最多的季节;土壤水分是限制河北杨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不同砧木苹果树水势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砧木红星、金冠苹果树枝条、叶片、果实水势日变化 ,结果表明 :各器官水势日变化趋势一致 ,均呈“V”型曲线变化。温度、大气湿度、辐射照度对苹果树水势日变化有显著影响 ,土壤含水量对苹果树枝条水势日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畜禽养殖污染年排放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建国60年来,江苏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10年,江苏水利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江苏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与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和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从技术方面看,江苏水利的技术创新成果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或应用不当,水利技术对水利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对水利自身规律认识不足,对水利技术重视不够,水利体制机制的制约,水利技术发展能力欠缺等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江苏要实现水利现代化,需要在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技术,水利规划技术,水资源高效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水利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而认清江苏水利技术状况,明确水利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建立水利技术发展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建设阶段的技术进步,转变水利发展方式等方面,是提升技术对江苏水利现代化支撑作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河北省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通过梳理2004—2018年河北省水资源动态变化,根据水资源供需现状,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模型,分析多年水资源盈亏状况。结果表明,相较2004—2011年,虽然2012—2018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值变化不大,但年际间的波动增强,变异系数增加;在用水结构方面,用水总量稳中有降,农业用水比例虽然逐年降低,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大,2004—2018年造成618.28亿m3的总水资源亏缺量;从供水结构的角度,地表水供水的比例逐年增大,但仍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导致地下水埋深持续增加;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显示,河北省多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承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河北省用水压力依然很大,但正向好的趋势发展。科学有效的节水方式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向好发展的保障,采用多种节水措施并行,加快构建新的用水结构,尽早达到水资源采补新平衡。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山东省鲁北地区咸水资源分析,结合国内外成水灌溉研究进展,提出适合山东的成水灌溉技术,并通过近几年在在陵县的咸水灌溉试验,总结了成水安全高效补灌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及水价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比较的方法,分别对国内外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现行水价的组成、运行情况和水价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应由3部分组成,即水资源费、工程水价、环境水价;环境水价的征收应根据各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速度来商定;水价结构应逐步由单一水价结构向两部制水价结构过渡,最终实现两部制水价;水价和水价结构的政策调整,要做好宣传工作,尽快被用户接收,实现水价和水价结构优化,达到水的供需平衡,节约用水,净化环境和水源的目的,使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区199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对该区域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分析比较,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开发潜力还很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现实水资源利用水平下,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费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水价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介绍了对水资源费性质的不同观点,回顾了水资源费的理论和实践,认为水资源费是一种税,是一种政府行为和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费的定价方法,可以作为水资源研究、测算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 ,唤起全民的节水、护水意识决不是权宜之计 本文从节流、治污、惩污、多渠道开源以及加强和完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 ,提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缓解我国水平资源危机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临床着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唤起全民的节水、护水意识决不是权宜之计。本文从节流、治污、惩污、多渠道开源以及加强和完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饮用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饮用水资源,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饮用水污染主要是水源的污染和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二次污染。针对中国饮用水水质状况,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饮用水水质标准并已实施。在现阶段,应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增加新的水处理工艺等措施,来改善居民饮用水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辽西山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机溶水和其它岩类裂隙水。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分析(?)地下水的富水程度,埋藏条件,水质特征和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