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育农 《果树科学》1995,12(1):47-50
论文检阅了历史上学者们在不同时期对苹果学名的命名和对现用学名和对现用学名的评议,从而提出建议,主张放弃用MaluspumilaMill.为苹果的学名;保留MalusdomesticaBorkh.为苹果的学名。中国苹果与苹果(西洋苹果)相比,在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和生态理理分布上都具有明显特点,具备苹果亚种的条件,建议用Malusdomesticasubsp,chinensisY.N.Li.为其学  相似文献   

2.
栽培苹果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婷婷  周志钦 《果树学报》2007,24(2):199-203
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温带落叶果树。研究栽培苹果的起源及其与苹果属植物野生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对未来的苹果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关于栽培苹果起源问题,现主要有2种观点:一种认为栽培苹果是由塞威士苹果直接栽培驯化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塞威士苹果与其他苹果属植物野生种之间的杂交产生了现今的栽培苹果。综合有关文献,深入分析这2种观点,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栽培苹果起源研究方面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细胞学、孢粉学、分子标记以及DNA序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当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界苹果和苹果属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育农 《园艺学报》1989,16(2):101-108
根据植物分类学、酶学和核学的研究,作者确认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 Ldb.)Roem。是苹果的原生种,它不起源于高加索而起源于中亚细亚,一直延伸到东部与我国新疆接壤的苏联地区阿拉木图。 论文郑重提出世界苹果基因中心应当包括与苏联阿拉木图接壤的我国新疆的伊犁地区。该地区自古迄今长有九千公顷以上的塞威士苹果,而高加索的野生苹果属东方苹果Malus Orientalis Uglitzk,不是塞威士苹果。 在苹果属植物的基因中心问题上,中国的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地质学家称为川滇古陆的走廊地带是苹果属植物的大基因中心,就世界范围而言该地苹果属植物的野生种种类最多,但它不是世界苹果属植物唯一的发祥地,因为亚洲的东部和西部、欧洲、北美都长有苹果属的特有种。虽然各地苹果属植物的种类没有川滇古陆多,但所有的种类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纬向地带形成了世界苹果属植物的多基因中心。 基于细胞地理学和生态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看出,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类的传播却有从亚洲到欧洲、日本和北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外苹果资源引进、保存与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苹果栽培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只有花红和柰作为生产栽培,其它种类仅用作苹果砧木。在人工栽培的苹果中,大致可分为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中国苹果主要指中国原产的绵苹果,古称之为"柰",起源于我国新疆西部;西洋  相似文献   

5.
朱元娣  曹敏格  许正  王昆  张文 《园艺学报》2014,41(2):227-239
 以新疆地区不同居群的52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9份中国苹果品种(Malus × domestica subsp. chinensis Li.)、1份森林苹果(M. sylvestris Miller)种质为试材,进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和叶绿体成熟酶K(matK)基因的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获取了11个苹果栽培品种、14个塞威士苹果、26个苹果属其它种及1个外类群欧洲梨(Pyrus communis)的ITS及matK序列。利用MEGA(ver. 4.0)计算不同序列间的碱基组成频率、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序列间成对距离,以最大简约法与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ITS序列长度在589 ~ 594 bp,含有148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029;MatK序列长度为1 451 ~ 1 461 bp,没有复制子Ⅱ序列,含有16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为1.442。ITS分析将中国苹果、新疆野苹果(来自中国新疆)和塞威士苹果(来自GenBank)聚类于一个大的发育枝内,新疆野苹果5个居群的系统演化按新源、巩留、霍城和塔城的先后次序发生。MatK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中国苹果和新疆野苹果聚类在一个大的发育枝内,但自展支持率低。由此说明,中国苹果由新疆野苹果驯化而来。matK不适于栽培苹果种内的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绍华  余克顺 《果树科学》1999,16(3):163-170
对盆栽葡萄(VittisviniferaL.)苹果(MaluspumilaMill.)、山楂(CrataeguspinnatifdaBunge)和枣(ZiziphusjujubaMill.)4种果树在不同水分营养状况下茎干微变化过程中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净增长量(DG),当日完全复原所需时间(RT)等3个重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指标都比叶片日出前水势对土壤水分营养状况的反应灵敏得多  相似文献   

7.
关于苹果、葡萄等果树砧木的研究较多。关于杏树砧木的研究报道很少,有的报道指出,山杏[A.vulgarisLam.var.ansu(Maxim)]、西伯利亚杏(A.sibiricaLam.Var.sibirica)和毛桃(A.persicaL.var....  相似文献   

8.
刘品贤 《北方果树》1995,(1):45-46,26
日本几种苹果病害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刘品贤(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066600)日本气候温暖多雨,苹果树病害种类较多,为害较重。苹果枝干类病害有苹果腐烂病(ValsamaliMiyabeetYamada),苹果轮纹病(Physalo-porapiri...  相似文献   

9.
<正> 苹果(Malus pumib Miller)由野生驯化为栽培种早在两千余年前就开始了。按原产地可分为西洋苹果和中国苹果两大类,西洋苹果原产欧洲、中亚西亚一带,中国苹果原产我国新疆一带。自十八世纪以后,比利时的J.B.Van Mons,英国T.A.Knight用天然授粉及杂交实生苗选育出许多苹果品种后,才逐渐得以发展。一、栽培品种的发展概况苹果是喜温植物,但不耐热,故世界各国苹果主产区都在北纬34°以北,我国自1871年从美国引入西洋品种以后,苹果栽培基本上以西洋苹果类的红玉、元帅、金冠、国光等为主栽品种并延续至今。洲欧苹果由于采用先进选育技术,选育出很多优良品种,并  相似文献   

10.
矮砧苹果幼树干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张海,左艳军,王淑芳,梁志敏(河北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3001)苹果干腐病病原为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XFr).Ces.etdeNot.,属于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的巩留、新源、霍城及裕民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本文对新疆野苹果的发生、分类学地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生存现状及核心种质构建与新疆野苹果的保护保存等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这一珍贵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苹果属植物种质多样性的SLAF-seq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源  王大江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园艺学报》2020,47(10):1869-1882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509份苹果属植物种质进行测序,获得586 454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463 612个;经过序列比对,根据完整度 > 0.94、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 0.05,过滤筛选得到46 460个多态性单核苷酸(SNP)位点;基于这些SNP位点构建苹果属植物不同种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主成分。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技术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开发高通量的SNP标记,并直接用于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34种509份苹果属植物的多样性水平较高(He = 0.318,I = 0.488,Ae = 1.520),在多于1份试材的种群中,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中国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属植物分为5个基本的类群,Ⅰ山荆子类群,Ⅱ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类群,Ⅲ苹果栽培品种类群,Ⅳ以中国苹果、八棱海棠、花红、楸子和海棠花为主的类群,Ⅴ新疆野苹果类群。野生种丽江山荆子、山楂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滇池海棠和沧江海棠聚类比较紧密,栽培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栽培品种与东方苹果和森林苹果等野生种聚在一起,新疆野苹果与中国原产苹果属栽培种的亲缘与起源演化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cpDNA)标记,对近十年间在我国苹果属植物的主要密集分布区收集的15种苹果属植物的叶绿体DNA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开展其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研究。【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722份种质的4个非编码区trn H-psb A、trn S-trn G spacer+intron、trn T-5’trn L和5’trn L-trn 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 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使用Dna SP 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 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cp DNA区域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4 120 bp,共有579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单倍型为100个,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_d)分别为0.008 52和0.879。Tajima’s D检验中,15种苹果属植物的4个cp DNA区域合并后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遗传变异也占较大比重。【结论】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在叶绿体DNA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苹果属植物不同种具有不同的演化路线,各个种间以及种内起源演化关系错综复杂。山荆子和新疆野苹果的部分种质占据较为古老的单倍型,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过种群扩张。苹果属栽培种中国苹果、花红、楸子和八棱海棠的部分单倍型晚于部分新疆野苹果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4个实生株系及国光、红星、富士、金冠等苹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果实香气成分, 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 ①新疆野苹果含醇类等10类89种香气成分, 这些化合物单株间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主要香气的种类和成分基本一致; ②但乙醛等12种香气成分在新疆野苹果中没有检测到, 其中7种为栽培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③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 同时检测到1 - 丁醇、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大马酮等4种化合物为新疆野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叶片多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新疆野苹果[M.sieversii(Ledeb)Roem]、烟台沙果[M.prunifoli(Willd)Borkh]和莱芜难咽(M.micromalus Makino)等4种苹果砧木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不同砧木叶片的多胺含量。结果表明,胁迫6 h时叶片的MDA含量可反映4个砧木的耐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定子>新疆野苹果>莱芜难咽>烟台沙果;低温胁迫能明显诱导多胺总量(PAs)、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合成,耐寒性强的山定子和新疆野苹果PAs、Put和Spd增加显著,而耐寒性较弱的莱芜难咽和烟台沙果多胺和3种胺的变化不大。低温胁迫6 h时,MDA变化量与叶片PAs、Put、Spd变化量以及Put/PAs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而与(Spd+Spm)/Put、Spd/PAs、Spm/PAs呈显著正相关,与Spm变化量无相关关系,表明当低温胁迫下叶片PAs、Put、Spd增加量较大时,苹果砧木耐低温胁迫的能力比较强,PAs、Put及Spd在胁迫条件下的增加量可作为苹果砧木耐低温胁迫能力高低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尹承苗  相立  孙传香  沈向  陈学森  周慧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6,43(12):2423-2431
为了更好地利用砧木抗性来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富平楸子 [M. prunifolia(Willd)Borkh.]、八棱海棠(M. micromalus Makino)、新疆野苹果 [M. sieversii (Le deb.)Roem.]、山荆子 [M. baccata(Linn.)Borkh.] 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苹果砧木对连作土壤中的酶活性、微生物以及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富平楸子为砧木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低,富平楸子和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数量较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最高。从总酚酸含量来看,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低,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高。综上,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少,土壤总酚酸含量最低,且相关土壤酶活性较高,说明其对连作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更适合作为砧木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苹果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冯涛  张艳敏  陈学森 《果树学报》2007,24(5):571-574
对新疆巩留与新源2地的新疆野苹果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保护保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随机选取的200个单株中,巩留居群Ⅰ级幼树为0,而且Ⅱ级小树数量也极少,仅2株,只占1%,年龄级构成有下降性特征,存活曲线呈断点凸型,故年龄结构应属老衰类型,郁闭度为0.47;新源居群有Ⅰ级幼树,10株占5%,Ⅱ级小树达26株占13%,年龄级构成有稳定中略有上升的特征,存活曲线呈弧形凸型,故年龄结构应属稳定类型,郁闭度为0.80。上述结果显示,巩留新疆野苹果居群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而新源新疆野苹果居群保存较完好。  相似文献   

18.
苹果铁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霞  陶建敏  蔡斌华  章镇 《园艺学报》2006,33(5):1051-1054
 根据已报道的植物铁结合蛋白基因( ferritin) 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 用RT2PCR 的方法从‘嘎拉’苹果叶片中获得铁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cDNA共有1 043个碱基, 其中编码区834bp, 编码27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终止密码子后有209 bp左右的3’端尾随序列区。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ferritin基因在‘嘎拉’苹果基因组中至少有7个拷贝存在。0.5 mmol·L - 1的柠檬酸铁处理‘嘎拉’苹果试管苗不同时间后的定量RT-PCR分析表明, ‘嘎拉’苹果的铁结合蛋白基因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增加, 说明该基因可能在转录水平上受铁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