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适合昭通乌天麻高产、优质、便捷的栽培模式,采用不同栽培基质与不同菌材组合,在泡沫箱体中栽培天麻。栽培采收后,测定箭麻和麻种的个数、鲜质量、折干率、转化率以及箭麻中可溶性蛋白和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的箭麻数差异不显著;以土为栽培基质的Ⅰ处理(提前培养好菌床后,将种麻播种于菌床上),箭麻总鲜质量、转化率、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 042.68 g/箱、9.96、5.258%;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的处理间,Ⅰ处理的箭麻总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 009.26 g/箱;以土为栽培基质的箭麻折干率显著高于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麻种折干率则相反;麻种总鲜质量在以土为栽培基质的Ⅲ处理(培养好的菌材和新材各占1/2搭配使用,播种种麻)下最高,为70.03 g/箱,麻种平均单个质量在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的Ⅰ处理下最高,为9.86 g/个;以土为栽培基质的处理,箭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Ⅰ、Ⅱ处理(提前培养好菌材,取出菌材摆放好后,播种种麻)下分别为39.610、47.659 mg/g。因此,采用当地黄土作为栽培基质,提前培养菌床,菌床培养好后,刨开覆土层,播种麻种的栽培模式可实现昭通乌天麻的优质和高产,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被省妇联誉为“天麻状元”的江苏省沐阳县真菌研究所所长陆风英,去年利用大棚栽培天麻245平方米,收成品麻2083公斤,再加上出售菌材与部分麻种,年获利25万余元,其经验如下:一、播种前准备1.先打扫好栽天麻的房间或者遮荫的塑料棚(因为天麻生长不需要阳光),并?..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工栽培天麻多以木箱栽培和大棚栽培为主。现将露地栽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好种麻露地栽培不同于箱栽或大棚栽培,种麻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及抗性。我们选用的是以长白山野生天麻为母种培育的种麻。选择新鲜、健壮、无破损、无霉烂病斑、节密、浆足、皮色好的中小白麻及米麻。2、栽培时间天麻一般从九月下旬开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直至次年四  相似文献   

4.
杜双田 《农友》2001,(11):10-10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分冬栽与春栽两种、在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采用冬季栽培,即在11月份天麻采收时选种,立即栽培,使种麻在菌床内越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继续生长繁殖在冬天非常寒冷的地区,一般在10月收获天麻时选好种麻。室内保藏越冬,第二年的春季解冻之后栽培.另外,若进行设施栽培,采用冷库保藏种麻时,一年四李都可栽培.  相似文献   

5.
天麻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培。北方栽培天麻,由于生长期短,一般产量较低。冬季室内箱栽天麻,延长了天麻的生长期,给天麻创造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其产量是春栽的1倍以上。但是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取暖设施复杂,管理难度很大。下面介绍一下不同环境条件下室内箱栽天麻的冬季管理经验,供栽培者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天麻1—5℃处于休眠状态;密环菌在6—10℃时开始生长;天麻12℃时  相似文献   

6.
国内的天麻市场,除天麻制品如天麻茶、天麻饮品外,其余产品如干麻、鲜麻乃至麻种等,其价格均在2003年跌人低谷,至2004年上半年达到最低,干麻最低时每公斤为30元,鲜麻则为每公斤5元左右,令种植户叫苦不迭。其实,这均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自动调节,而不是人为原因。问题是当2003年天麻价格大幅下滑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选种麻种麻应选新鲜完整、无病害、无冻伤腐烂的白麻或米麻。每年10月至来年5月为种植期。翌年4月地温回升,天麻开始生长(10~15℃)时蜜环菌(6~8℃开始生长)已能供给天麻营养。固定菌床栽培法在原菌材培养穴内进行,首先把固定菌材的坑穴覆盖物扒开,取出上层菌材,再将固定菌材上的填充物扒开。底层固定菌材现出后,切勿移动菌材,把菌材两边泥土等填充物扒开,使菌材两边下侧露出。播种时,在菌材两边的下侧每隔13厘米紧贴菌材顺放1个麻种,菌材两端各放1个,每根菌材放麻种8~10个。麻种放好后,在两根菌材间加放新鲜木段根,然后填充覆盖物(如麻栎…  相似文献   

8.
1 箱栽法 1.1 意义天麻箱栽属于集约化栽培方式,它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温、湿度容易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凡在天麻难于越冬、窖栽难于进行的地区均可采用,适于各地医院、卫生院及家庭等群众性生产栽培.箱栽对于扩大天麻栽培区域、推动天麻生产发展、解决医疗用药以及增加种殖户收入,均有一定的意义.只要选用优良麻种、合理供菌、适期栽培、低温越冬、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就能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天麻是商洛的传统大宗中药材。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无性扩大繁殖,蜜环菌退化,天麻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特别是四大优势产业和十大商药大发展之际,有性繁殖一次性成麻技术又快又好地为生产提供具有杂种优势的麻种。每窝投入15元可产出1.5kg商品麻,3.5kg种麻,投入产出比达到1:4。此项目在我区已推广近10a,在我市丹凤、山阳、商州面积很大,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