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尾松播种苗截根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季造林前于8月中下旬对马尾松当年生播种苗进行截根处理,截根后主根变短,促进了须根生长,使侧根,须根量增加,吸收营养的面积增大,地下与土上部分生长趋于平衡,提高了苗木质量及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秋季造林前于8月中下旬对马尾松当年生播种苗进行截根处理。截根后主根变短,促进了须根生长,使侧根、须根量增加,吸收营养的面积增大,地下与地上部分生长趋于平衡,提高了苗木质量及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4.
当前,影响造林成效的因素很多,其中苗木质量是否合格,是很关键的问题。多年的育苗造林实践证明,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选用合格的健壮苗木造林。对于针叶树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而对针叶树苗木施行截根作业,  相似文献   

5.
四川松树截根菌根化育苗造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优良Pt固体菌剂,对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进行了截根菌根化接种育苗造林。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接种方法,使供试松苗形成了大量菌根,Pt菌根指数大于60,苗木质量明显改善,用菌根化苗木造林,幼林成活率与生长量都明显提高。菌根化幼林还具有一定抗旱性和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6.
枫香苗木短截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枫香苗木短截与未短截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量明显提高,造林当年新梢平均高提高了70%,平均地径提高了28%;造林后第4年平均树高提高了37%,平均胸径提高了34%。方差分析表明,造林当年的新稍高、造林后第4年的树高与胸径3个调查项目的枫香苗木短截造林与不短截造林间生长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只有造林当年的地径调查项目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准培育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切根作为干扰根系最为重要的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切根可以划分为芽苗切根、苗期切根和起苗后切根等3种类型,把平截、扭根、侧方修根、盒式修根等称为苗期切根,是狭义切根范畴。结合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造林效果,综述每一类型的切根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以辐射松为代表的主根发达树种,通过芽苗切根、苗期的平截和扭根,抑制根系顶端优势,从而降低苗木高生长,促进侧根发育,形成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最终提高苗木造林效果。以花旗松为代表的慢生常绿树种,侧根较为发达,切根效果不一。苗木平截和扭根后,内源激素、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苗木质量的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山杏造林常采用直播方法,但此法出苗率低,苗木成活率也很低,苗木生长慢,结果晚。植苗造林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结果早,能更快的取得经济效益。为更好地提高造林质量,对山杏进行了截干造林,效果不错。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截干 在苗圃地选择1a生苗木,用果树剪或锋利的镰刀进行截干,干高 10~15 cm为宜。苗木出土后要进行选苗。选择地径0.7cm以上,根系发达,且根系长15cm以上,无病虫害的合格苗,然后捆成 100株一捆进行沾泥浆假植。栽植时用 500 × 10-6的 ABT生根粉浸泡0.5h,以提高造…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桦树切(截)根苗即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或翌年春季苗木未萌动前,对一年生留床苗用切(截)根机从苗木根部15cm处切(截)断,从而促使苗木茎部的粗生长和根系的大量增生,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的优质健壮苗木。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  相似文献   

11.
意杨在我镇试种到推广已有4年。从引进苗木,到自己培育意杨苗和截根插干栽种的反复实践,我们认为采用意杨截根插干栽种技术,可以降低起苗、运输、挖穴、栽植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林木速生丰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我镇截根插干栽种的成功经验,要提高成活率,必须抓牢以下技术环节。  一、截根、选苗  截根。从意杨苗圃地截取造林用的苗干,一般在意杨苗大量落叶至萌芽前进行,但宜早不宜迟。这样既可以解决春季绿化季节劳力紧张的矛盾,又有利留根苗圃的冬季管理和翌年萌蘖苗的早发。截取苗干时用手锯或锋利…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截顶苗造林试验初报黄金炼叶富华宋驰高(德兴市林业局银山林场银城分场334200)关键词:马尾松截顶造林按照市林业局项目办安排,我们在银山林场银城分场白米洲林班进行了浪水马尾松苗木截顶造林试验。松苗在圃地截顶后,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通过芽苗截根接菌,可大幅度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速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15.
郭俊杰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15-15,17
用选出的阔叶树种,选用不同年龄的苗木,在雨季对苗木进行截干处理后,作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1.5a生苗木和2.5a生苗木,截干后植苗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用截冠和留冠两种类型苗木进行杨树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得知:苗木留冠与截冠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大,留冠苗林分平均树高4.9m,胸径4.8cm,分别比截冠苗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大1.8m和0.6cm,且留冠苗林相整齐、林木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切(截)根苗即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或翌年春季苗木未萌动前,对1a生留床苗用切(截)根机从苗木根部15cm处切(截)断,从而促进了苗木茎部的粗生长和根系的大量增生,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的优质健壮苗木。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  相似文献   

18.
由于马尾松常规苗主根发达,侧根较少,造林成活率较低。1990年起选用了马尾松截根苗造林,以期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通过对马尾松截根苗造林13年生林分生长现状调查分析,试图进一步揭示截根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大力推广应用截根苗造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是中国林科院菌根中心研究开发的林业生产先进技术 ,是林业部 1997年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安徽省太湖县从 1998年春季起 ,连续 3年在湿地松容器苗培育和板栗实生苗培育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提高了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增强了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节约了育苗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 造林步骤国外松容器苗造林是太湖县近几年大力推广的造林新技术。在芽苗移栽过程中进行截根 ,接种菌根 ,实行菌根化育苗。其过程如下 :种子处理—催芽—营养土 (培育基质 )准备—装容器—芽苗接菌移栽—菌根化育苗管理—出圃造林。1 1 …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引种栽培在冷水滩区受到广大林农的喜爱。为了提高对湿地松育苗的成活率,对截根育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展其造林成活率的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通过截根育苗比常规育苗长势旺盛、粗壮、侧根发达,造林成活率比常规苗高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