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2004年到2011年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内各样地群落植被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群落组成、植被特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而为草场恢复和下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老封育区逐渐形成了以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而封育年限较短的新封育区和对照区还是主要以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和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 Iljin)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老封育区的生物量低于新封育区和对照区,对照区的植被盖度高于老封育区和新封育区;通过对历年地表植被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各指数高峰值和低峰值有规律的出现且周期大致为5 a,这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封育区的封育周期约为5 a。  相似文献   

2.
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封育年限草地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连续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昆虫种群数量5~7月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到8月上旬达到峰值,9月份随着气温的降低昆虫种群数量显著下降。不同月份草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波动均较大。不同封育阶段草地昆虫群落季节动态变化明显。除未封育草地5月份优势集中性指数超高外,其他月份都处于平稳振荡中。封育年限高,植被种类多、盖度大的草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人工封育5年草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而未封育草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揭示荒漠草原群落及植被随围封年限的变化规律,选取宁夏盐池县未围封、围封5年、8年、12年和15年的荒漠草原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群落组成、地上植被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物种所属的科种数目呈倒V型,围封第5年达最多;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随围封年限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围封样地植被的盖度、高度及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未围封样地,各围封年限之间地上生物量差异均显著(P0.05);未围封样地与围封8年、12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间无差异显著性,与围封5年和15年的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围封对退化的草地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有草地灌丛化的趋势,不利于草场发展,初次封育5年较合理,长期封育15年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北京山区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特征与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过程对人工辅助促进天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该文在对北京密云山区不同封育年限天然灌丛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群落特征、结构组成、物种数、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灌丛植被的演变趋势为荆条+酸枣群丛—荆条+蚂蚱腿子群丛和荆条+三裂绣线菊群丛—三裂绣线菊群丛;灌丛中天然次生乔木树种山杨、椴树和蒙古栎幼苗、幼树的重要值增加较快;封育年限5~15年,灌木从12种增加到31种,乔木种类从0增加到8种;封育15年灌丛的生物量增加为封育5年的2.34倍;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都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预计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天然三裂绣线菊灌丛会逐渐演替为山杨、桦树林或者椴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盐池县人工封育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α-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 iener指数、S 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研究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实施封育对植被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封育对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较强封育、较弱封育和非封育等3种封育强度的人工油松林和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度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强度下人工针叶林林下草本植被差距较大,较强封育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比非封育区的物种数分别多33种和21种,高度大2.49倍和3.28倍,盖度值大52.21%和54.87%;而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差距等不明显。各封育强度下植被反映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值差异并不显著,部分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随着封育强度的变弱,相同树种各标准地间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增大。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林下植物在较强封育下物种种类和群落结构相似程度不大,但在非封育的极强干扰胁迫下,两个不同的建群种林下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为接近的特征。外界的严重干扰影响人工针叶林林下植被,人为干扰一旦停止,针叶林林下植被的恢复较快。限制人、畜对林下植被的干扰,加强封育,可有效恢复和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这说明人工林群落加强封育、减小干扰直接影响着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的高低及其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6—2007年5—9月,利用样方框、网捕和诱捕方法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封育年限草地昆虫群落进行了连续的系统调查,分析了封育时间、封育方式对昆虫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封育时段草地类型中,其植被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昆虫群落主要类群组成、物种多样性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差异。草地昆虫物种丰富度指数随封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自然封育2a的草地昆虫明显比未封育草地的丰富度指数高,而自然封育4a的草地昆虫丰富度指数又下降,基本上与未封育草地持平,自然封育5a的草地昆虫丰富度指数有回升趋势,人工封育5a的草地昆虫丰富度指数除个体数外都偏高。  相似文献   

8.
西北半干旱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半干旱区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下的植被的情况,在宁夏盐池县,选取该县的退耕还林、撂荒地和人工封育3种不同的治理措施为样地类型,根据样地生境梯度,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进行植被调查并采集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统计学软件对外业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撂荒地和人工封育3种措施下的植被状况有了一定的增长,人工封育和退耕还林措施的效果比撂荒地好,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白桦林作为对照样地,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波动式变化,恢复21年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恢复13年群落Pielou指数最高。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白桦林。2)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物量为10.80~123.96 t/hm2,随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恢复21和24年群落生物量高于天然白桦林。草本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低,恢复3年群落枯落物层蓄积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其余恢复年限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3)乔木层Margalef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ielou指数与生物量相关系数最高。草本层多样性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知,人工更新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人工更新恢复21和24年的生物量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封育年限下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围栏封育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为对象,探讨群落多样性对封育年限的响应,提出蒿属荒漠草地合理的封育年限.[方法]选择未封育(w0)、封育3年(w1)、封育8年(W2)、封育11年(W3)4个梯度,测定与分析5月伊犁绢蒿群落的高度、盖度、密度及生物量.[结果]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群落的平均高度呈明显增高(P<0.05),群落向高丛化方向发展;封育8年及11年的群落盖度显著高于封育3年及未封育群落(P<0.05);封育3年群落密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生物量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群落中竞争力强的种群优势度得到提高,而竞争力弱的种群优势度先提高后降低.封育3年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群落,而群落均匀度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封育5~8年后进行放牧有利于维持草地多样性并获得较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盐池县不同立地类型围栏内外封育3年的荒漠草原植被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后,荒漠草原草本植物密度围栏内比围栏外增加了2~10株/m2、盖度增加5%~38%。草原围栏内产草量比围栏外增加了560~2 077.7 kg/hm2,固定沙地白沙蒿的减少使得围栏外产草量比围栏内高594.8 kg/hm2;围栏封育后荒漠草地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围封草地上的退化指示植物逐渐从群落中退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增加。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增加,Pielou、Partrick和Simpson指数都发生了变化,群落植被的丰富度得以改善,优势植物的优势地位也逐渐明显,而且植被分布也趋向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12.
长汀县崩岗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植物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福建省长汀县崩岗侵蚀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4种生物治理模式,分别从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群落调查,同时对乔灌层、草本层植物种类、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不同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不同,经济林+封育模式>乔灌草混交模式>灌草模式>灌木模式>对照,其中经济林+封育模式和乔灌草混交模式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植被均匀度高,植被恢复效果好,是崩岗侵蚀区较为理想的生物治理模式.芒萁为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在崩岗侵蚀区的植被恢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选取宁夏盐池封育5、10、20年及未封育(对照)的沙化草地,采用样线和样方结合法进行野外植被调查,运用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封育年限沙化草地群落中种群生态位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围封年限研究区群落组成均以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为主,而未封育区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而生态位重叠最大值却均出现在低生态位宽度物种之间,说明研究区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封育5、10 年区通过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而封育20 年区群落数量特征值出现下降趋势,这与土壤结皮的影响密切相关。结皮试验表明,结皮盖度分别与植被盖度、土壤入渗深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封育20 年区结皮盖度、厚度远高于其他封育年限区,生物结皮的存在不仅阻碍外部有效降水入渗,也阻碍内部土壤水分向深层渗透,这使得适应干旱环境的深根系半灌木植物生长稀疏,而促进浅根系沙生植物占据较大的生存空间;生物结皮与其周边植物争水争肥,相互争夺生存空间,同时致密的生物结皮不利于出苗,从而抑制植物生长。长期的竞争排除等生态过程作用使得种群之间演替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生态位分离,群落结构特征出现波动,建议适当人为干扰以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塔里木河下游人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重建后植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分析了重建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建后物种数增加了8种,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盖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生态优势度指数SN有所下降,意味着重建区内物种多样性、群落的均匀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重建已达到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封育条件下云南退化山地草甸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封育对不同退化山地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C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为指标,对云南省马龙县不同退化程度山地草甸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封育有效提高了退化山地草甸的物种数和盖度。C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封育3年后各指数与封育初期差异显著。对退化山地草甸采用封育措施,减少了人为干扰,提高了山地草甸的α多样性,有效恢复了草地植被。  相似文献   

16.
放牧和围封对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a短期围封对贺兰山西坡哈拉乌一带短花针茅群落植被组成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0a围封使短花针茅群落的植被盖度从围封前的30%增加到80%,旱生灌丛由2种增加到3种,1a生、多年生草本分别从0种和3种增加到2种和5种.围封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1.46)、多样性指数(2.84)和均匀度指数(0.81)...  相似文献   

17.
孙磊  王向涛  魏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2-12074
通过对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围栏,研究围栏对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为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经过围栏草地0~10 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实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且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生态学方法分析了近水岸、坡岸、岸上人工和自然植被带群落的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然后对各种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人工植被群落建立的植被配置和快速绿化材料选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坡岸和岸上人工植被带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较高;3个人工植被带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别;自然植被带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人工植被带的相差较大.土壤pH值和全P含量与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是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因子;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区组试验设计,于沪陕高速公路信阳至南阳段4种路基边坡建立了28个植物群落观测试验小区。在测定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壤类型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路基边坡物种多样性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穗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和"胡枝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较强,与高度、盖度、保土作用系数相关性较差;植被保土作用系数与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与植株高度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伊犁绢蒿荒漠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对短期围封的响应规律,为退化蒿类荒漠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伊犁绢蒿荒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盖度、高度、密度、生物量的野外测定,并计算群落Simpson(D)、Shannon-Wiener(H)、Pielou(J)及Margalef(P)指数,研究短期围封对荒漠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围封后,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9.7%,153.9%,130.8%(P<0.05),而群落密度显著降低了19.8%(P<0.05)。(2)与围封区相比,放牧区的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围封区(P<0.05),Shannon-Wiener指数略高于围封区,而Margalef指数低于围封区,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围封已成为恢复及重建退化草地的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围封可以提高退化荒漠植被生物量,但植被多样性指数偏低,放牧降低丰富度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