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将森林采伐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等集成在一起,设计开发基于GIS的森林采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录入、存储、查询、分析、输出等功能。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5个模块。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各个模块协同作用,实现森林采伐决策的可视化和数字化,为森林采伐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中国粮食(食物)安全预警软件系统。该系统在总体框架设计、数据接口和模型接口设计方面具有特色,对推动面向粮食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介绍智能决策系统的功能和基本结构,讨论了系统的经济评价指标和确指标权重的方法,提出林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1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概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IDSS)发展于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思想是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结合。专家系统的应用,使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人工智  相似文献   

5.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在农业信息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正朝着群决策支持系统和网络决策支持系统方向发展。本文对农产品预警决策支持系统作了详细需求设计,完成了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并提出框架设计的原则和所采用的开发平台。其次,对农产品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产品预警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给出部分实现界面,建立了一个基于NET的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原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干旱灌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农业节水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因此,将先进技术运用到节水灌溉管理受到关注。该文利用组件GIS技术,基于WEBGIS平台开发了灌区节水灌溉服务系统。系统开发采用了模块化分区,功能较为强大、实用性强,界面简洁、操作方便。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灌区信息查询的平台上建立了灌溉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灌区基本信息查询模块、滴灌管网布置模块、土壤墒情测报模块、成本估算模块及数据库管理模块等。通过灌区管理部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系统性能稳定,可移植性、可维护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植保知识、Web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实现了对中国范围内的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并提供化学防治决策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接收用户提交的疫情信息并通过多级Web地图直观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及时掌握疫病发生程度、动态及地域分布,为薯农及时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探索小流域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以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方法和途径,采用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工具,以区域管理软件Region Manager V5.5(RM)为开发平台,通过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专家系统松耦合的方式,开发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DSS);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与监测、生态农业开发、草场管理、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与监测评价等领域,有助于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OMT的快速原型法及其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决策支持系统-景低限制价格计算系统PRCSYS01的研究和开发过程,探讨了以OMT(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方法作指导,将系统界面的开发与系统内部功能的开发分离,快速开发用户驱动需求分析原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覃开贤  胡宝清  谢黎黎  田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36-18239
探讨了基于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个案比较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完成了系统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的建立,借助基于C#语言和GIS组件式技术ArcEngine开发了系统软件。通过对广西都安喀斯特地区实例研究,表明该系统为国土部门的决策及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能够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白苗苗  薛龙义  曹延峰  毕润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46-2547,2589
介绍了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方法,以山西省古县为例,在明确古县县域内部差异和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古县生态功能分区,并提出了各分区的主导功能、辅助功能,以期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保平  陈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1-13952
新疆南疆棉花高效生产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开源软件的综合决策支持平台,由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为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两部分。专家系统部分的实现以Pyclips作为接口组件,实现与NASA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的交互;决策支持系统部分通过Python语言实现科学数值计算以构建决策系统的核心——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既可增强用户的综合信息化服务能力,也可提高其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13.
依照相关区划原则,选取林业数据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和非林地等4个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法对研究地浙江省范围内67个县级行政单位实施区划分类,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对林业自然地理的量化因子进行数量化研究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全省分为5个类型,其结果与研究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基本相符。研究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林业自然地理区划是可行的,进一步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部门的要求,加入相关的专业数据,可以得到更为综合的区划结果。以行政单位作为区划单元得到的结果,有利于各级政府的决策和对自然资源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海洋信息资料管理方式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等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基于SuperMap平台开发了海洋专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高效的信息编辑、查询和更新等功能,为南海区海洋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GIS的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和农业决策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构建基于网络GIS的区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目标,提出了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并设计了该系统的网络和逻辑结构。在考查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实现系统集成的3种可行方案,即松散型、镶嵌型和动态链结型集成。经比较,认为动态链结型集成是实现该决策支持系统有机集成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峙  陈朝晖  邓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23-14826
在综合研究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用GIS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ESLU)的构建。以广西南宁市为例,建立了南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说明评价分析方法及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并证明了系统对提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工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黑板和PROLOG的混合域等技术构建了区域农业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运用作物模拟技术、知识工程技术,建立了基于模型的作物(棉花)生产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把CottonPlus模型与多因子多水平的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对特定地区的作物生产作出多目标、全程和实时决策,使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发制作了面向农业科技的光盘图书,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的咨询,培训及应用推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在GIS和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面向空问问题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适用于资源评价领域。提出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人机接口五部分组成,具有数据输入与输出、图属互查、空问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同时还探讨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江西省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区划指标体系,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和判别分析法,对江西省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研究,并将其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这一区划结果大大增加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区划效果,为宏观指导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立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可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分析在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新方法并建立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