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也称霉菌性口炎、消化道真菌病或白色念珠菌病。该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脏器感染常见于鸽子真菌性传染病,也是鸽的散发性常见病。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其名称很多,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等。以鸡、鹅、火鸡和人等方面为多,鸽的念珠菌病较少。最近检查了广东3个鸽场都存在本病,感染率很高,且往往与鸽毛滴虫合并感染。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禽念珠菌病     
禽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性传染病,各种禽均能感染,但主要发生于鸡、鸭、鹅、火鸡、鸽等。其特征为口腔、咽喉、食道、嗦囊粘膜形成白色很膜及馈疡。本病义称为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及酸臭嗦囊病. 病原本病病原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形态与酵每菌相似,在病变组织及普通培养基中能产生芽生抱子和假菌丝。  相似文献   

4.
鸡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上消化道真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鹅口疮、念珠菌口炎或消化道真菌病。本病特征是消化道黏膜上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并导致黏膜发炎。笔者在技术服务中遇到1例商品蛋鸡念珠菌病,12周转群后出现呼吸道症状,经过几个疗程的投药有所好转,但是出现个别精神沉郁,不吃不喝的鸡只,嗉囊内有料,每天死亡率0.1%左右。经解剖发现有个别口腔溃疡,嗉囊有酸臭发酵的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鹅口疮、念珠菌口炎等,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上部真菌病。以口、咽、食道、嗉囊及腺胃的黏膜形成白色假膜或溃疡以致坏死为特征。在自然条件下,多种禽类均易感染该病,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6.
<正>鹅口疮是由一种酵母状真菌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各种家禽和动物都能够感染,但主要发生于鸡鹅和火鸡。其特征为上部消化道口腔、喉头、食道嗉、囊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有时蔓延侵害胃肠黏膜。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鸡、鹅、火鸡、珠鸡和鸽等禽类,  相似文献   

7.
禽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鹅口疮、念珠菌口炎等,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上部真菌病.以口腔、咽喉、食道、嗉囊及腺胃的黏膜形成白色假膜或溃疡以至坏死为特征.在自然条件下,多种禽类均易感染该病,也可感染其它动物和人.该病多发于潮湿闷热的夏季,是南方集约化养禽场的常见疾病,之前,国内曾有孔雀发生念珠菌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近年来,辽宁阜新地区许多肉鸡场,白念珠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霉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近年来,辽宁阜新地区许多肉鸡场白念珠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将一例肉鸡白色念珠菌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广大供广大养殖者和畜牧工作者借鉴、交流。  相似文献   

10.
鸽子鹅口疮属于念珠菌病,是鸽子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患鸽以Ⅱ因喉部形成黄色干酪样物为特征。一、病原和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此菌类似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病鸽消化道及粪便中都有此菌。幼鸽和成鸽都易感此病,以2周龄至2月龄内的鸽最易发此病。刚离开亲鸽的童鸽感染后疴睛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付金香 《禽业科技》2007,24(19):32-33
禽念珠菌病又称“软嗉症”、“鹅口疮”、“酸臭嗉囊病”、“禽消化道真菌病”等,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为特征的霉菌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蛋壳传染,不良的卫生条件和使机体抵抗力致弱的因素,都可诱发本病,或发生继发感染。另外,  相似文献   

12.
念珠菌病又叫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禽消化道的一种真菌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多雨的季节。特征是消化道黏膜形成白色的假膜和溃疡。此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能在健康的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寄居,主要引起幼龄禽如鸡、鸽等发病。2010年6月本市某鸽场饲养的300多只肉鸽,从3~10日龄鸽子陆续发病,发病率达10%,死亡率达5%,病程约一周,发病后用青链霉素,恩诺沙星治疗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近年来,辽宁阜新地区许多肉鸡场,白色念珠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将一例肉鸡白色念珠菌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群在16日龄开始发病,初期采食量减少、精神萎顿、生长受阻、腹泻、排绿便。自发病起每天死亡20~30只,发病期间养鸡户使用大量的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均无法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4.
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霉菌性口炎和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禽类消化道真菌病。该病在肉鸡生产中普遍发生,导致病鸡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下降或死亡,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研究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旨在为该病的正确诊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禽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又称真菌性口炎,酸臭嗉囊病等,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鹅和火鸡。其特征为上部消化道口腔、喉头、食道、嗉囊粘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本病近年来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6.
鸡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主要发生于鸡或火鸡。在河北地区许多肉鸡场,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饲料添加剂,使念珠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引起鸡群零星死亡和严重的生长受阻,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鸽念珠菌病别名鹅口疮、酸臭嗉囊病、念珠菌口炎和消化道真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鸽嗉囔部形成灰白色假膜为特征的消化道常见病,如遇饲养管理不良或某些应激,可突然暴发,造成大批死亡。2016年12月下旬,惠州市某存栏3 000对肉鸽场的10~15天龄乳鸽出现喘气、嗉囔肿大和死亡等症状,用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此前来我院就诊,经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念珠菌病,采取综合措施治疗,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8.
肉鸡慢性呼吸道与白色念珠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真菌病,鸽和火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但2007年以来广东省广宁地区肉鸡屡发该病;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当两者混合感染时,可使临床症状加重,死亡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在广东省广宁地区正流行该病,现将诊治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鸽念珠菌病(Moniliasis)又叫鹅口疮(Thrugh)或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感染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在湖南省衡阳地区一养鸽场发生了一起鸽口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假膜为特征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念珠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又叫霉菌性VI炎。近年来,随着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迅猛发展,白色念珠菌病在肉鸡生产中已广泛存在,并呈现新的流行及感染特征.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