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乳滞是指家畜在开始挤奶时或挤奶过程中排乳量突然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的一种官能性疾病,但其乳腺和乳的质量正常,一般挤奶员叫此病为“不给奶”或“给奶未净”。  相似文献   

2.
正乳滞是指家畜在挤奶的时候或挤奶的过程中排乳量突然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一般奶农称之为"不给奶"或"给奶不净"。在本镇部分奶农饲养的奶牛中此病时有发生,经过长期的病例观察,初步摸清了本病的诱因和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治疗上经过反复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奶牛乳滞的原因及其防治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池及乳管狭窄,又称乳管增生性瘤,在牧场中经常发生。其病因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挤奶时消毒不严或挤奶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一般多发于高产奶牛,严重影响产奶量,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曾采用药物和其它的防治方法,但效果均不明显。 近几年来,采用自制的“内削器”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一套对该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介绍下如。  相似文献   

4.
<正>1症状最初奶牛拒绝挤奶,出现排乳障碍,挤奶时奶牛踢乳杯,有后肢乱跳现象,冻伤的乳头不出奶;手工挤奶或导乳针时,出奶顺畅。中期,冻伤轻微的,乳头孔肿胀消退,出奶通畅,逐渐治愈。  相似文献   

5.
(上接 2 0 0 3年第 11期 77页 )1.8 患有乳腺炎的牛应排在最后用手工挤 ,所挤原料奶不混入正常奶中 ,应废弃。1.9 异常乳 (包括初乳、末期乳 )以及有抗生素残留的牛乳不得混入正常奶中。1.10 一桶奶挤满后 ,倒入备有双层纱布过滤的洁净的存奶容器中。1.11 挤奶完毕 ,用 1∶3稀释的碘伏药液 ,药浴乳头 ,阻止细菌侵入乳头。1.12 挤奶结束后 ,原料奶应立即过冷或送往奶站。2 规范的机器挤奶操作程序2 .1 保持牛床、垫草清洁 ,挤奶前清除牛床上的污染垫草及牛粪 ,排除牛粪沟内的积水 ,挤奶时及时扫粪。2 .2 挤奶前用刨刷或刷子清除牛身…  相似文献   

6.
1挤奶 奶的分泌是一个连续过程,良好的挤奶习惯,会提高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延长奶山羊的利用年限。在大型奶山羊场,为了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采用机械化挤奶。机器挤奶是促进奶山羊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机器挤奶的要求为有宽敞、清洁、干燥的羊舍和铺有干净褥草的羊床,以保护乳房而获得优质的羊奶;有专门的挤奶间(内设挤奶台、真空系统和挤奶器等)、贮奶间(内装冷却罐)及清洁无菌的挤奶用具;按适当的挤奶程序定时挤奶,羊只进入清洁而宁静的挤奶台,冲洗并擦干乳房,乳汁检查,戴好挤奶杯并开始挤奶,按摩乳房并给集乳器上施加一些张力,促使乳房萎缩,奶流停止时轻巧而迅速地取掉乳杯,用消毒液浸泡乳头,放出挤完奶的羊只,清洗用具及挤奶间。经常保持挤乳系统的卫生,坚持挤乳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相似文献   

7.
省家畜繁育指导站饲养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935个体养奶牛户对奶牛采用GSJN—1型手压式挤奶机榨乳。经长时间挤奶的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尤其不会手工挤奶者,效益更为显著。通过机械挤奶要比手工挤奶“榨得净”(挤奶过程中,在奶牛出奶高潮时,机器可将应挤出的奶,  相似文献   

8.
挤奶设备直接与奶牛的乳头接触,直接影响乳房健康状况,从而影响原料奶质量。挤奶设备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已经得到认可。挤奶设备如何能够做到尽可能少地降低原料乳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挤奶设备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的关键点是:挤奶杯奶衬口、内衬、挤奶机工作时的真空压水平、挤奶后挤奶机的清洗情况和滤膜的更换及脉动管和脉动器等。对这些关键点能够及时的检查就能保证原料乳的质量。挤奶机器设备检测要点见表1:  相似文献   

9.
<正> 漏奶是指未经挤奶,奶从乳头内自然流出的现象。漏奶分为正常和非正常。前者常见于母牛在正常的挤奶过程中,由于乳房内乳汁的分泌与充盈,致使内压增加而有漏奶现象,也称为生理性的;后者则见于非挤奶时间、经常也有奶从乳头内流出,此为不正常的漏乳,这种白白的漏奶,不仅极大地影响奶产量,同时也给饲养者造成了极大浪费。1 病因主要是因乳头损伤所致,如挤奶时用力过大,机器挤奶时真空压力过大,抽时过长,引起乳头末端黏膜发炎和纤维化,破坏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紧张性,导致括约肌萎缩、松弛  相似文献   

10.
将奶针样乳头切割器消毒后,涂润滑剂从乳头孔插入乳导管,将阻塞组织捅开直至乳导管深处,利用切割器两侧锐处将堵塞乳导管的组织逐渐刮下,完毕后即可挤奶(尽量减少挤奶次数,每日挤奶2次即可)。挤完奶用均匀散布高锰酸钾(高锰酸钾用量0.5g)细粉的脱脂棉(长度约3-5cm)裹在通乳针上,旋转通乳针缓慢插入乳导管,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乳的分泌速度与乳腺内压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使奶产量最大化需考虑的挤奶问隔、挤奶次数、干奶母牛等8个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奶牛的养殖事业,给中国奶农引领了富裕之路。要想稳定地经营牧场,提高奶牛产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在“奶牛的改良”、“饲料的搭配及分配”、“挤奶技术,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努力。但是,即使这些都得到了改善,在每天的挤奶中,提取乳房内乳汁的技术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错误的挤奶方法和奶牛的疾病与奶量的降低和奶质的恶化都有关系。那么“适合奶牛的泌乳生理的挤奶技术”是什么呢?我们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同大家共同探讨正确的挤奶技术。  相似文献   

13.
挤奶设备和挤奶厅的卫生对原料乳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介绍了挤奶厅检测的几个关键点:挤奶机奶衬、挤奶机真空压水平、挤奶机滤膜、挤奶机脉动管和脉动器及挤奶后挤奶机的洁净度;挤奶厅的卫生及挤奶操作和储奶管的清洗。通过加强挤奶厅关键点的检测从而保证原料乳质量。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中兽医称其为“乳痈”或“奶黄”,是奶牛产后或产前的一种多发性常见病。病后,常因乳房肿痛,精神不安而拒绝挤奶和哺乳。病理结果,使产奶数量和质量大为下降,并波及泌乳系统生理功能失衡,而影响到下次产后的产奶质量。如果贻误失治或治疗不当,常致乳房化脓溃烂,丧失生产能力而被迫淘汰。给畜牧生产特别是奶牛产业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探索出了11个西兽医、中兽医的治疗方剂,对奶牛乳房炎都有一定的疗效。但经过临床实践,治愈率比较,确认自拟“乳痈效应散”治疗奶牛乳痈疗效甚佳。现浅述如下,供参考验证。  相似文献   

15.
控制原料奶质量不仅要从奶牛的育种、营养方面着手,还要从环境卫生、挤奶操作、挤奶器具的清洗及原料奶的贮存几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奶。下面仅就管道式挤奶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料奶质量谈几点看法。1挤奶操作1.1平时注意保持牛体的清洁。挤奶时若乳房较脏,可用含有消毒剂的温水清洗乳房,然后擦干,清洁的乳房可仅擦乳头。严禁在挤奶前用大量的水冲洗牛体。1.2按摩乳头。在清净牛乳头的同时,应对乳头作水平方向的按摩。按摩时间不得少于20秒钟,以刺激乳头,促进排乳。1.3废弃头三把奶。挤出每个乳区的头三把奶置于带黑…  相似文献   

16.
1定期筛查、隔离病牛 临床检查,通过挤奶人员手和眼的感知来完成,每天挤奶前进行乳房淋洗按摩,观察乳房是否有硬块、肿胀、热、痛反应。挤奶开始时,先从每个乳区挤出三把奶于固定在大杯子口上的带滤网的黑色检查板上,检查是否有奶块、絮状物并观察奶颜色的变化,判断该乳区的健康情况。如出现异常表现则进行乳房炎实验室诊断,如无异常表现,即可正常挤奶。月检是每头牛每个乳区每月检查一次,方法采用间接乳汁体细胞计数检查法。  相似文献   

17.
1奶杯内套挤奶杯组共有4个奶杯,每个奶杯都有1个奶杯外壳,1条奶杯内套,1条短脉动管,1个集乳器,1条长奶管和1条长脉动管。奶头部由粗奶管和1条的集成短奶管组成,是整个挤奶系统唯一和奶头有  相似文献   

18.
9 .4 .2 .2 在挤奶过程中 ,当牛奶达到高峰流量时挤奶真空压力应控制在 (4 0 .6 7± 17.33)KPa。挤奶时脉动器正常的脉动频率为每分钟 5 0~ 6 0次。在每个节拍中 ,挤奶时间占 5 0 %~6 0 % ,休息时间占 4 0 %~ 5 0 % ,每付奶杯之间的差别 ,应保持在 5 %以内。9.4 .2 .3 挤奶应在准备结束后 4 5s内上好奶杯 ,充分利用奶牛排乳的生理特性。9.4 .2 .4 调准奶杯位置 ,使奶杯均匀分布在乳房底部 ,并略微前倾 ,可用挂钩来校正奶杯位置。9.4 .2 .5 患乳房炎的母牛 ,采用手工挤奶 ,待病愈后再恢复机械挤奶。9.5 浸泡乳头挤奶结束后 ,应用乳…  相似文献   

19.
问:请问如何防治奶牛干奶期乳房炎?(韦力泉钦州市)答: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在干奶期前10~15天,应事先检查隐性乳房炎,对检出阳性者应立即治疗。经过治疗、检查转阴后再进行干乳。推荐干奶时乳房内灌注广谱长效抗生素。2选择合适的干奶方法:对于隐性乳房炎患牛或以往停奶难的奶牛采用“逐渐干奶法”,即逐渐调整日粮结构、挤奶次数、饮水量等,在1~2周内停奶。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宜采用“快速干奶法”。即在预定干奶日,无论当时产奶量多少,将奶尽可能挤净,用酒精消毒乳头,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长效抗生素干奶膏,再用5%次氯酸钠或其他消毒液浸泡…  相似文献   

20.
<正>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出现乳房内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出现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甚至淘汰牛只。姜堰市某奶牛场由此造成10多头奶牛淘汰,损失较大。原因是由于乳头管内壁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瘤状肉芽阻塞乳孔造成挤不出奶或挤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