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索适宜黔北中高海拔区魔芋高效种植模式,选用贵州主栽黑杆花魔芋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通过设置不同播期,比较其综合产值。结果表明:在黔北1 380 m海拔区种植魔芋,块茎成熟期较短,在魔芋2 668株/667m2、玉米1 524株/667m2模式下,4月30日播种的魔芋产量最高,为2 934.8 kg/667m2,分别比4月10日播种、5月10日播种增产3.77%、5.77%。综合两个作物产出效益,4月30日播种的投产比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1.41,13 902.6元/667m2。  相似文献   

2.
韩玲  李文武  彭慧  聂敏  杨琴 《农技服务》2023,(10):24-26
为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和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赫章县中高海拔地区对马铃薯威芋5号进行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经济性状与产量表现,探明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合理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左右区域和土壤肥力为中等的地块种植威芋5号,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种植密度为4 000窝/667m2时较为合适,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820.24 kg/667m2,纯收入最高,为1 936.360元/667m2。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不同生态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筛选出抗性强、品质优、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在赫章县水塘堡乡塘口村引进青薯9号一级种、合作88一级种、米拉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宁蒗5号一级种等5个新品种,以威芋5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一级种产量最高,为2 301.93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653.77 kg/667m2,增产率39.67%,其商品薯率为92.31%;其次是米拉一级种,产量为1 746.21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98.05 kg/667m2,增产率为5.95%,商品薯率为92.29%;希森6号一级种第三,产量为1 683.17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35.01 kg/667m2,增产率2.12%,商品薯率为86.90%。青薯9号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米拉一级种3个品种抗性强、薯块性状、综合性好,商品薯率高,植株生长好、植株较繁茂,适合在赫章县海拔1 8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贵州丹参产业的发展,扩大品种优势,实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并为丹参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紫花丹参为供试品种,开展丹参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试验,筛选出丹参种植最佳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结果表明:120%的优化钾区丹参综合效益最好,丹参产量最高,折合干重为192.32 kg/667m2;产投比最高,为2.15;窝块茎数为25.6根;窝块茎长度为30.6 cm;窝块茎鲜重为238 g。建议施用N 12 kg/667m2,P2O58 kg/667m2,K2O 13 kg/667m2,折合施用尿素26 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 kg/667m2,硫酸钾26 kg/667m2。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品质好、抗性强、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赫章县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等7个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薯5号的产量最高,为2 249.12 kg/667m2,与青薯9号相比,增产291.21 kg/667m2,增产率14.87%;希森6号其次,其产量为2 147.95 kg/667m2,较青薯9号增产190.04 kg/667m2,增产率为9.71%。宣薯5号、希森6号2个品种植株生长表现较好、植株较繁茂,抗病能力强、薯块性状好、综合性好,适合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荞麦是威宁县特色作物,黔苦5号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良苦荞新品种。探明黔苦5号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的合理播种量,为黔苦5号的稳产、丰产提供理论依据,进行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1.5 kg/667m2、2.5 kg/667m2、3.5 kg/667m2、4.5 kg/667m2、5.5 kg/667m2、6.5 kg/667m2)的种植试验,考察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的生育期为88~90 d且差异较小;株高、分枝数和节数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播种量在1.5~4.5 kg/667m2时,黔苦5号的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4.5 kg/667m2,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播种量为3.5 kg/667m2和4.5 kg/667m2时,黔苦5号的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黔苦5号的适宜播种量为3.5...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乌蒙镇高海拔区域种植的优势玉米新品种,在乌蒙镇以当地主栽品种路单12号为对照,引进路单20号、路单22号、北玉1521、罗单566、金秋玉755、兴玉3号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北玉1521的生育期最短,为170 d,产量最高,达885.3 kg/667m2,株高为267 cm,穗长为21 cm,行粒数为39粒,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乌蒙镇玉米种植的优势品种推广。路单20号、兴玉3号,产量分别为851.1 kg/667m2和809.5 kg/667m2,表现出穗位适中,穗长较长,穗粒数和行粒数较多等优点,也可作为乌蒙镇玉米种植的候选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修文县大白菜种植提供品种选择,对CR春泰、春乐、春福、春丽等10个大白菜新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高产、市场接受度高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春乐产量最高,达2 173.09 kg/667m2,较早翠(对照)增产322.09 kg/667m2,增产率17.40%;产值为4 346.18元/667m2,较对照增加644.18元/667m2。绿翠的产量次之,为1 964.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3.10 kg/667m2,增产率6.11%;产值为3 928.20元/667m2,较对照增加226.20元/667m2。春乐和绿翠紧实度、整齐度、抗逆性均表现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市场接受度高,适宜在修文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李涛  郭祥  高勇 《农技服务》2022,(4):9-12
为庆阳市农户种植品种的选择及当地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通过试验鉴定评价新育成玉米品种(组合,下同)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结果表明:在5 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下,东单1010,东科2356、玺旺188和德单231共4个品种,无明显严重病害发生,东单1010丰产性好,其余3个品种较为稳产。东单1010产量为637.54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81%,增幅最大;东科2356产量为606.97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74%,增幅次之;玺旺188产量为606.41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65%;德单231产量为603.0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09%,增幅最小,4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东单1010可推广种植,其余3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是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遵义市高粱产业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遵义市大田种植推广效果较好和推广面积较大的10个酒用高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10个高粱品种产量为321.24~405.3 kg/667m2,红珍珠排名第一,为405.30 kg/667m2;红青壳排名第二,为394.80 kg/667m2;红茅糯2号排名第三,为376.94 kg/667m2。红珍珠、红青壳、红茅糯2号的产量表现较优,可作为遵义市绥阳县及其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的高粱大田生产选用的重点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山农29号”小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利津县在2015-2016年种植“山农29号”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结果,并与“泰农18号”等小麦品种进行对比,通过实践生产提出“山农29号”高产稳产小麦在本地的具体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山农29号”小麦品种在一般水浇地中的产量为600-650kg/667m2,比当地“泰农18号”产量高出8%-10%,具有较高的高产稳产潜力;在2016年冬季遭遇连续干旱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662.8kg/667m2的良好产量,与主推品种“泰农18号”相比,产量提高了9.5%。“山农29号”具有抗逆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良好特性,目前已在山东以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适合作为主推的小麦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中早39、松雅早1号、陵两优1785等9个早稻品种为参试品种,以株两优819为对照品种(CK),在长沙县青山铺镇洪河村开展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倒伏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筛选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试验表明:9个品种中,松雅早1号产量最高,达609.8 kg/667m2,比株两优819(CK)增产12.53%,全生育期113 d;陵两优1785的产量第二,为584.8 kg/667m2,全生育期113 d;中安早7号的产量第三,为573.2 kg/667m2,全生育期114 d。相比之下,这3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长沙县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掘直播风险较小的品种,推荐较好的早晚稻直播品种搭配模式,选用当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稻品种中早39、湘丰早119、湘早籼6号和湘早籼32号为试材,开展了早晚双季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及群体光合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密度为5.0 kg/667m2的条件下,4个品种的产量均可达到移栽种植的平均水平,其中,早晚双季直播时湘早籼6号的两季生育期为172 d、双季产量为726.0~884.7 kg/667m2,湘早籼32号的两季生育期为177 d、双季产量为784.3~847.2 kg/667m2,湘丰早119的两季生育期为172 d、双季产量为794.1~990.5 kg/667m2,这3个品种作早晚双季直播时生育期搭配合适,可以在适合的地区推广;中早39和湘丰早119的光合速率较强且后期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齐穗后最大输出量和乳熟期至成熟期的群体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且中早39分蘖期至抽穗期的群体生长率最大、湘丰早119抽穗期到乳熟期的群体生长率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这2个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潜力;中...  相似文献   

16.
探明赫章县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其规范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同一苦荞品种,设置3 kg/667m2、4 kg/667m2、5 kg/667m2、6 kg/667m2、7 kg/667m2、8 kg/667m2共6种不同播种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苦荞生育期无影响;整体上播种量越大植株经济性状越差;产量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种量为5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208.99 kg/667m2,产值为1 044.97元/667m2,经济效益为541.97元/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量处理。在赫章县海拨1 800 m区域及相似地区种植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5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筛选符合贵州山地特色农业种植的簇生椒品种,为簇生朝天椒品种改良及机械化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地对引进的9个簇生型朝天椒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并以河南三樱椒DM-6为对照,对所有品种的产量、植物学性状、抗性及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华为高抗王、北科子弹头、椒万金和吨椒高产抗病王4个品种在熟性、植株生长情况,抗病性,鲜椒产量,辣椒素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DM-6,其鲜椒产量依次为1 290 kg/667m2、1 275 kg/667m2、1 238 kg/667m2、1 310 kg/667m2,分别较对照DM-6高70 kg/667m2、55 kg/667m2、18 kg/667m2、90 kg/667m2。华为高抗椒王、北科子弹头、椒万金和吨椒高产抗病王的辣椒素含量分别为2.35 mg/g、2.66 mg/g、2.83 mg/g、2.58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DM-6(2.06 mg/...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赫章县种植的优良桑葚品种,对从省外引进红果3号、嘉陵30号等9个桑葚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葚产量红果3号最高,为1 102 kg/667m2,显著(P<0.05)高于其余品种;嘉陵30号其次,为1 030 kg/667m2;无籽大十第三、8632第四,分别为906 kg/667m2、905 kg/667m2。桑叶产量8632最高、云桑2号其次,分别为947.20 kg/667m2、932.40 kg/667m2,显著(P<0.05)高于其余品种;嘉陵30号第三,805.12 kg/667m2;无籽大十第四,为751.84 kg/667m2。嘉陵30号单果重最重,为6.5 g;红果3号其次,为5.1g;云桑2号第三,为4.8 g;无籽大十第四,为4.7 g。嘉陵30号、云桑2号、8632和无籽大十单株产量均达3.0 kg以上,且叶片均较大,叶片生长势较强。综合而言,云桑2号、8...  相似文献   

19.
胡燕  唐容 《农技服务》2022,(8):13-14
明确黔油31号在贵州省黔西市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加快优质油菜品种黔油31号的种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黔西市开展黔油3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栽培试验,对黔油31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的株高为190.6~199.8 cm;角粒数为21.25~18.10粒;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35.3~625.5个;千粒重为3.86~4.26 g;产量为153.8~182.7 kg/667m2。处理5(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的小区实收产量为5.48 kg,折合产量为182.7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建议次年在黔西市种植黔油31号的密度为7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试南方冬作组马铃薯新品种在北海市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为丰富北海市冬作马铃薯品种、品种合理布局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进“中薯566号”“桂农薯4号”“华渝5号”“泉农薯6号”“闽薯5号”“费乌瑞它”共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费乌瑞它”作为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块茎性状和经济性状,并测定其产量。【结果】“桂农薯4号”“泉农薯6号”和“中薯566号”出苗率较高;“中薯566号”和“闽薯5号”产量分别达到3380.02 kg/667 m2、3288.24 kg/667 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2.94%和29.33%,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薯566号”晚疫病发病率最低,高抗早疫病;“桂农薯4号”晚疫病发病率较低,高抗早疫病。【结论】结果表明“桂农薯4号”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当地进一步试验示范,“中薯566号”产量是最高的,抗病性较强,但空心率偏多,也可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