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8,(5):37-39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辽宁开原市引进5个鲜食大豆品种(鲜豆3号、鲜豆5号、高杆青1号、大粒王6号和兰宝石),以中黄7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为鲜食大豆对照品种,在铜仁科学院院坝黄基地进行了鲜食玉米(花糯518)套种鲜食大豆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鲜食大豆品种均表现较好,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模式可实现亩产值6 700元左右,其中大粒王6号和高杆青1号可在铜仁市低海拔地区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菜用大豆品种,引进辽鲜豆13、浙鲜豆2013等10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生育时期、农艺性状、抗病虫特性、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参试10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在贵州的生育期均小于80 d,表现为早熟,能正常进行鲜食采摘;辽鲜豆13、浙鲜豆2013、交大28的生育期短、产量均超过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浙鲜5号,对花叶病毒病抗性均达中抗及以上,适宜在贵州推广种植;辽鲜豆13、浙鲜豆2013口感香甜柔糯,交大28口感鲜脆,可依据生产需求和消费者食用习惯进行选择;增加单株荚重、标准荚长、荚宽有利于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黔豆7号、黔豆10号、早熟豆、本地豆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刺梨果园行间种植的表现。结果表明:无论作为鲜食大豆还是籽粒大豆,黔豆7号和黔豆10号表现较好;在盘关镇,黔豆7号作为籽粒大豆产量最高;在玉舍镇,黔豆10号作为鲜食大豆产量最高。综合来看,黔豆7号和黔豆10号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六盘水市高海拔刺梨果园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方法】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08B3-1。2013年春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 459.4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显著提高2.25%,定名为闽豆7号(闽审豆20180002)。【结果】推荐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在2015–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中,闽豆7号平均鲜荚产量9 625.5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1.76%;2017年春进入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9 780.45kg·hm~(-2),比对照增产5.68%;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该品种荚大粒大,清煮口感香甜柔糯,属鲜食大豆中熟品种,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选择土壤有效镉含量为0.147、0.617和2.084 mg/kg的镉污染区作为试验点,对18个当前推广的绿豆品种的镉积累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镉含量分别为0.147、0.617和2.084 mg/kg,且pH值约为6.0的条件下,随着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试点间绿豆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绿豆根、茎秆、豆荚壳和籽粒等部位的镉含量随之增加,品种间镉积累能力的差异明显;镉在绿豆植株中的分布规律表现为根茎秆豆荚壳籽粒;在土壤有效镉含量为0.617 mg/kg时,参试品种中籽粒镉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镉限量标准的有中绿5号、中绿8号、中绿11号、潍绿8号、苏绿2号、冀绿8号、白绿9号、晋绿3号。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衢州市免耕栽培的鲜食大豆品种,有效降低鲜食大豆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以早熟春季鲜食大豆品种沪宁95-1、浙鲜12及中迟熟品种衢春豆1号、浙鲜9号、浙鲜16号、青酥2号、交大133、辽鲜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适宜衢州市春季免耕栽培的鲜食大豆筛选试验。试验地选择连续2年免耕栽培春季、秋季鲜食大豆的田块,采用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17∶17∶17)750 kg/hm2,密度为18万株/hm2。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浙鲜12及中迟熟品种浙鲜16和衢春豆1号较适合在衢州地区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10.
5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垄膜侧穴播栽培条件下,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折合产量以捷糯2009最高,为12 28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天鲜2号增产85.23%;天鲜1号、甘甜1号鲜果穗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天鲜2号增产24.43%、17.05%。这3个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表现早熟、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对照品种天鲜2号表现产量较高、早熟,而且籽粒色彩斑斓,具有较强的特色,建议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大豆台湾292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生育期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最佳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均最高,分别达16 511.1、8 696.4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新引入的鲜食大豆品种属性和播期适宜性,以大豆品种‘宏秋绿霸’为对照,通过对11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生育期、株型特征、产量及播期的比较,力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1)‘青酥2号’属早熟品种,生育期为60 d;‘开育九号’、‘北丰3号’、荚满园、景峰珍品、引豆9701和青丰早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63~70 d;‘浙鲜8号’和‘宏秋绿霸’属于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78和73 d。(2)参试品种最适播期在5月15日左右(相对于4月25日),适宜晚播可增加产量。(3)随着播期延迟(适宜的延迟),参试鲜食大豆品种花期缩短,植株高度明显下降,百粒重增加,标准荚率增加,病害降低,虫害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豆6号是用大粒、优质地方品种启东绿皮大豆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7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鲜3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衢夏引4号作母本,与上海香豆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品种夏播组区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85.0 kg,比对照增产14.6%,极显著;2008年续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48.6 kg,比对照增产3.7%;2008年生产试验,鲜荚亩平均产量628.4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草莓温室大棚中与草莓轮作高产优质的菜用大豆品种,缓解草莓连作障碍问题。引进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和绿将军4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3个菜用大豆品种在济南的生育期小于80 d,产量在9 533.70~10 279.20 kg/hm2,表现为早熟,能正常采摘,适宜与草莓轮作。绿将军生育期较长,为96 d,存在徒长情况,不适宜与草莓轮作。综合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适宜在草莓温室大棚草莓收获后轮作种植,尤其是三青玉豆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17.
“丽秋2号”大豆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花紫色,茸毛灰色,荚熟时棕黄色。开花期长,结荚性强。鲜荚易剥壳,豆衣紧连豆肉,保鲜期长,豆肉味香酥软,营养丰富,没有豆腥味,适于鲜食和速冻。干豆籽粒扁圆形、黄色,光泽好,商品性佳,含油量20.4%,蛋白质含量37.9%,属高油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衢州市柯城区种植的优良鲜食大豆品种,以加快推进旱粮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方法]以八月白、衢鲜1号、衢鲜5号、六月半(对照)为参试品种,开展鲜食大豆引进试种与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衢鲜1号和衢鲜5号2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商品性较好,其鲜荚产量均比当地品种六月半增产极显著。[结论]衢鲜1号和衢鲜5号适宜在柯城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钼肥对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日本青(A1)、抚鲜3号(A2)、辽鲜1号(A3)、沈鲜3号(A4)、台292(A5)等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R6至R7期测定四种不同施钼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指标,考察施钼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钼增加了鲜食大豆的三粒荚数、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及鲜荚产量,但降低标准荚数,对鲜食大豆鲜荚的长、宽影响不大;施钼提高鲜食大豆蛋白质含量,而对脂肪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同时表明鲜食大豆的适口性是由品质性状决定,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硬度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与高秆作物间套作的菜用大豆品种,以10个菜用大豆品种为对象,分别在四叶期和初花期进行遮阴50%的处理,检测其对10个菜用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根系硝态氮(NO-3-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运用综合隶属函数法对10个菜用大豆品种的耐阴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阴50%,部分菜用大豆品种的株高、结荚高度、分枝高度和根系NO-3-N含量显著(P<0.05)增高,但产量和NR活性显著降低。基于综合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淮鲜17-08、开鲜3号、淮鲜豆5号、翠绿玉等4个品种的耐阴性较强,适宜与高秆作物间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