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供试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原菌成团泛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40.27~252.41 mg·L-1,其中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40.27 mg·L-1,噻霉酮、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EC50分别为50.62、53.25、54.88 mg·L-1,氟啶胺的EC50为176.96 mg·L-1。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依次顺序为: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81.35%,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82.65%。春雷霉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71.58%,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74.87%。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等药剂可作为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评价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其对蜜蜂、家蚕、斑马鱼、蚯蚓和鹌鹑等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呋虫胺对蜜蜂48 h的LD50为0.156 μg·蜂-1,对家蚕96 h的LC50为1.26 mg·L-1,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1.55 mg·L-1,对蚯蚓14 d的LC50为3.40 mg·kg-1,其毒性等级分别为高毒、高毒、高毒和中毒。呋虫胺对鹌鹑7 d的LD50为大于323 mg·kg-1,评估其毒性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用碟片法探究了7 种杀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 7 种杀菌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病原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 41.035 6 μg·m L-1;其次为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 0.3%四霉素水剂,EC50值分别为 140.404 2,174.103 6,235.957 0 μg·m L-1;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 20%噻菌铜悬浮剂抑菌效果较差,生产中不推荐使用;生防药剂 10 亿芽孢·g-1枯草芽杆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7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毒力和诱驱行为,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测定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的毒力,应用嗅觉仪检测植物源活性成分对百香果蓟马的驱避性。结果表明,7种植物源成分对百香果蓟马毒力为:马鞭草烯酮(LC50=157.359 mg·L-1)>丁香酚(LC50=312.678 mg·L-1)>D-柠檬烯(LC50=370.241 mg·L-1)>臭椿酮(LC50=421.410 mg·L-1)>茉莉酸甲酯(LC50=2 704.755 mg·L-1)>香茅醛>(LC50=5 105.572 mg·L-1)>槟榔碱(LC50=5 554.923 mg·L-1);7种植物源成分对百香果蓟马诱驱行为表现为,D-柠檬烯对蓟马有显著的吸...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1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溴硝醇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4.69 mg·L-1,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春雷·噻唑锌,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0、18.25、28.13、37.50、75.00、150.00 mg·L-1。大田试验选取的6种药剂中,春雷·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2.16%,其次噻霉酮、中生菌素、溴硝醇和春雷·中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5%、77.18%、76.56%、75.02%,均可作为田间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为14.2~14.5 ℃,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采用96 h静水式毒性试验,对鲈鲤幼鱼进行氨氮的急性毒性研究。研究发现,24、48、72、96 h时氨氮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7.49、197.55、184.27、176.81 mg·L-1,安全浓度为17.68 mg·L-1;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2.99、2.84、2.65、2.54 mg·L-1,安全浓度为0.25 mg·L-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的毒杀作用及冷杉梢斑螟的解毒、保护机制,采用浸虫法和室内接种蒲螨的方法,测定了CFCC81428、CFCC83116这两株菌的亚致死浓度(LC25)、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中华甲虫蒲螨的亚致死数量(LD25)、半数致死数量(LD50)及幼虫被侵染或寄生后的累计校正死亡率。研究LC25的CFCC81428菌株和LD25的中华甲虫蒲螨对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这2种解毒酶和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3种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CFCC81428对幼虫的毒力更强,其侵染幼虫第10天的LC25、LC50分别为2.04×104、7.24×10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用于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防治药剂,通过浸叶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4~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通过浸虫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2~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使用浸叶法测定4~5龄幼虫室内毒力中,5%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作用最高,48 h LC50为3.193 mg/L;8%虫螨腈、5%氯虫苯甲酰胺的毒杀作用次之,48 h LC50分别为153.555 mg/L、223.101 mg/L;25 g/L溴氰菊酯和5%虱螨脲的毒杀作用较低,48 h LC50分别为830.532 mg/L、1 199.584 mg/L。在使用浸虫法测定2~3龄幼虫室内毒力中,5%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杀作用最高,48 h LC50为0.201 mg/L;25 g/L溴氰菊酯、8%虫螨腈的毒杀作用次之,48 h LC50分别为8.499 mg/L、27.419 mg/L;5%虱螨脲和5%氯虫苯甲酰胺室内毒杀作用较弱,48 h LC50分别为66.983 mg/L、121....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敌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农药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农田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杀菌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田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力最大,其LC50分别为0.07、7.82 mg·L-1;吗胍·辛菌胺、咪鲜胺和春雷霉素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次之,其LC50分别为36.60、38.16、89.49 mg·L-1;乙蒜素和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低,其LC50分别为362.93、1 006.76 mg·L-1。因此,在开展丽蚜小蜂对粉虱类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建议减少或停止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吗胍·辛菌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乙蒜素等杀菌剂可在施药后间隔一定时间再释放丽蚜小蜂控害;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较为安全,可在施药当天放蜂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10.
SYP-260 is one of the novel pyrimidine structure chemicals.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ew compound SYP-260 was tested in this paper using different bioassay methods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alues of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 72 h) of new compound SYP-260 against broad bean aphid, green peach aphid and cotton aphid were 0.1708, 0.2455 and 0.2632 mg · L-1, respectively. The LC50 of new compound SYP-260 was 0.8892 mg · L  相似文献   

11.
采用触杀法研究了刺角瓜无水乙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刺角瓜无水乙醇根和茎叶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用1.00 mg/mL的刺角瓜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24 h后南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95%、94.46%,48 h后南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8.12%,与1.00 mg/mL阿维菌素的活性无明显差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茎叶提取物处理24和48 h,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为0.703 2和0.450 3 mg/mL;根提取物处理24和48 h,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为0.493 5和0.484 2 mg/mL。此外,根提取物和茎叶提取物的杀线虫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 11种药剂对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药剂之间抑菌效果有差异.其中,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80%乙蒜素乳油、 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_(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 2%春雷霉素水剂、 5%氨基寡糖素水剂、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 30%己唑醇悬浮剂、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0.5%几丁聚糖水剂4种药剂的抑菌效果一般,EC_(50)值分别为48.08 mg/L,54.169 mg/L,65.939 mg/L,76.521 mg/L; 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_(50)值为131.737 mg/L.根据室内毒力测定表明,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80%乙蒜素乳油、 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氟虫腈与敌百虫对意大利蜜蜂的联合毒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触杀法和摄入法测定了氟虫腈、敌百虫及混合配比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触杀法处理的氟虫腈、敌百虫及混合配比48h对意大利蜜蜂的LD50分别为0.005546 μg/蜂、4.065μg/蜂、0.5057μg/蜂.摄入法处理的氟虫腈、敌百虫及混合配比48h对意大利蜜蜂的LC50分别为0.1015mg/L、13.89mg/L、4.335 mg/L.48h触杀、胃毒联合系数K分别为0.5140、0.8620.氟虫腈和敌百虫混配后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为相加.  相似文献   

14.
郑瑞州  胡鲲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6):1727-1734
【目的】评价氰戊菊酯、辛硫磷、硫醚沙星和甲霜灵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分析其对克氏原螯虾的组织病理影响,为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静态试验法测定4种药物浸泡下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分别使用4种药物48 h半致死浓度(LC50)和96 h-LC50的10%浓度浸泡克氏原螯虾48和96 h后取样,基于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分析4种药物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4种药物浸泡下表现的中毒症状比较类似,且不同浓度组的中毒症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和时间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化学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排序为氰戊菊酯>辛硫磷>硫醚沙星>甲霜灵。氰戊菊酯对克氏原螯虾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4.375、4.252和3.865μg/L,辛硫磷对克氏原螯虾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161.301、87.784和81.637μg/L,硫醚沙星对克氏原螯虾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76.541、72.509和52.529 mg/L,甲霜灵对克氏原螯虾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20.610、5.499和4.141 g/L。组织病理观察发现,以相对低浓度的化学药物染毒克氏原螯虾后,仍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组织产生损伤和破坏。染毒后的肝胰腺发现部分细胞破裂、皱缩、坏死,B细胞及其内部转运泡体积明显增大且增多,R细胞颜色加深等现象;肌肉整体呈现肌纤维断裂溶解、细胞排列不紧密、出现明显空腔等现象。【结论】氰戊菊酯、辛硫磷、硫醚沙星和甲霜灵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具有较大差异。克氏原螯虾在4种化学药物的安全浓度下均能够存活,但会对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吡虫啉在棉花植株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测定在接触暴露途径下,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方法】前处理采用改进的 QuEChERS 方法,用UPLC-MS测定吡虫啉在棉花叶片、花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采用点滴法测定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结果】吡虫啉标样的峰面积(y)与浓度(x)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 010.25x+2 746.69,相关系数r为0.998 7,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2 mg/kg。吡虫啉在棉花植株和土壤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介于94.27%~101.63%,相对偏差率介于2.01%~3.85%,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中对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吡虫啉在棉花叶片、花及土壤的残留量半衰期分别是4.02、4.30和5.27 d,属于易降解农药。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48 h LC50为0.064 9μga.i./bee。【结论】吡虫啉对意大利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高毒,应关注其在新疆棉田使用时对传粉昆虫及其他天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用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LC25)处理幼虫后,测定药后0、12、24、36 h的3种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处理幼虫12 h后,LC50依次为15.83、39.49、2.64、58.64 mg/L;处理幼虫24 h后,LC50依次为3.55、3.46、1.19、33.91 mg/L;处理幼虫36 h后,LC50依次为1.91、1.33、1.25、24.40 mg/L。敌敌畏处理幼虫后12 h的LC50是药后24、36 h的4.46、8.29倍;同样地,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分别为(11.41、29.69)倍、(2.22、2.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鱼藤酮、印栋素、苦参碱、苦皮藤素、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四氯虫酰胺、吡丙醚等8种常用杀虫剂对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和螨卵的室内毒力,并以食下毒叶法检测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对朱砂叶螨成螨毒杀活性较高,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13、0.659、1.621、13.014、16.548 mg·L-1;苦皮藤素、印栋素、藜芦碱、鱼藤酮和苦参碱对朱砂叶螨螨卵毒杀活性较高,LC50值分别为0.254、3.497、13.564、21.936、35.030 mg·L-1。3龄起蚕取食添加8种杀虫剂的桑叶48 h后,均出现吐液、拒食、体缩等中毒症状,除吡丙醚属于中等毒性外,其余杀虫剂对家蚕为高毒或剧毒。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控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及螨卵,但在使用中应注意其对家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 9%春雷霉素·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在黄瓜上的残留情况及使用安全性,从提取溶剂、净化方式等方面优化了前处理方法,将黄瓜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后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春雷霉素和噻霉酮的残留情况。结果显示:春雷霉素采用含 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提取,经过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MCX)SPE 小柱净化,噻霉酮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可达到理想要求;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分别在 0.025~1.25 mg·L-1,0.01~1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 8,0.999 9;春雷霉素添加水平为 0.05,0.2,1 mg·kg-1时, 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3%~81%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0%;噻霉酮添加水平为 0.01,0.1,1 mg·kg-1时, 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3%~94%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 1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9%春雷霉素·噻霉酮可湿性粉剂,以 47.25 g.a.i.·h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烯啶虫胺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和5%烯啶虫胺水剂不同处理剂量对棉蚜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浸叶法和茎叶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烯啶虫胺原药对棉蚜24 h LC50分别为2.41、1.49、0.81 μg/mL;48 h LC50分别为1.35、0.72、0.32 μg/mL。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对棉蚜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平均防治效果在70%以上。【结论】3种药剂均表现很好的持效性,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烯啶虫胺可有效防治棉蚜,是棉花生产上防治棉蚜的高毒农药理想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2种生物杀菌剂对苹果病害防控的广谱性,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药剂对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干腐病和腐烂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4种苹果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干腐病菌和腐烂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4.92和7.33μg·mL~(-1);0.3%四霉素水剂对轮纹病菌、腐烂病菌和干腐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4.52,6.44和7.04μg·mL~(-1)。因此,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0.3%四霉素水剂可作为苹果园广谱性生物源杀菌剂,可交替使用减少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