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重量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密度与生物产量存在相关性。在西昌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川单15号、凉单6号、先玉508,适宜种植的密度为11.1万~14.4万株/hm2,其中11.1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川单15号种植密度为11.1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最高,达104 144.00kg/hm2。  相似文献   

2.
中豌 4号、6号和 8号三个早熟豌豆品种由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海拨 30 0 0 m以上的青海三角城种羊场种植 ,可收获籽粒 0 .7~ 1 .5 t/hm2 、青豆荚 3.3~7.8t/hm2 、青豆 1 .7~ 2 .7t/hm2 ,地上生物量达 3.3~ 8.7t/hm2 (以风干重计 )。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表明 ,播种前土地灌溉、苗期杂草防除、生长后期潜叶蝇的防治等是保证种植成功和较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由于引种试验第 2年播种上年收获种 ,出苗率较低 ,生长密度参差不齐 ,所以分析了豌豆密度和生产性能的关系 ,认为如何提高播种密度是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供试品种在当地的成熟阶段只能达到绿熟期 ,进一步选育更耐低温早熟的品种非常必要。中豌 8号在三个品种中 ,在高寒地区不论作为饲草还是蔬菜开发 ,最有培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行距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根茎切割机切取种植3年的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 anceps草皮,以行距(30、40、50、60、70 cm)及未切割(CK)为处理,进行其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当年即能收获籽实,不同行距对其植物学性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及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表现在,30~70 cm行距处理早熟禾的成熟期比对照晚2~6 d;返青期-孕穗期,各行距处理早熟禾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面积显著小于对照(P<0.05);孕穗期,各指标增加迅速,其中行距50 cm的各指标均达最大值(P<0.05);孕穗期-成熟期,各处理根茎长度、根茎分蘖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加比对照小(P<0.05),成熟期后,增加迅速;50 cm行距处理的扁茎早熟禾种子产量最高(383.6 kg/hm2),30 cm行距的种子产量最低(233.0 kg/hm2)。得出,行距50 cm为青海扁茎早熟禾无性繁殖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密度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量关系。[方法]经过对4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4种密度、2种种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显著,品种与密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和密度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影响玉米产量最大的因素为密度,其效应大小为52 50045 00060 00067 500株/hm2;其次是品种,其效应大小为豫玉22号金穗20019904沈单10,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在积温较高的情况下对产量高低影响不大,但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主次顺序为:B(密度)→A(品种)→C(种植方式)。并且品种和密度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不同。[结论]经综合分析认为,豫玉22号,长城9904、沈单1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金穗2001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且以地膜覆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科多八号和科多四号具有分蘖力强,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是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在林西县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和直接播种,覆膜播种采用铺膜点播机进行,施足基肥,播种量45kg/hm2,大垄距近70cm,小垄距25cm,播种深度为4~6cm,每亩保苗4 500~5 000株。在林西县生长100~110d既可收获。鲜物质产量可达151.3吨/hm2;直接播种不覆膜,条播行距30~35cm,播种量为37.5kg/hm2,鲜物质产量达146.8吨/hm2。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 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闽引象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合理的桂闽引象草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牧草生物产量。本试验在土壤较肥沃的地块上,通过设置桂闽引象草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即株距相同、行距不同,测定生物产量、株高、分蘖等指标。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在株距40cm、行距60cm时,比其它种植密度的鲜草产量高,达245.9t/hm2,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可提高牧草种植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金秋梨果大、质优、早果、丰产,属砂梨系统晚熟品种。适宜温暖湿润气候。自1995年以来,湖南省武冈市利用丘岗山地规模种植金秋梨已初见成效。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园定植1.1选择园地金秋梨适栽范围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好在上层深厚、土质肥沃、水利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山坡地带建园。海拔高度直在500m以下,坡度535”。1.2定植适期与密度在金秋梨落叶后的10-11月和春季萌芽前的2月为栽植最适期。定植株行距2.2mx3.5m,每666.7m2/栽86株。1,3选用苗木苗木应选用主干高40-50cm,干粗0.8cm以上,有2-4个分枝,芽眼饱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想获得2250kg/hm2以上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4类农业区分别开展青贮玉米品种'铁研53'栽培试验,通过开展播期、种植密度以及肥效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其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终霜日前7 d,海北州和海南州以75000~82500株·hm?2的密度种植'铁研53'能达到高产,海西州以90000株·hm?2的密度种植获得高产.东部农业区在终霜日前15 d以105000株·hm?2的密度种植获得高产.2)东部农业区乐都试验点终霜日时播种的'铁研53'蛋白质含量达6.8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0.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0.1%,淀粉含量为48.7%,品质最佳.3)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时综合营养品质最佳.综合肥效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青海省各地区在种植'铁研53'时应合理施用氮肥,密度应控制在75000~82500株·hm?2时产量及综合营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WL919品种为材料,设置15.0 kg·hm?2(D1)、30.0 kg·hm?2(D2)、45.0 kg·hm?2(D3)3个播种量,150.0 kg·hm?2(N1)、225.0 kg·hm?2(N2)、300.0 kg·hm?2(N3)3个施肥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滩涂盐碱地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等密度(D2)下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均以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最优.3)播种后120 d时紫花苜蓿处于现蕾期和初花期,此时紫花苜蓿的饲草品质较好,干草产量为11057.2 kg·hm?2,因此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4)丙二醛含量在播种后60 d时最低,此时施氮量对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播种后120 d时,D3N2组合下丙二醛含量最低.5)随着种植密度以及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2N2处理下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等密度(D2)下较高,在D2N2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2、D3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氮(N2)下活性最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下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WL919品种为材料,设置15.0 kg·hm?2 (D1)、30.0 kg·hm?2 (D2)、45.0 kg·hm?2 (D3) 3个播种量,150.0 kg·hm?2 (N1)、225.0 kg·hm?2 (N2)、300.0 kg·hm?2 (N3) 3个施肥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滩涂盐碱地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 紫花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等密度(D2)下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均以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最优。3) 播种后120 d时紫花苜蓿处于现蕾期和初花期,此时紫花苜蓿的饲草品质较好,干草产量为11 057.2 kg·hm?2,因此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4) 丙二醛含量在播种后60 d时最低,此时施氮量对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P > 0.05),播种后120 d时,D3N2组合下丙二醛含量最低。5) 随着种植密度以及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2N2处理下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等密度(D2)下较高,在D2N2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2、D3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氮(N2)下活性最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下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闽牧42牧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设置行株距为 6 0cm× 4 3cm、6 0cm× 2 0cm、6 0cm× 13cm、6 0cm× 10cm 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闽牧 4 2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种植当年的牧草产量 (P <0 .0 5) ,但对种植翌年牧草产量的影响却不明显 (P >0 .0 5) ,综合分析表明 ,种植密度以 6 0cm× 2 0cm为宜 ,在这种密度下 ,既能达到较高的干草量 (平均 4 0 .6 7t/hm2 ) ,又可节约成本 ;种植密度可非常显著地影响种植当年的牧草分蘖数 (P <0 .0 1) ,且随种植密度的递增 ,牧草的分蘖数相应降低 ,第 3次刈割后 ,密度为6 0cm× 4 3cm的平均分蘖数达 2 4 .2个 ,6 0cm× 10cm的平均分蘖数只有 7.0个 ;种植密度对牧草营养成分 ,茎叶比、风干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桑特优12号、桂桑优62号和桂桑6号这3个广西杂交桑品种作为牧用型桑的栽培管理技术设计本试验,首先对这3个牧用桑品种进行80 cm、100 cm和120 cm 3个不同采收长度桑枝叶养分含量检测调查以研究适宜收获枝条长度,然后进行每667 m~2种植5 230株、6 350株及7 400株3个不同密度的蛋白总产量的测算以研究适宜种植密度,结果显示:桂桑优12号的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是7 400株,适宜收获的枝条长度是120 cm;桂桑优62号每667 m~2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 530株,适宜收获的枝条长度是100 cm;桂桑6号每667 m~2的适宜种植密度是5 230株,适宜收获的枝条长度是100 cm。这3个品种都适宜作为牧用型桑使用的广西杂交桑品种,可根据桑园的地形条件和需求来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无芒雀麦种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无芒雀麦种植试验 ,结果表明 :生育期 1 40d ,株高达 1 2 0cm ,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 1 0~ 2 0cm的土层 ,根茎枝叶片宽大 ,第一年产草量是 460 64.4kg/hm2 ,第二年的产草量达 61 62 4 .5kg/hm2 ,草质柔软 ,繁殖力强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播期、密度、行距、品种、垄栽、生根粉等因素对北京地区黄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在北京地区春季最佳播种期为4月1~21日;适宜密度范围为45~67.5万/hm2;最佳行距是25cm,垄栽和生根粉拌种都可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柳蒿饲用分株繁殖的最佳种植密度,提高其产量,试验将2019年5月24日采集的野生柳蒿分株种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置8.3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40 cm)、11.1万株/hm2(行株距为30 cm×30 cm)、16.7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30 cm)、25.0万株/hm2(行株距为20 cm×20 cm)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穴播,每穴2株,小区面积为15 m2(3 m×5 m)。移栽后浇透水,后期根据降雨干旱情况浇水,保证生长良好,不施肥。于2021年6月25日测定株高、每平方米株数、单株叶片数、茎粗、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各项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株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株高、茎粗、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平方米株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草产量、叶宽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别在南华县龙川镇的山区和坝区开展了适度规模示范,总结青贮玉米品种红单10号示范种植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施底肥30 t/hm~2,对地面耙细耙平,施予N12∶P5∶K8玉米专用肥料750 kg/hm2,播种量60 kg/hm2,播种行距40 cm,株距20 cm。每个区示范种植0.4 hm~2,测产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坝区的产量为102.86±2.10 t/hm2,山区的产量为67.76±1.00 t/hm~2,坝区比山区高51.80%。示范证明粮改饲种植效益高,坝区4.11万元/hm~2,山区山地2.71万元/hm2,而收获籽粒的种植效益坝区1.80万元/hm2,山区1.05万元/hm~2,粮改饲的效益是收获籽粒的2倍以上。全株青贮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DF 57.81%,ADF 36.5%,CP 5.11%,ASH 5.69%,EE 1.69%,DM 93.46%,OM 94.31%和CF 28.57%,说明玉米青贮是奶牛的重要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