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弃渣场安全及防护是水土保持重点关注问题,涉水型弃渣场受水位、水流流态变化的影响,安全风险更高.研究涉水型弃渣场处置方案,有助于在实践中规避风险,减少水土流失,并为弃渣场设计、施工、评估等提供借鉴.针对已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涉水型弃渣场案例,依据现行水土保持及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弃渣场稳定计算工况、允许...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测并分析工程对河道行洪能力变化的影响,为城市生态公园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提供研究技术方法。[方法]基于MIKE 21建立城市生态公园工程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以渭河宝鸡段为例,选取1954型洪水过程验证模型合理性,模拟3种典型流量下河道流场和水位的变化特征,讨论城市生态公园修建后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安全影响。[结果]3种典型流量洪水下沿线水位均低于堤顶高程,对城市行洪安全不构成威胁,因此行洪安全可以保证。但由于河道行洪宽度变窄左岸流速增大,加剧了对岸堤的冲刷,采取岸堤加固措施是极为必要的。[结论]河道形状的改变会影响水的流态,水流速度过大会影响河堤结构稳定性,最终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3.
南方山区建设项目河滩地弃渣场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中国南方丘陵低山区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布设在河漫滩 ,具有施工便利、投资省、征地少、弃渣量大等优点。但河漫滩是河道行洪断面的组成部分 ,弃渣场设计时 ,应进行详细的防洪计算 ,满足河道防洪规划的要求 ,不仅应注意弃渣场本身的安全 ,还应考虑对上下游防护对象的不利影响 ;同时应充分结合防洪、造地、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规划 ,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弃渣场作为生产建设项目重要的水土流失源地,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的重要对象,其设置、选址、堆置方式及措施布设的合理性决定着整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效果,同时对后期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工作实践,从土石方流向、综合利用落实情况、占地类型及运输条件等方面对弃渣场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从选址合规性、安全性、满足建设需要和生态文明需要角度对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从弃渣场等级与措施标准的选取、措施布设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等方面进行了合理性论述,旨在为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的设置、选址、堆置方式与措施布设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了弃渣场定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夏吴忠黄河公路大桥的防洪影响水文计算实例,对建桥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是否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冲淤变化有无不良影响;是否妨碍行洪,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及建筑物防洪影响的分析思路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一般原则,针对库区型弃渣场从施工到运行阶段可能遭遇的洪水类型,按照弃渣场等级、拦渣工程等级、水库导流建筑物级别等确定的设计洪水标准,采用小流域暴雨洪水推理公式、河道恒定流水面线、水库水量平衡方程等方法,计算弃渣场截(排)水沟的设计流量、设计洪水位,布设不同结构的截排水沟,不同高度的挡渣墙,不同类型和高度的边坡防护,形成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型线性工程具有工程线路长、扰动范围广、跨越不同地形地貌区、土石方挖填量多、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多等特点,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带来一定难题。基于河道治理工程、水库灌溉工程、燃气管道工程、引调水工程等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经验,从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土石方平衡分析与综合利用、穿(跨)越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弃渣场选址等方面提出大型线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以期为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河道水下疏浚方和钻渣因其初步状态多为液态,施工时设置土埂拦挡后,其土壤侵蚀量较难界定,同时测钎法、径流小区法等常规监测方法不是专门针对液态弃渣的监测方法,对现场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应用较为困难.现场水土保持监测人员选择合理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方法,是解决液态弃渣土壤侵蚀观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变更情况多,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书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不统一的情况,从水土保持管理的实际要求出发,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供从事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书编写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户洋高速在户县境内山区段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弃渣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类似工程项目,提出了水保方案编制中弃渣场的布设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方案编制前相关单位及人员要充分了解主体工程,合理预测弃渣量;二是要布设临时弃渣场,方便项目施工,有利于水土保持;三是要合理布设永久性弃渣场。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在通用土壤侵蚀模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框架下,室内概化模拟不同土壤质地、坡度坡长、砾石质量分数等工况下的工程堆积体,通过大量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修订模型各因子,构建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明确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及各因子定义及计算方法,提出采用土石质因子代替传统的土壤可蚀性因子以便更加符合工程堆积体实际,构建以幂函数计算的坡度、坡长因子,与砾石质量分数的指数函数计算的土石质因子和降雨侵蚀力因子相乘的工程堆积体侵蚀量预测模型。经率定与验证,模型预测效果良好(R2>0.8),且能适用于不同区域及工况下工程堆积体边坡土壤流失量预测,该模型参数少且易获取并具有物理意义,现场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研究成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指导及科学依据,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与指导生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区不同利用土地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不同类型降雨下土地利用/覆被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南方红壤区典型小流域8种不同利用土地的径流、泥沙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土地的径流和泥沙流失差异明显,且各利用土地的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变化对雨量雨强变化的响应不同;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调控排序为果园>旱平地>油茶>弃土场>水保林>坡耕地>水田>裸地,泥沙调控排序为果园>油茶>旱平地>水田>裸地>水保林>坡耕地>弃土场。因此,具有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保水保土最好,而裸地产流最大,坡耕地和弃土场泥沙流失最多,产流和产沙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南方红壤区的水土保持规划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排土场是露天采矿区主要泥沙来源的人造地貌之一,控制排土场土壤侵蚀对矿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沟蚀演变及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沟蚀演变中的主导侵蚀方式存在阶段性转变,侵蚀沟形态发育特征也呈阶段性差异,平台侵蚀沟分为沟头形成阶段,溯源-拓宽阶段和稳定阶段3个发育演变阶段;边坡侵蚀沟依次经历覆土层下切阶段,覆土层拓宽阶段,红土层下切阶段和侵蚀减缓阶段。2)边坡是平台-边坡系统主要沙源,其累积产沙量占平台-边坡系统的88.15%~90.16%;覆土层下切阶段和红土层下切阶段是边坡的主要产沙阶段,其累积产沙量分别占边坡的29.72%~53.36%和19.06%~48.88%。3)平台和边坡侵蚀速率均与径流功率的响应关系较优,在平台沟蚀的溯源-拓宽阶段和稳定阶段为线性响应;在边坡沟蚀的覆土层下切阶段和红土层下切阶段为指数响应,拓宽阶段和侵蚀减缓阶段为线性响应。模型建立中需进一步考虑此种响应规律随沟蚀发育演变产生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排土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和科学认识沟蚀过程与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无机粘结剂对工程弃渣物理性状和抗雨水侵蚀能力的影响,将工程弃渣与自然土壤混合配制成植物生长基质喷附在坡面模型上,开展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侵蚀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粘结剂用量小于40 kg/m3时,提高了工程弃渣的水分渗透但对水分蒸发有抑制作用,用量大于40 kg/m3时无机粘结剂增加了工程弃渣的透气性,但导致工程弃渣保墒能力下降,硬度随之增加。少量的无机粘结剂对于工程弃渣的抗雨蚀能力并无提高,只有在无机粘结剂用量增加到50 kg/m3(含)以上时才会显著降低泥沙流失量。无机粘结剂40 kg/m3的用量为对工程弃渣物理性状影响的分水岭。而当用量达到50 kg/m3临界值时,无机粘结剂开始起到帮助工程弃渣抵御雨水侵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种驱动力作用下植被调控堆积体坡面减水减沙效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定量分析侵蚀驱动力的变化对于植被调控堆积体坡面水文和产沙过程的影响,对于深刻理解植被防护堆积体侵蚀及其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陡坡工程堆积体(3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模拟降雨和降雨+上方汇水试验研究苜蓿对工程堆积体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两种驱动力下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减沙和减流效益分别为57.28%~98.51%和13.17%~83.11%,加入上方汇水后减沙和减流效益分别减少17.01%和68.74%;2)降雨条件下苜蓿对堆积体坡面减流减沙效益随降雨强度增大降低,而加入上方汇水后减沙效益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减流效益减小。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降雨强度对裸坡和苜蓿堆积体的径流和产沙均有显著影响(P0.01),且上方汇水的作用大于降雨;3)两种驱动力下裸坡堆积体侵蚀速率总体随产流历时减少,而苜蓿堆积体在降雨条件下侵蚀速率总体增大。加入上方汇水后裸坡及苜蓿堆积体坡面侵蚀和径流随产流历时的波动性显著增强;4)裸坡堆积体在降雨和降雨+上方汇水条件下产流前期的平均侵蚀速率是后期的1.06~2.90倍,苜蓿堆积体在降雨条件下产流前期平均侵蚀速率小于后期。研究成果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防治和植被措施布设提供科学指导,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工程弃渣用作植物生长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资源化利用工程弃渣,对粒径<2 mm的工程弃渣和自然土壤进行了不同体积配比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粒径小于2 mm的工程弃渣与自然土壤混合后可以用作植物生长基质,工程弃渣的使用体积比例以50%~70%为宜;工程弃渣风化程度越高,其养分含量、pH值及抗旱保墒能力越适合植物生长,但工程弃渣的养分含量一般比较贫乏,需额外添加肥料才能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工程弃渣与自然土壤不同体积配比的混合物的三相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混合物的pH值、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常数、种子发芽率、植株保存率等指标随工程弃渣的体积比例变化而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公路铁路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路铁路工程均为建设类线型工程,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相比,具有战线长、跨越地貌类型多、占地面积多且多为永久占地、动用土石方工程量大、沿线取(弃)土场多的建设特点。通过对照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相关资料,提出公路铁路工程项目共用的水土保持准入条件4条、公路铁路工程项目分别采用的水土保持特殊准入条件各1条,公路铁路共用限批条件3条、公路特殊的限批条件1条,水土保持方案须修正主体工程设计后再报批条件4条、须修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后再报批条件3条,并提出水土保持优先审批、暂缓审批的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影响评价在分析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和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和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评价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整理,剖析了2类5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沙土区几种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平原沙土区土质沙松、土颗粒间凝聚力小 ,河堤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 ,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 ,在河堤坡岸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的方法和途径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向着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耘昔河示范区工程建设推行了监理制。实践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实行监理制积极可行 ,效果明显 ,能有效地促进工程质量 ,控制工程投资 ,保证工程进度。通过实例分析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旨在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制的完善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