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桑树不同品种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建设高产优质桑园,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等不同品种桑园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呼吸强度、CO_2浓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生态特性。4个品种的土壤呼吸速率依次为农桑12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顺序为农桑12号>选*蛇号>湖桑32号>新一之尬湖桑32号周围的地浓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农桑12号降低气温的生态特性较为显著。对不同品种桑园与空旷地气候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认为,夏季桑园具有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桑树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北方蚕区现行主要桑树品种选792、沙2、新一之舽、陕305、湖桑32号、农桑14号的1年生绿枝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加,电导率随之增强,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各品种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度有差异。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规律又有所不同。推测各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6个供试桑品种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选792>陕305>农桑14号>湖桑32号>新一之舽>沙2。  相似文献   

3.
选792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正在全国推广.为充分发挥品种的丰产性能,我们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生产上湖桑32号一般剪梢1/4~1/3,前人的报导也多数是以湖桑32号为研究对象.选792比湖桑32号为研究对象.选792比湖桑32号枝条充实,冻枯梢短,春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农牧渔业部(82)农(农)字第94号,关于《全国桑品种审定条例》的通知和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确定本单位为全国桑品种审定鉴定网点黄河流域鉴定点,从1983年开始,承担7307,707、湖桑87号、新一之濑、选792、临黑选、湖桑32号、藤桑等八个中晚生桑品种鉴定任务。1987年按田间设计栽植,根据《全国桑品种审定工作细  相似文献   

5.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树冬季落叶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伟  王亚君  孙磊  方荣俊  程嘉翎 《中国蚕业》2009,30(3):12-15,20
通过对代表华东、西北、华南3个不同生态区的桑品种湖桑32号、吴堡桑、广东桑2号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落叶时间和落叶前一段时间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桑2号落叶最早,吴堡桑次之,湖桑32号落叶最晚;3个桑品种间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广东桑2号的蒸腾速率高于吴堡桑和湖桑32号;3个桑品种间均表现为净光合速率与CO2气孔导度变化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只有在温度相对稳定,叶绿体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才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12个桑品种三年六期的产叶量调查结果表明:年亩桑产叶至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品种有晋选4号、晋选5号、晋选6号、各选3号、鲁34;显著高于湖桑32号的品种有鲁达2号和鲁46;差异不显著的有晋选1号、晋选2号、鲁选1号和黑格鲁。  相似文献   

8.
<正> 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桑品种 蚕专4号、农桑8号、湖桑32号等桑品种为试验主要品种,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试验选择立地条件相同、长势相当、肥培管理基本一致的田块。在蚕发育至2龄眠中时,对桑树的新梢进行摘芯,标准统一,用0.3%KH2PO4溶液喷施2次(相隔7d),  相似文献   

9.
研究证明:桑树品种选792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有较强的抗性,比湖桑32号抗性高1~2倍,比新一之濑高1~3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3个山西优良桑品种二年四期叶质的养蚕鉴定和一年二期叶质的化学鉴定。结果表明,叶质显著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晋选6号和鲁选1号;叶质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选3号,晋选3号,黑格鲁和晋选1号;叶质劣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46,晋选4号和鲁34。  相似文献   

11.
对3个桑品种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4号和丰田2号等3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征及叶绿素的部分参数。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为3.58~50.1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2~0.051,湖桑32号>农桑14号>丰田2号;光饱和点为1 436.78~1 571.43μmol/(m2.s),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CO2补偿点为62.87~103.4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21.88~1 055.56μmol/mol,其中,湖桑32号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羧化效率及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最大再生速率(Pmax)均较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表明丰田2号单位叶面叶绿体数量较多,具有相对较大的光合潜力;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分别为0.746 2~0.801 8、1.58~3.43,其中丰田2号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具有一定光适应和抗逆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桑树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农桑8号、湖桑199号、湖桑197号、育71-1、育2号、湖桑32号等6份二倍体品种和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之间的DNA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桑树不同材料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之间的ISSR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农桑8号、湖桑197号、育2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湖桑32号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ISSR多态性最高,达到了23.53%。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碱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光补偿点(LCP)为鄂桑2号[55.89μmol/(m2·s)]>湖桑32号[39.90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鄂桑2号[1 332.44μmol/(m2·s)]<湖桑32号[1 572.06μmol/(m2·s)];鄂桑2号和湖桑32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而光合能力(Pm)和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鄂桑2号<湖桑32号;鄂桑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13日>8月30日,而湖桑3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9月13日>9月22日>8月12日>8月30日,各测定时期湖桑32号叶片的Pn均大于鄂桑2号;鄂桑2号与湖桑32号不同叶位叶片的Pn差异不显著(P>0.05);鄂桑2号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湖桑32号,且第5、7、9、11位叶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鄂桑2号叶片的光合性能低于湖桑32号,但其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显著高于湖桑32号,这可能是鄂桑2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盐分胁迫对桑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农桑14号、昂绿1号、湖桑32号、鲁插1号4个桑树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盐分胁迫不同时间后桑树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在盐分胁迫下,4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且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4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各种浓度盐分胁迫初期都迅速增加,但高浓度盐分胁迫后期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各种浓度盐分胁迫期间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个品种下降的时期不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分胁迫的持续不断降低,但湖桑32号和鲁插1号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浓度盐分胁迫后期略有升高。以上结果提示:在桑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不同品种间表现出的差异性可能与品种的抗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6.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用AlCl3有效地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探讨了影响桑树叶片中GABA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不同,陕桑305最高,育71-1次之,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含量稍低;相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早期叶片高于后期叶片;同一时期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桑叶中GABA的含量在一天中以5:30时含量最低,17:00时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选择冀桑2号、鲁插1号、坎下白、桲椤和湖桑32号,测定这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结果表明,冀桑2号、坎下白和湖桑32号的叶片鲜重及干重在第十八位叶达到最大值,鲁插1号和桲椤在第十一位叶达到最大值;而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均在第四位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