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王煜婷  王晨光  张楠  李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71-14074,14076
系统构建法的主要内容为中科院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即五大支持体系: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通过仔细查阅201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对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的核算与分析,利用五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预测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走势,探寻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对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别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基础支持系统、协调能力支持系统和可持续性支持系统这三大支持系统方面逐步筛选、设计评价指标,最终建立了一套评价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做了简要的比较分析。通过对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公众等了解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判断依据以及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山东省农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4年间山东省农业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依然面临社会、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基于当前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点就是如何衡量一个区域是否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问题。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制定区域(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常规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为进化神经网络提供训练的样本,然后利用进化神经网络算法,对泰安市1995年至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进行评价,揭示了泰安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可持续发展及其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自然环境资源、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黑龙江对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为决策者和公众了解和认识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各种中长期规划提供客观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东省已有的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从不同方面对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平原地区、盐碱地区以及沙区等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从中找出了影响山东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建立了山东省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具体情况,借鉴根植于本土NREF模式制定了衡量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惠济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实验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衡量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用以评价山东省近年来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而指出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鉴于生态足迹法存在的缺陷,增加新的指标以改进该方法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构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法。【方法】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4个概念,且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形成新的指标体系。【结果】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7个国家及中国部分省、市和县作了评价。【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持续评价。  相似文献   

10.
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构建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相州镇为研究对象,在建立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处于优异状态,但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城镇的整体可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1.
● A five-step process for quantifying smallholder farming system sustainability is proposed. ● Definition of system boundary, functional unit, and indicators depends on research issues. ● Weighting, conversion, and aggregation methods tightly relates to the validity of assessment results. Smallholder farming systems are important for global food security, but these faces multipl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hind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though sustainable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issue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and addressed by scientists globally, harmonized approaches in 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are still lack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five-step process for constructing a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for smallholder farming systems, namely definition of system boundary, indicator selection, indicator weighting, indicator conversion, and indicator aggregatio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e-of-art progresses i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weighting and aggregation methods. Overall, this evaluation process should be useful by providing r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results for quantify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smallholder farming systems, and will contribute to practice by providing decision-makers with directions for improving sustainabl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ystem (Si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review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existing domestic methods of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can not be accepted by foreign scholars, and their scientific basis is inadequate. The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indicators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also with the significance for practice. Finally, a new SIs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was proposed, together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farmer development index indicator was proposed to embody the viewpoin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the ultimate aim; the dynamic weight calculation method was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various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t indicators when their values were changing; and new indicators integrate methods were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13.
袁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69-4071,4083
结合快速城市化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最后以武汉市为例,评价了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4.
SALUS是较为著名的土地可持续使用系统模型,实现了一种基于WebGIS整合SALUS的作物生长仿真系统。详细阐述了数据库和相关功能模块的整合方法,改善了SALUS模型在空间数据处理与仿真结果视觉化的能力。可以让使用者清晰的掌握土壤、天气、灌溉量、施肥量等多种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农作物实施相关的增收管理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方案为实际构建基于WebGIS的作物生长仿真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决策过程作简要分析后,提出了系统保种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畜禽品种保护等级划分模型和畜禽品种遗传特性分配保存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中国地方猪种遗传特性保存决策支持系统(CF—DSS),描述了构成CF—DSS的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和人机交互子系统的特点及研制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管理的应用研究中,CF—DSS尚属首例,它的使用将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特性保存决策科学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把科研人员逼成会计"等问题,政府要求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提出了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让科研人员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但如何真正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需要深思、研究和探讨,从而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以经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为基础,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探讨农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性、建立原则、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意义,本文以四类指标体系从效益、生态、环境和生物结构方面综合反映农业对环境影响,系统介绍了农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展望了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晓润  孙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24-9325
介绍了农业项目的资源依赖性、外部性、综合性、风险性等特点,指出了农业项目评估应注意的问题,从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社会效益、环境影响、风险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构建了农业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单项评估的片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给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和信息,该文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与决策支持技术的现代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框架.在该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是两个独立的模块,它们通过数据文件连接起来,包括人机交互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模型库和知识库4个部分.通过人机交互平台将数据库、专家知识库和模型库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专家咨询、辅助决策和预测预报等功能,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者提供各项业务所需要的信息,以实现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参照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等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压力-状态-恢复力概念模型,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构建中国东北样带不同类型区生态可持续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了"隶属函数"的概念来描述指标差异的中间过渡,利用层次分析(AHP)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NECT不同类型区生态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