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对个人文化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不具备主体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相关的交际技能,哪些来自主体文化背景的儿童在校园环境中与他人交往、获取课堂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介绍有关信仰、价值和交际方式在理解文化上的差异以及文化对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163-164
本文以江西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为案例,从文化知识、交际知识、交际技能以及交际意愿等方面调查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况。研究发现该项目各年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上具有相似性,表现为对本国和异域文化的知识和交际知识的掌握优于交际技能的掌握,而跨文化交际意愿方面新生有可能表现较为主动。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涉及交际主体和文化语境两个因素。其中,文化语境因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体现在对翻译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主要从译者、读者、文本复译和翻译批评四个方面指出翻译活动中再度强调文化语境的必要性,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因缺乏目的语文化而造成的交际失误.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入手,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了词汇涵义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干扰。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干扰的产生,其根源主要是交际者缺乏对词语的涵义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移植到交际语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作者认为通过开选修课、讲座、辅助阅读等方法使交际者大量接触、了解交际语的社会文化习俗,去感知附着在该语言上的文化内涵是克服交际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文化判断力培养问题”日趋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阐述文化判断力的内涵及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育人主体:“教师”、学习主体:“学生”,以及育人客体:“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培养大学生文化判断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言语交际的主要功能。其中,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国内外政治的影响上;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形象、对产品的知名度,以及化解矛盾激发顾客购买欲上;文化功能则主要体现在中西文化、国内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英语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某些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言语行为准则的语言转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际失误,强调了外语教学与学习中重视文化差异,培养符合目的语文化习惯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尹露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241-243
新乡贤文化是在我国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融摄了乡村社会发展需求并体现新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作为新乡贤文化主体的新乡贤群体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达成乡村社会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的多方力量参与;同时还需要培育新乡贤文化的主体、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交际法和交际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推动了学术界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增加文化成分已成共识。木文将着重探计英语墓拙教学阶段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主体理解的角度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就是要以交际文化观统领大学外语教育,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多元文化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化缺省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章对国内文化缺省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就王东风提出的“文化缺省”概念,探讨现今翻译研究中“文化缺省”概念运用的混乱局面及其原因,并从文化翻译层面上对文化缺省,文化空缺,文化专有项与文化负载词的关系,及其从翻译与翻译研究层面上对“文化缺省”概念的内涵进行相关论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当前,乡村文化面临文化传承主体流失、文化发展载体缺失、文化产业效益失衡困境.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不断破解文化的发展困境,实现乡村文化主体振兴、乡村文化载体振兴、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两种语境文化碰撞时的表现特征,思考语境文化的特性,认为语境文化具有固性,不因亲身经历和文化学习而完全消失,从而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和研究以及能力的训练提供一点思路和警示。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教授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群体的人们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交际障碍,这种障碍往往是民族文化差异所致。对于异族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要正视以待,既不可抱有优越感,不尊重、鄙视异族文化;亦不能怀有自卑感,忽略了本民族的文化立场,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球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容易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人际交往失误。文化认同带来的正面效应和文化排斥诱发的负面影响并存。文章详细探讨干预人们交际活动的文化负面影响的几大类表现,包括文化定势、民族中心主义、社会分类等。分析各自的定义、特征、产生的原因,从而积极寻求克服文化负面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从民族/群体中心主义的定义、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负面影响仗化冲突、偏见、交际距离,并着重提出了克服这些负面影响、提高交际能力的对策增加文化接触、进行文化对比和探源、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传授及采用反映目的语文化特征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儒林外史》的翻译的 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20.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