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敏  赵鹏祥  郝红科  杨延征  袁飞 《林业科学》2012,48(12):109-115
黄龙山林区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氛围(和启孝,1991),同时又是陕西黄土高原森林分布最集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庇护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以前对黄龙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的群落特征、类型划分、群落动态、和优势种群更新等方面(侯琳等,2006;康永祥等,2007;相辉等,2001),对林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木生理干旱和放牧有关;(4)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基本与灌木层相反,分布在阳坡的大果圆柏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分布在阴坡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5)β多样性表明,紫果云杉林与川西云杉林之间在物种多样性组成方面相似性最大;大果圆柏林和川西云杉林物种组成多样性的相似性位居第二;大果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之间的物种多样性相似系数最低,可见,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程度,首先取决于群落建群种生态幅的宽窄,其次与建群种之间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雨雪冰冻灾害对云和县主要森林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和县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林区的样地调查,研究了不同海拔、坡向、经营措施对主要森林群落受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在500 m以下的森林群落受灾率较低,其中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几乎没有受到灾害影响;海拔500 m以上的森林群落受灾率高,其中毛竹林的受灾率最大;不同坡向对森林群落的受灾率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位于北坡的受灾率最大;不同经营措施中抚育和间伐过的森林群落受灾率低,封山育林的最高.说明在未来云和林区森林保护和经营管理中,海拔500 m以上的毛竹林应特别加强防低温冻害的经营措施,其它森林群落应该以抚育为主,适当的间伐措施为辅,以促进森林群落良好生长,有效抵御和降低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子午岭林区林虫区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子午岭林区林虫区系结构及林虫进行水平划分论述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梁峁顶部群落区、干旱阳坡群落区、较湿润阴坡群落区、沟道群落区4区的主要林虫种类及其危害特征,提出了子午岭林区今后开展森林害虫防治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无人为干扰下不同生境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无干扰环境,选取河岸带、内陆森林和林线3种生境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建群种不同,但群落各层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均呈差异不显著,物种组成上均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矾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冬青科等为常见,且种属数较多。2)立木总株数(乔灌木)林线群落高于其他生境群落,但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间乔木与灌木平均株数均呈差异不显著。3)群落各层物种的种数及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河岸带>内陆森林>林线,乔木层、草本层与层间植物物种种数以及物种多样性Patrick、Gleason、Margalef和Shannon-Weiner指数,河岸带均与其他生境类型群落差异呈显著性;而灌木层物种种数及多样性Simpson和Pielou指数差异不呈显著性。4)散点图和线性回归得出林线群落活立木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均高于其他生境类型的群落。  相似文献   

6.
探索台风灾害与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关系,为构建抗逆力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方调查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佛山和珠海市共设置186个样方,选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径级、高度级和冠面积等级为指标,开展台风影响下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市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度均小于广州和佛山市;广州和佛山市的城市森林径级分布有明显的区位差异;珠海市城市森林树木的平均胸径比广州和佛山市高,但平均高度比广州和佛山市小。建议在台风灾害影响多发地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森林群落构建中,选择小经级、低层和小冠层的抗风树种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主体,采用增大平均胸径、降低平均树高、保留适宜林冠层疏透性的群落结构调控策略,有利于构建抗台风能力强的城市森林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云蒙山典型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截止系数a=0.4时,平均误划率最低,为10.10%.对几种森林群落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数与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树高变异系数及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变异系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却均呈显著负相关.几种描述林分垂直结构的指标能很好地描述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情况,同时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下层植物的物种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云南铁杉地理种源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立  李昆  崔凯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6):768-774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截止系数a=0.4时,平均误划率最低,为10.10%.对几种森林群落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数与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树高变异系数及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变异系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却均呈显著负相关.几种描述林分垂直结构的指标能很好地描述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情况,同时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下层植物的物种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天然黄竹群落的群体结构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 Munro)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热带季雨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天然丛生竹林。本文从生态学和群落学的角度就其地理分布、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表明,天然黄竹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它起源于热带森林,因适应性强、易繁殖、生长快等特性而在某些地段得以发展并逐步形成次生单优群落。其中以竹为主的竹木混交群落是较为稳定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中亚热带扁刺栲-华木荷林区20 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P1)、人工促进针阔混交林(P2)和次生阔叶林(P3)的森林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P1、P2和P3的物种丰富度(S)分别为55、69和45;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9±0.26、3.77±0.14和3.14±0.31,其差异显著(P<0.05);P2物种多样性最高,P1物种多样性次之,P3物种多样性最低。采伐迹地的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对森林群落以及对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P<0.001),但对森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强度不同,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金钱械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10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金钱械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28年的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毛赤杨在小陇山林区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较强的适应性,26年生毛赤杨平均胸径23.8 cm,树高13.5 m,已开花结实,繁殖新的苗木。实现了从种子-苗木-种子的引种过程,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引种初获成功,可在小陇山林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3.
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庙台槭群落进行了调查,在不同地段设置样地3块,分析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动态变化;编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腹地和林缘区的锐齿栎群落的大小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区腹地分布区锐齿栎群落的个体较多,锐齿栎成年林木树高频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7 - 19 m间,占总数的73.54%, 3 m以下的幼苗幼树占总数的18.43%,锐齿栎幼苗的萌发受中成林木、灌木的影响较大。在林缘分布区内,小于3 m以下的幼苗幼树与林区腹地分布相类似,但3 m以上各树高阶的数量都很少,特别是成熟林木较少,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组成丰富,物种数均高于林缘区,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多样性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缘区锐齿栎群落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每木定位监测样地重复观测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王安沟营林区内的锐齿栎天然林进行研究,从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构、径级结构、空间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结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次调查群落树种组成和优势树种的重要值排序变化不大,有2个稀少种退出群落,死亡林木40株,死亡率8.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树种空间多样性下降,优势树种的集中性变大,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下降。林分径级结构由典型的反"J"型分布变化为左偏的单峰状曲线;群落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林木分布格局仍为随机分布,中林层和上林层林木个体增加,垂直结构更趋复杂;树种隔离程度下降,建群种锐齿栎的优势度增强,膀胱果、白桦和青榨槭种群的优势度下降。[结论]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是一个复杂和缓慢的过程,6年间仅发生了一些微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高原灌木林的类型及其动态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区在森林恢复演替中起主要作用的灌丛是狼牙刺群落、沙棘群落、黄蔷薇群落、虎榛子群。它们起源于多年生蒿类群落(茭蒿群落和铁杆蒿群落)和多年生禾草群落(黄背草群落、大油芒群落和白羊草群落)。被侧柏林、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油松林演替,大多被山杨林演替,并作为乔木林先锋类型灌木层优势种。杭子梢、二色胡枝子、胡颓子、柔毛绣线菊、水栒子、连翘等仅形成小的群落片段,可大面积作为乔木林演替顶极或中后期群落灌木层优势种出现。  相似文献   

17.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设置22块样地,进行了漆树群落结构调查,以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漆树的群落学特征、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天然漆树群落中,漆树的伴生树种较多,种群趋于正金字塔型,种群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从高度级和大小看,群落内幼苗幼树较多,大径级个体较少,促进群落进一步稳定增长的措施应该是限制采漆,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以小陇山林区蕙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观测,分析了蕙兰在小陇山林区的分布情况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蕙兰分布于106°10′169″~106°21′643″E、33°44′526″~34°08′903″N范围内,海拔925~1 350 m之间;2)蕙兰多生于次生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下,坡度17°~47°之间;3)蕙兰呈团块状不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20.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成当地森林群落的主要树种,结构特征为复层异龄林;在水平结构方面群落中,林木个体分布的角尺度均值为0.489,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为0.598,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高达78.6%;群落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白桦>湖北花楸>漆树>锐齿栎>三桠乌药>华山松>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膀胱果;在垂直结构方面,群落的平均林层数为2.3层,垂直结构复杂,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