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后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富农1号、酒125号、中单2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90 000、82 500、75 000、67 500、60 000、52 500株/hm2 6个种植密度,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收割,测定全株玉米的产量,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测定青贮营养品质。【结果】结果表明:①3个品种比较:富农1号的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最好,中单2号的产量高于酒125号,但青贮营养品质低于酒125号。②不同密度比较:富农1号90 000株/hm2的产量、干物质、粗纤维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粗蛋白最高;酒125号90 0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60 000株/hm2干物质、粗纤维最高,67 500株/hm2粗蛋白最高;中单2号67 5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75 000株/hm2干物质最高,90 000株/hm2粗蛋白最高、60 000株/hm2hm2粗纤维最高。③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干物质,富农1号和酒125号密度90 000株/hm2最好,中单2号75 000株/hm2最好。【结论】品种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适当地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青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以青贮玉米高油106为试材,在6.0万、6.5万、7.0万、7.5万和8.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106的生物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密度在6.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22 980kg.hm-2。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油106全株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青贮专用型玉米种植密度对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2002~2003年对青贮专用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变化的研究,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青贮专用型玉米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方能获得高产稳产.青贮玉米适宜密度为6.75×104~8.25×104株/hm2,青贮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达91 125.0 kg/hm2.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5种密度种植中的宁禾0709植株和不同收获时间青贮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宁禾0709的株高、穗位高和不同收获时间干物质含量的影响较小,而对玉米茎粗、倒伏倒折株率及3个青贮收获时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很大;初步确定了青贮玉米宁禾0709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左右,适宜收获时间为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新品种金穗1203为试验材料,研究定西市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主要性状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穗位高随着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穗长、穗粗、穗粒数等性状及百粒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产量在密度67 500株/hm2时最高,其次为60 000株/hm2。在该区域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金穗1203种植密度宜控制在60 000~6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夏玉米品种衡单6272在冀中南夏玉米种植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及耐密性,在行距均为0.6 m的条件下玉米种植密度由株距调节,试验设玉米种植密度60 000、67 500、75 000、82 500和90 000株/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衡单6272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9 419.81 kg/hm2)最高,种植密度为75 000 kg/hm2时产量(9 347.97 kg/hm2)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时玉米空秆率为0,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时玉米空秆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秃尖长度逐渐增加,穗长逐渐缩短,千粒重逐渐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变化不明显,但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穗行数和行粒数均最大。在生产上衡单6272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该密度下,玉米产量最高,植株空秆率低,穗秃尖长度短,经济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8.
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渝青1号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渝青1号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与施氮量是影响生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最适施氮量为225kg/hm2,最适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各相关性状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宿州市埇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处理之间生物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该青贮玉米品种的最佳密度为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宿州市維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高产、高蛋白的牲畜粗饲料,通过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号的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均为60000株?hm‐2时,混种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53359.99和56933.20 kg?hm‐2;追施尿素的施用量在300~375 kg?hm‐2增产显著;通过对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搭配组合筛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龙引扁豆1号与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龙引扁豆1号播种密度60000株?hm‐2+施肥(尿素)375 kg?hm‐2的栽培模式组合混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合平均增产16.76%。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1号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寻求最佳种植密度,本研究设置6个密度处理,4次重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新饲玉11号单株与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饲玉11号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对穗长、穗粗、秃尖、穗粒数、千粒重影响明显,对穗行数影响较小。生产中新饲玉11号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产量最高达112 515 kg/hm2,比常规种植密度(6.75×104株/hm2)增产6.9%。该研究为新饲玉11号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对青贮玉米干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干草产量均以N的作用居于首位,其次是种植密度和P.7月30日、8月11日、8月26日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干草产量无明显增加.乳熟期收获,随着施N量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4个不同时期收获,随施P量增加,干草产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产中适宜施磷量为120~150 kg/hm2,可相应获得8100~25000 kg/hm2的较高干草产量;灌浆期和乳熟期收获,干草产量随密度增加亦呈单峰曲线变化,获得较高干草产量(15000~25000 kg/hm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8000~830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有整株青贮和粮饲兼用两种主要利用方式,一些通过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具有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均较高的特点,而实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决定青贮玉米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以京科青贮516和农大108两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乳熟期整株产量、完熟期子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的分析与研究,综合比较,整株青贮经济效益要高于收获子粒,京科青贮516在60000株/hm2密度乳熟期生物产量、成熟期子粒产量均最高,不同收获期的所有组合中经济效益居第1位和第2位,乳熟期效益为7113.9元/hm2,完熟期效益为6947.7元/hm2,对乳熟期和完熟期的经济效益值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t=1.775,t0.05=2.571,t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饲育1号青贮专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生物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晋饲育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单株干穗质量、绿叶数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是中国玉米育种最主要的方向之一,自从2002年启动青贮玉米品种国审程序以来,到2017年共有28个青贮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审。综合中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在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逐步上升,品质越来越好。但仍然存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偏高的现象。青贮玉米育种目标为种植密度在75000~105000株/hm2之间,以保证较多的绿叶面积提高品质及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达到普通玉米对照标准或平产以保证足够的淀粉含量(大于25%),对叶部病害和穗部病害、茎腐病达到高抗或免疫,抗倒伏倒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达到国家一级优质标准的情况下,含量越低越好,蛋白质含量大于7%的条件下,含量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十堰地区青贮饲料生产发展和服务养殖产业,通过引进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从种植密度和追肥量2个方面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十堰市适宜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在施足底肥条件下,追肥量为苗肥150kg/hm~2、穗肥300kg/hm~2时,生物产量最高,为67 041.8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为青贮玉米的引种及其高产优质提供理论指导,综述了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其产量品质的关系,特别是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收获时期与青贮玉米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表明:(1)种植密度在70000~120000株/hm2之间;(2)条施150~300kg/hm2氮肥,3万~7.5万kg/hm2有机肥;(3)干物质含量为30%~40%之间的蜡熟期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青贮玉米科学研究与生产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黑龙江红兴隆地区畜牧业发展对青贮玉米栽培技术的需求,以3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中原单32和阳光1号的单株绿叶比率下降,而龙辐单208变化不大;青贮玉米的单株鲜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阳光1号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5万~7.0万株?hm‐2,中原单32和龙辐单208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0万~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