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通过测定牛乳中丙酮和β-羟丁酸的含量可以对奶牛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筛查。对云南4家DHI参测牧场的酮体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根据Foss公司推荐的判断标准,4个牧场亚临床酮病平均发生率为6.1%,范围在3.3%~9.4%,临床型酮病发生率为0.7%,范围在0.4%~1.8%。Ⅰ牧场亚临床型酮病5.2%,临床型酮病1.8%;Ⅱ牧场亚临床型酮病4.7%,临床型酮病0.4%;Ⅲ牧场亚临床型酮病9.4%,临床型酮病0.7%;Ⅳ牧场亚临床型酮病3.3%,临床型酮病0.6%。利用DHI检测数据的酮病预警功能,对奶牛及时跟踪排查,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减少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春 《兽医导刊》2013,(11):41-43
一、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产生研究表明,患有亚临床酮病的牛只每天要比非酮病牛的产奶量减少1到10 L不等,一旦开始泌乳,高产奶牛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大约是40%,而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仅为5%。由于亚临床酮病不容易被发觉,所以往往在牧场的日常管理中遭到忽视。一头患有亚临床酮病牛所带来的损失约为78美元,而且在此情况下增加了奶牛患有临床酮病及皱胃扭转,胎衣不下等疾病的概率。酮病病因涉及的因素很广,且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六经辨证之太阳病篇,阐述了太阳病在兽医临床的具体体现和临床应用。太阳病分为太阳经病和太阳腑病,对太阳病的中风、伤寒、温病(经病)、蓄水病(腑病)在兽医临床的证、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方解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论述,为兽医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鸡场的鸡病临床诊断是鸡病诊断的基础,又是鸡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型鸡场鸡病临床诊断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小型鸡场的鸡病诊断现状,探讨提高鸡病临床诊断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酮病对奶牛的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具较大损伤,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提前淘汰。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主要分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隐秘性强,多发于高产奶牛,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影响,带来经济损失。该病原因较多,部分养殖人员认知较差,不利于防控。本文对亚临床型酮病发病原因、特点、临床诊断手段和对奶牛健康危害综合概述,有利于养殖人员更好了解该病,降低损失,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患有亚临床酮病的牛只每天要比非酮病牛的产奶量减少1~10L,一旦开始泌乳,高产奶牛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大约是40%,而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仅为5%。由于亚临床酮病不容易被发觉,所以往往在牧场的日常管理中被忽视。一头患有亚临床酮病牛所带来的损失约为78美元,在此情况下,也增加了奶牛患有临床酮病及皱胃扭转、胎衣不下等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酮病是由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混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产量的不断提高,乳牛酮病(临床和亚临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根据临床调查发现,在高产奶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3%~18%,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9%~25%。亚临床酮病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引起乳质量降低,泌乳量下降,牛体重减轻以及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酮病应该引起同行和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为有效预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酮病是由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混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产量的不断提高,乳牛酮病(临床和亚临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根据临床调查发现,在高产奶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3%~18%,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9%~25%。亚临床酮病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引起乳质量降低,泌乳量下降,牛体重减轻以及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酮病应该引起同行和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为有效预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489头泌乳奶牛,通过对尿中和乳中酮体采用酮粉法检测进行奶牛亚临床酮病的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为10.63%;第1和第2个泌乳月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第3个及以上泌乳月;各胎次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以3~5胎最高;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亚临床酮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日产奶量在30kg以下奶牛;养殖小区以及规模户饲养奶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生的原因、检测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亚临床酮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从亚临床酮病的危害、产生原因、检测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亚临床酮病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在1.72mmol/L以下,亚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在1.72~3.44mmol/L,而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都在3.44mmol/L以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兽医临床常见禽病的发生和流行,已经由过去单一疫病的发生转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相当普遍,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对禽病的诊断和防治变得越来越难。兽医临床常见到传染性囊病继发新城疫、肉鸡腹水症并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等。但曲霉菌继发大肠杆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主要是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异常导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试验为更好地防控奶牛酮病,选择阿拉尔市某奶牛场的高产奶牛,利用血酮检测仪对奶牛酮病进行检测,且对奶牛的年龄、胎次、产后时间与酮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奶牛酮病总发病率20.95%,其中临床酮病占9.11%、亚临床酮病占11.84%。奶牛酮病在产后30 d内发病率最高,酮病的发生集中于4~9岁、2~4胎。  相似文献   

14.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糖含量减少,而血酮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神经系统紊乱等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只是血酮含量增多的酮血病,尿酮含量增多的酮尿病和乳酮含量增多的酮乳病等,对这类酮病统称为亚临床酮病。一、病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又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根据其有无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临床型酮病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奶产量减少,体况消瘦,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16.
发热黄疸型牛病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种特别的病理表现,医疗人员在临床鉴别中也应该利用多种方法去分类鉴别发热黄疸型牛病,这也是为确保临床的治疗质量与效果.本文将对发热黄疸型牛病使用全新的方式去开展临床鉴别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本文介绍了羊口疮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诊治措施,意在为临床上解决羊口疮病提供借鉴,同时减少因羊口疮病给养羊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口蹄疫、蓝舌病、梅迪—维斯纳病等羊病毒性疾病和棘球蚴病、血孢子虫病、泰勒虫病等寄生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临床有效诊断和治疗以上几种羊常见病毒病和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兽医临床工作者廖斌发、廖启武编著的《兽医临床难病新解》一书已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书中就针对流行或散发的猪瘟、疑似猪瘟,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水肿病、附红细胞体病、无名高热等病毒、细菌、原虫病以及其混合感染的温热病等一百多个热门话题,运用中兽医模糊黑箱理论,通过病例,新解难病,治法  相似文献   

20.
猪巴氏杆菌病是比较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一直以来都受到畜禽养殖业的重视。避免感染猪巴氏杆菌病,就必须要对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和诊断要点进行深入了解,并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1临床症状猪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上的潜伏期一般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